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殺手》

《心中的殺手》

影片《心中的殺手》將是一部黑色犯罪題材的心理驚悚片,改編自吉姆·湯普森的小說,影片投資1300萬美元,由英國導演麥可·溫特伯頓執導,將於2010年1月份開拍。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心中的殺手》《心中的殺手》

盧·福特(卡西·阿弗萊克飾),現年29歲,是德克薩斯一座小鎮的副警長。福特從表面上看起來平凡得毫無特色,有些時候甚至讓人覺得愚蠢、思維遲鈍。但是在這幅外表下掩蓋的是一個狡詐、聰明、邪惡的反社會人格。

雖然已經有了固定的女友,但是福特卻和妓女喬伊斯(傑西卡·阿爾巴飾)保持著SM式的性愛關係。最終,在一場拳打腳踢之後,他殺死了喬伊斯並將她的死偽裝成自殺。福特準備了充分的不在場證明,並狡猾的將他人推上了謀殺嫌疑犯的名單。但是,他的行為已經遭到了懷疑,在各方勢力的逼迫下,福特將脫下偽裝、釋放他本性中的惡魔……

影片視點

《心中的殺手》《心中的殺手》

如果說去年坎城最慘不忍睹的是拉斯-馮-特里爾的《反基督者》的話,那么今年柏林的很顯然是溫特伯頓的《心中的殺手》。溫特伯頓是柏林的老客,2003年的一尊金雄和2006年的一尊銀熊都說明他愛好的題材頗受柏林電影節的歡迎,何況他還製作過引起轟動效果的小成本電影《情慾九歌》。《心中的殺手》是根據著名的犯罪小說家吉姆-湯普森的同名小說改編,描寫了一個受人尊敬的年輕人其實暗地裡以殺人取樂的故事。

由於電影中過多的暴力和SM場面,在聖丹斯電影節上曾經發生過的遭觀眾起鬨和提前退場的場面在柏林重現。導演溫特伯頓在記者會上為自己申辯,表明自己的意圖在於卸下傳統暴力電影中暴力的娛樂性質,而還暴力一個真相。但是溫特伯頓在忠實了原著暴力和性的元素的同時,卻沒有將小說中的“反英雄”式的人物角色塑造完整。不過它依舊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只要你能忍受住《反基督者》之類的。

導演簡介

麥可·溫特伯頓 Michael Winterbottom

麥可·溫特伯頓麥可·溫特伯頓

麥可·溫特伯頓1961出生於英國布萊克本,最初他從事的是電視行業,而後開始從電視轉行電影導演。他一直是英國當代導演的中堅力量。“爭議”似乎是溫特伯頓的作品的共同屬性。其故事片處女作《蝴蝶之吻》(1994)是典型的英國公路電影,瘋狂與極端的表現手段和女同性戀題材令溫特伯頓一鳴驚人;《歡迎來到塞拉耶佛》(1997)大膽地提出自己對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看法;2003年,仿紀錄片風格的《塵世之間》為他贏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隨後他推出了在上海取景的未來題材影片《代碼46》;去年推出小成本情色電影《情慾九歌》和根據歷史改編的影片《項狄傳:無稽之談》均引來褒貶兩方面極端的評價。2006年他攜新作《關塔那摩之路》參加了柏林電影節,一舉獲得了最佳導演銀熊獎,這是一部敏感的政治題材影片,再現了美軍攻打阿富汗期間,三名英國穆斯林被美軍無故在古巴關塔納摩監獄關押了兩年的事件。

