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的生活》

《戰爭時期的生活》

戰爭時期的生活》,這是一部以家庭倫理為題材的作品。導演托德•索倫茲是美國著名的獨立導演,曾經榮獲過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基本信息

簡介

海報海報

中文名:  戰爭時期的生活

英文名:  Life Duringwartime

別名:戰時生活

發行日期: 2009年

上映:2010年7月23日 美國

導演:托德·索倫茲Todd Solondz.

演員: 夏洛特·蘭普林 Charlotte Rampling ....Jacqueline ;雪莉·亨德森 Shirley Henderson ....Joy ;塞倫·希德 Ciarán Hinds ....Bill

艾麗·西蒂Ally Sheedy ....Helen ;阿麗森·詹尼 Allison Janney ....Trish ;保羅·雷賓斯Paul Reubens ....Andy ;蓋比·霍夫曼 Gaby Hoffmann ....Wanda ;克里斯·馬奎特 Chris Marquette ....Billy ;麥可·威廉士 Michael K. Williams ....Allen ;麥可·勒納 Michael Lerner ....Harvey ;Renée Taylor ....Mona ;Brian Tester ....Dave ;Dylan Riley Snyder ....Timmy Maplewood ;Rich Pecci ....Mark ;Emma Hinz ....Chloe ;Lydia Echevarria ....Evangelina ;Meng Ai ....Jesse.

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劇情 

劇照劇照

影片展示了進入哀樂中年的中產階級的生活群像。自從丈夫比爾被關進監獄後,崔西就希望能再找個男人。因為比爾是一個戀童癖患者,所以沒有什麼選擇比哈維這個“正常”的父親更讓崔西更興奮的了。可是當比爾從監獄裡出來,崔西的兩個孩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繼父之後,這個家庭卻陷入了煩惱之中——究竟是應該原諒自己的生父還是應該忘記自己的繼父?有煩惱的並不是只有崔西一個人,她的妹妹喬伊是一個像天使一般純潔的處女,可是她卻陷在和以前戀人的愛情中無法自拔。艾倫離開了自己墮落的丈夫,辭掉了在新澤西的工作。來到喬伊身邊,希望能和她攜手走向未來。對自己性取向一頭霧水的喬伊,莫名其妙地答應了艾倫的要求……

這一切會何去何從?他們又要怎么面對自己的生活?在托德·索倫茲把這些頗有悲劇色彩的故事用喜劇的方式表達出來,有極強地反諷意味。

外面的世界,戰火頻仍,三個人生遭逢關卡的姊妹及其家庭,也在內心與人際關係上,面對殘酷的考驗,所有心靈的內戰,讓人往往更加悲喜難辨。《純真傳說》《你快樂嗎?》導演托德·索倫茲備受國際推崇的最新代表作,延續一貫對人生的探討,將觸角指向更根本內里的心靈騷動,人生的戰火,從未停歇。

評論

劇照劇照

索倫茲繼承了賈木許的冷冽幽默,對中產階級的蒼白生活有極為犀利的剖析,這不是他最好的作品,卻是集大成之作。 —— 《自由時報》

一個功能失調的家庭,一堆像是無頭蒼蠅一樣的中產階級;機智的對白,精彩的表演,都讓這部影片顯得卓爾不群。  —— 《好萊塢報導》

影片充滿了舞台劇的色彩,無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對白布景,都有一種莊嚴的儀式感。在這種情況下,喜劇色彩就成了一劑佐料。 —— 《紐約時報》

幕後製作

劇照劇照

倫理禁忌

雖然影片名被冠以“戰爭”二字,可是電影和戰場上的戰爭沒有什麼關聯。相反地,這是一部以家庭、倫理為題材的電影。托德·索倫茲在影片裡拍攝了大量涉及戀童癖、亂倫、同性戀和自殺等倫理禁忌的情節。

對於此,導演托德·索倫茲說:“我想這是一種很強烈的心理情緒,正是有這種情緒,人們才會做出有違常理的事情。但是利用這種情緒,我卻能拍攝出與眾不同的電影。或者說創造出一種新的電影類型。我基本不會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因為我寫劇本的時候,要有種自由的心情去創造人物。只有在這種情形下創造出來的人物才是真實的。”

美國人和猶太人

關於影片中“戰爭”的含義,按照索倫茲的解釋,戰爭就是指一個美國人和一個猶太人相處,就是兩種不同的待人方式。這是影片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政治色彩,托德·索倫茲經常會毫不掩飾自己在政治上的喜好。而他本人也承認說:“這部作品的確比我以前的電影的政治色彩要更濃重一些”。

在影片裡,主角們會經常問一個問題:“你是美國人還是猶太人?”如果把這句話放在今天這個社會來看,則要做新的理解,索倫茲說:“究竟是選擇忘記還是選擇原諒,這是美國人和猶太人最大的不同。美國的人會選擇忘記,什麼都忘掉,一了百了;猶太人會選擇原諒,會選擇記住。這是兩個截然不同,但是結果類似的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人心裡的戰爭。”

中產階級

除了探討倫理和政治外,索倫茲還在影片裡探討了他最擅長展示的“中產階級”的話題。早在11年前,他拍攝的《你快樂嗎?》就對中產階級的生活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挖苦。

他說:“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為了更為舒適的生活和居住環境而放棄了自己的政治追求和對民主的嚮往。只需要一點點蠅頭小利,這些人就會亦步亦趨地追隨,一點也不在乎自己是在用人類最為寶貴的東西來換取金錢和利益。這些人,其實就是中產階級。我拍這個電影就是希望能把中產階級身上的那層光鮮的外套脫下來,讓觀眾看一看中產的骯髒和懦弱。”

獨立電影的難題

雖然早已是功成名就的大腕級導演,雖然自己的作品也曾是各大電影節上座上賓。但是索倫茲要拍攝一部獨立電影,還是難上加難。按照他本人的說法,拍攝獨立電影最難的地方就是沒有資金。

他說:“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沒有什麼資金。我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地寫劇本,然後讓我的朋友們幫我籌集資金。即使是在手頭寬裕的日子,拍攝這部電影也是艱難的,因為我沒有攝影棚、沒有工作室,有時候我會覺得這樣其實也挺好,在這種逆境中誕生的希望是最有活力的。這就像是雜草,在野外嚴苛的環境中生長出來,根本不會死掉。”

花絮

本片是索倫茲本人11年前的影片《你快樂嗎?》的續作。

·本片在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編劇獎。

·影片大部分鏡頭都在佛羅里達的城郊結合部拍攝 。

2010年9月初將上映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