《手繪蘇州》

《手繪蘇州》

《手繪蘇州》地圖上門牌號都有,古樸美觀又實用。春天是江南最美的時節,每年的3、4月份,蘇州的大街小巷總是聚集了四面八方的遊客。越來越多的年輕遊客手持的不再是普通的正規地圖,而是一張張牛皮紙色的手繪地圖,並津津樂道樂此不疲地走遍了地圖上的點點滴滴。

簡介

《手繪蘇州》《手繪蘇州》

《手繪蘇州》泛黃的牛皮紙,清爽的工筆畫,雕花的亭台樓閣,緩緩的小橋流水,這樣一張風格古樸幽深的地圖,正好切合了水鄉蘇州的獨有風格。與正統的地圖不同,它雖沒有細緻入微的條條巷巷和整個蘇州的全貌,但卻散發著自己獨有的江南氣息。這紙地圖記錄的不僅僅是蘇州的名勝古蹟,同時還把蘇州的特色小店和未開發卻同樣別有風味的景色公之於眾。

越來越多到蘇州遊玩的“背包族”手裡拿的已經不再是普通地圖,而是一份全新的地圖《手繪蘇州》。

設計

《手繪蘇州》地圖上門牌號都有,古樸美觀又實用。別致的牛皮信封,正面用工筆畫風格勾勒出一幅蘇州的小橋流水,背後一段優美的短文以優雅的語調介紹著蘇州的點點滴滴。打開信封,拆出裡面的地圖,和普通地圖差不多大。但是牛皮紙的顏色卻讓它顯得懷舊、親切了許多,地圖的一面詳盡地標註了蘇州古城區、園區的特色小店和有著姑蘇傳統韻味的地方。地圖的反面則標註了各種名錄的旅遊清單,有夜遊蘇城、徒步蘇城、蘇幫菜之旅等各種不同的條目,裡面的內容更是詳細到了各個門牌。

製作背景

《手繪蘇州》的編著者毛淑華她其實並不是蘇州人,2000年的時候,她和老公離開老家無錫雙雙來到蘇州發展,濃郁的姑蘇文化慢慢吸引了他們這兩個“新蘇州人”。毛淑華她最初和朋友合開了一家青年旅社,剛開始,她只是在旅舍裡面隨手畫畫,給每個背包客都畫一張,其實第一份的純手繪地圖並不成功,有些中看不中用,經過不斷的實地考察,地圖的內容才變得越來越豐富。從準備工作到地圖真的繪製成功,一共用了近兩年多的時間。
“那期間還真不輕鬆,地圖上推薦的每一個小吃店我都是親自去嘗過,每一條小巷也同樣親自地走過。”回憶起繪製地圖之初,毛淑華拿起一本手繪的蘇州地圖介紹說,繪地圖,最重要的是測繪道路,不按比例會給人誤導,那時為了畫準每條路的長寬,整整花了3個月的時間用GPS導航軟體進行測繪,最後按照1比80的比例,讓這份手繪地圖和普通地圖一樣可以測量兩點間的距離,方便遊客計算時間。
地圖分中英文兩個版本,每半年更新一次
“現在蘇州可以說是每天都有變化,地圖也必須跟著變,如果不這樣,它也就失去了原本指路的意義。到目前為止,這本《手繪蘇州》地圖已經有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中文一本十元,英文一本稍貴些,是十五元。英文版專門考慮到了老外的閱讀習慣,看起來會很方便,不會吃力。而地圖現在大約每半年就要更新一次,平江路和十全街的不少小店內都可以買得到。”毛淑華說,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她的手繪蘇州也要“與時俱進。”而且,之前蘇州的某些部門也曾經想收購他們這份地圖,然後再進行大批量地印製,但是還是被委婉地拒絕了。說到這個,毛淑華笑笑:“或許,只有這樣個性化的東西才具有更長久、更燦爛的生命力吧,這才是它們備受‘背包客’追捧的原因所在,如果它最終的性質改變了,意義也就不大了。”
毛淑華認為,其實手繪地圖在其他一些旅遊城市也是有的。但是蘇州的手繪地圖更多了幾分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是簡單幾個園林景點的羅列,精緻的內容獨到的見解才是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評價

手繪地圖描繪出了城市的血肉
採訪中,記者看到店裡有不少背著相機的遊客都在手繪地圖前看了又看,一位正在付錢的遊客丁小姐還笑著告訴記者:“這是我買的第二份手繪地圖了,第一份是剛來的時候買的,前兩天下雨有點淋濕了,今天就要離開蘇州,想買一份回去作為紀念。”
“其實我初到蘇州買的就是普通地圖,但是後來在網上看到有不少徒步游者推薦了這個手繪地圖,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買了一份。”來自北京的遊客丁小姐告訴記者,看了以後覺得確實值了,如果說普通地圖介紹的是城市的骨骼,那么手繪地圖則描繪出城市的血肉,打開它,一個聲、色、味、觸覺俱全豐富立體的蘇州就躍然紙上了。
“GOOD!GOOD!”一位正在挑選手繪地圖的外國遊人也向記者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接著用不太流利的國語說道:“這個地圖好,而且還有專門英文版的,很符合我們的看書習慣,,來蘇州就是想好好看看小街、小巷,這張地圖介紹的太全面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