主演簡介

卡西·阿弗萊克 Casey Affleck

卡西·阿弗萊克卡西·阿弗萊克

卡西·阿弗萊克1975年8月12日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Falmouth,1989年踏入影視圈,凱西的演員生涯是從演電視劇開始的,1995年出演了銀幕處女作《不惜一切》。2002年自己編寫劇本推出了獨立製作影片《格里》。2007年是卡西大放異彩的一年,他在哥哥執導的影片《失蹤的寶貝》中的演出大受好評。同年他在奧斯卡熱門影片《神槍手之死》中飾演性格懦弱的羅伯特·福德,一個一心崇拜傑希·詹姆斯(布拉德·皮特)的19歲男孩,一場刺殺使他陷身於美國19世紀的傳奇事件之中。而卡西也因此站在了輿論漩渦的中央,他沉默的氣質、複雜的眼神都令人難忘,未來幾年裡這位能編能演的才子將有更多機會為我們展現他的才華。

凱特·哈德森 Kate Hudson

凱特·哈德森凱特·哈德森

凱特·哈德森1979年生於洛杉磯。1998年第一次“觸電”,在《愛情萬人迷》一片中,她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2000年她出演了影片《關於亞當》、《流言蜚語》、《幾近成名》和《甜心醫生》,其中她在卡麥隆·克勞執導的《幾近成名》中所飾演的佩妮蘭讓人映象深刻,並且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因為影片《幾乎成名》的成功,於是她在2002年得以主演大投資影片《四根羽毛》,不過該片凡響平平。2003年凱特·哈德森又回到了她最擅長的愛情輕喜劇,出演了影片《十日情緣》《當阿歷克斯遇到艾瑪》,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2004年她繼續輕喜劇的戲路,出演了影片《流行教母》。

傑西卡·阿爾芭 Jessica Alba

傑西卡·阿爾芭傑西卡·阿爾芭

1981年4月28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的波莫納市。1993年,傑西卡參演了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長片《瘋狂夏令營》(Camp Nowhere,1994)。1994年,她出現在熱門電視喜劇“The Secret World of Alex Mack”(1994)中。同年,她得到了電視劇“Flipper”(1995)中Maya的角色,直到1997年該劇停播。1996年,傑西卡在電影《維納斯起義》(Venus Rising,1995)中扮演年輕的Eve。1997年,她在加拿大脫口秀節目“The Dini Petty Show”(1989)中談論自己在“Flipper”中的角色和演藝事業。2005年,《罪惡之城》、《神奇四俠》等幾部作品大受歡迎,女主角傑西卡·阿爾芭的功勞不小。而她健康性感的形象為她贏得了眾多影迷。這之後阿爾芭出演的電影包括《奪命手術》、《幸運查克》、《神奇四俠2》、《美版見鬼》等。

幕後製作

爭議導演執掌爭議之作

《心中的殺手》《心中的殺手》

對於英國導演麥可·溫特伯頓,想必廣大影迷已經不會感到陌生,憑藉一部部充滿爭議和批判性的作品,他的每一次出擊都引人矚目。在一系列充滿政治批判性的作品之後,麥可·溫特伯頓這次將目光聚焦於美國犯罪小說作家吉姆·湯普森生完成於1952年的名作《心中的殺手》,由於改編自知名作品,又有1976年版的改編電影做比較,在帶著“暢銷書改編電影”和“翻拍電影”兩個電影界容易失手的特徵下,麥可的這次嘗試無疑令人更添一份關注。

實際上,除了1976年的改編版,這部出色的黑色犯罪小說一直吸引著諸多影人的注意,包括安德魯·多米尼克、馬可·羅科都曾有意改編原著,而麥可·溫特伯頓邂逅這部小說卻純屬偶然。當年,在他在曼徹斯特準備一部電影時,這部電影借用了另一位美國作家大衛·古迪斯的小說中的內容,最終,這部電影也因為這樣的著作權問題而流產。這時,有人推薦他讀讀《心中的殺手》,於是,麥可讀了這部小說,並決定將它搬上銀幕。

