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築構造學》

《房屋建築構造學》,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3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房屋建築構造學》房屋建築構造學》
《房屋建築構造》闡述了房屋建築構造的基礎知識和民用建築的特點。全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基礎和地下室,牆體構造,樓板層與地面,屋頂構造,樓梯與電梯,門窗構造,變形縫,大跨度建築構造.民用建築抗震構造,民用建築工業化以及構造實錄。

建築構造是專門研究建築物各組成部分的構造原理和構造方法的學科,是建築設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建築初步設計的繼續和深入。其研究目的是根據建築物的功能、技術、經濟、造型等要求,提出實用、經濟、安全、美觀的構造方案,作為解決建築設計中各種技術問題及進行施工圖設計的依據。

《房屋建築構造》由12個章節組成,每章都以知識點,學習要求開起正文,以本章小結、思考與練習結束該章。通過對建築構造組成、分類與等級、設計標準與統一模數制以及技術要求的學習,使讀者掌握建築的構造組成以及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了解分類方法和建築等級的劃分、設計標準的意義,掌握模數制的套用。

《房屋建築構造》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土建類專業教材,也可供建築行業相關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常用專業術語及物理量介紹
第一篇基礎概念部分
第一章概論(一)
第一節建築的基本構成要素
第二節建築物的分類
一、按使用性質分
二、按結構類型分
三、按建築層數或總高度分
四、按施工方法分
第三節建築物的等級劃分
一、耐久等級
二、耐火等級
三、工程等級
四、建築結構安全等級
第四節民用建築的構造組成
第五節建築構件的尺寸
第二章建築設計基礎(一)
第一節建築設計的內容和過程
一、建築設計的階段劃分與內容
二、建築設計的過程及成果
第二節建築設計的要求和依據
一、建築設計的要求
二、建築設計的依據
第三節建築平面設計
一、建築平面的組成
二、主要使用房間的設計
三、輔助房間的設計
四、交通聯繫部分的設計
第四節建築剖面設計
一、剖面設計的任務
二、房間的高度和剖面形式
三、房屋層數的確定
第五節建築軸線的確定
第三章民用建築構造(一)
第一節地基與基礎
一、地基與基礎的概念
二、地基的有關問題
三、基礎的類型
四、無筋擴展基礎大放腳的確定
第二節牆體
一、概述
二、燒結磚牆體構造
第三節樓板層構造
一、樓板的設計要求和種類
二、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
三、預製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
第四節樓梯和電梯
一、概述
二、樓梯的各部分名稱及尺寸
三、樓梯的設計
四、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梯的構造
五、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的構造
第五節屋頂
一、概述
二、屋面排水設計
三、平屋頂的基本構造
第六節門窗
一、概述
二、窗的分類和構造
三、門的分類和構造
第七節變形縫
一、變形縫的種類
二、變形縫的設定原則
三、變形縫的寬度尺寸及構造要點
四、變形縫的蓋縫處理
五、關於施工後澆帶做法
第八節建築抗震設計
一、關於地震的基本概念
二、建築抗震的基本規定
三、圈樑和構造柱
四、其他錨固措施
第四章工業化建築(一)
第一節建築工業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工業化建築的基本體系
第三節建築設備工程工業化
第四節工業化體系建築簡介
一、台模
二、隧道模
三、滑升模板
四、升板升層
五、盒子結構
第五章工業建築(一)
第一節工業建築的基本概念
一、工業建築的特點
二、工業建築的分類
三、單層廠房結構組成
第二節工業建築中的起重運輸設備
一:單軌懸掛式吊車
二、梁式吊車
三、橋式吊車
第三節工業建築設計概述
一、影響工業建築設計的因素
二、單層廠房平面設計
三、單層廠房剖面設計
第二篇知識拓展部分
第一章概論(二)
第一節建築模數協調統一標準
一、基本模數
二、擴大模數
三、分模數
四、模數數列
五、《建築模數協調統一標準》
第二節建築適應性設計的基本原理
一、人體尺度和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
二、家具、設備的尺寸及其使用空間
第二章建築設計基礎(二)
第一節建築平面組合設計
一、各類房間的主次、內外關係
二、功能分區以及它們的聯繫和分隔
三、房間的使用順序和交通路線分析
四、建築平面組合的幾種方式
第二節建築剖面組合設計
一、建築剖面的組合方式
二、建築空間的組合與利用
第三節建築製圖簡介
一、基本規定
二、各種圖形應該表示與標註的內容
三、常用圖例
第三章工業建築(二)
第一節單層廠房定位軸線的確定
一、尺寸規定
二、廠房定位軸線的確定
第二節單層廠房的主要結構構件
一、柱子
二、柱子的種類
三、基礎與基礎梁
四、屋蓋體系
五、吊車梁
六、連繫梁與圈樑
七、支撐系統
第三節單層廠房的主要圍護構件
一、外牆
二、屋面
三、天窗
四、側窗和大門
第四節多層廠房建築設計
一、概述
二、多層廠房平面設計
三、多層廠房剖面設計
四、多層廠房定位軸線標定
第五節輕型鋼結構廠房
一、輕型鋼結構廠房特點與組成
二、輕型鋼結構廠房的設計原則
三、輕型鋼結構廠房的圍護結構
四、輕型鋼結構廠房的塗裝
第三篇細節深化部分
第一章概論(三)
第一節影響建築構造的因素
一、外力作用的影響
二、自然氣候的影響
三、人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四、技術因素的影響
五、建築標準的影響
第二節建築構造設計原則
一、必須滿足建築使用功能要求
……
第二章民用建築構造(二)
第四篇專題討論部分
第一章建築設計基礎(三)
第二章民用建築構造(三)
第三章工業化建築(二)
第四章其他相關知識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築遭受地震破壞的程度。在烈度6度以下地區,地震對建築物的損壞影響較小。9度以上的地區,由於地震過於強烈,從經濟因素及耗用材料考慮,除特殊情況外,一般應儘可能避免在這些地區建設。房屋抗震設防的重點是指6、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區。
(三)檔案性依據
建築設計的依據檔案:
(1)主管部門有關建設任務使用要求、建築面積、單方造價和總投資的批文以及國家有關部、委或各省、市、地區規定的有關設計定額和指標;
(2)工程設計任務書:由建設單位根據使用要求,提出各種房間的用途、面積大小以及其他的一些要求,工程設計的具體內容、建築面積標準等都需要和主管部門的批文相符合;
(3)城建部門同意設計的批文:內容包括用地範圍(常用紅線劃定)以及有關規劃、環境等城鎮建設對擬建房屋的要求;
(4)委託設計工程項目表:建設單位根據有關批文向設計單位正式辦理委託設計的手續,規模較大的工程還常採用投標方式,委託中標單位進行設計。
設計人員根據上述設計的有關檔案,通過調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數據和勘測設計資料,綜合考慮總體規劃、基地環境、功能要求、結構施工、材料設備、建築經濟以及建築藝術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設計並繪製成建築圖紙,編寫主要設計意圖說明書,其他工種也相應設計並繪製各類圖紙,編制各工種的計算書、說明書以及概算和預算書。上述整套設計圖紙和檔案便成為房屋施工的依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