由於本片格調陰暗,表現了精神分裂下的暴力,所以,如何在電影中解讀暴力與其背後的主題可謂這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對於此,麥可·溫特伯頓表示,“在一開始,我們所要在電影中呈現的行為是一種令人震驚的暴力嗎?答案是‘是的’,因為在原著中暴力便是令人震驚的所在。這是這部小說的關鍵,在整個故事的過程中,你都會被其深深震撼。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當主人公的暴力指向喬伊斯和艾米時,她們又是兩個深深的愛著他的女人。所以,這裡呈現了這樣的感覺,即他試圖摧毀一切親近他的人,他也真的想要摧毀他自己。他感覺到他不配被愛,他並不想要快樂,他要的只是最後的毀滅”,從其表述看,這部電影無疑對小說做了充滿黑色氣質的解讀,充滿了暴力和人性之惡的呈現,而這無疑已將考驗觀眾的承受力,而電影呈現的爭議姿態對於麥可·溫特伯頓來說,也早已是家常便飯。

一次分裂人格的演技考驗

作為導演眼中希望毀滅自己的主人公盧·福特,他分裂的人格無疑需要一位實力派演員演繹,這一次麥可·溫特伯頓的選擇是卡西·阿弗萊克。作為本·阿弗萊克的弟弟,他儘管在好萊塢也摸爬滾打十幾年,也不時在大製作擔當配角,但是長期以來也只是處於二線地位,直到2007年,他終於迎來爆發的一年,在其兄導演的《失蹤的寶貝》(2007)中,他完美演繹了一位在一起未成年人失蹤事件中,於道德和現實中糾結的青年警官角色。接著又在《神槍手之死》(2007)中,扮演了刺殺西部傳奇人物傑西·詹姆斯的羅伯特·福特,同樣在其中呈現了充滿心理矛盾的表演。而作為擅長表現角色心理複雜性、對立性與層次性的演員,卡西·阿弗萊克扮演盧·福特顯得也正對路,但是對於他來說,更加黑暗和暴力的元素展現也是其演藝生涯中不小的挑戰。對此,導演也深有體會,“作為一個導演,我要說,拍攝過程中卡西受到的考驗最大,拍攝的日子對他來說無疑是很困難的。因為他顯然試圖就與勞·福德這個角色融為一體,成為一個非常暴力的人。”,而實際上,卡西也是導演聯繫過的扮演該角色的唯一一個演員,並當即拍板讓其擔當主演,可見對其演技之信任。

《心中的殺手》《心中的殺手》

“相反(與卡西相比)在我看來,凱特和傑西卡的角色直接和容易很多”,在提到另外兩個女性角色時,麥可·溫特伯頓說道。傑西卡·阿爾芭在片中扮演了片中的妓女喬伊斯·萊克蘭的角色,作為好萊塢新一代性感符號,扮演美艷角色對她來說不是難事。而傑西卡·阿爾芭也嚮導演表達了扮演喬伊斯的強烈願望,並表現出對這個角色的深刻理解,而她與勞·福德之間充滿暴力色彩的性愛關係,也將是體現勞性格心理特徵的重要維度。凱特·哈德森則成為了扮演艾米·斯坦頓的最終人選,作為勞的女友,她將在與勞的互動中體現主人公非暴力和偽善的一面,而表現艾米麵對殘酷真相後的震驚和痛苦,也將是凱特在本片表演中的關鍵一環。

暴力呈現下的人性解讀

作為一部涉及暴力,且涉及針對女性的暴力色彩濃重的風格化電影,本片至發布預告片起就面臨嚴重爭議。對於一部電影,人們總難免試圖希望其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那么一部充斥暴力和分裂人格的電影又能帶給觀眾怎樣的體驗?對於此,導演本人也顯得自嘲地表示,本片的暴力讓你可能感覺這部影片毫無意義。而導演則試圖以暴力來表現一個內心孤獨的警官走向自毀的道路,而這條道路上也不斷毀滅著他人的生命和生活,這營造的悲劇感也可能讓觀眾體驗出更多別樣的感情。麥可·溫特伯頓也希望他拍攝的是一部令人震驚,但是同時令人喜愛的電影,而非伴隨厭惡。在本片於聖丹尼斯首映時,一位女性觀眾曾經在看完本片後呵斥道,“這太令人感到噁心了!你應該為這部電影感到羞恥,整個電影節都應該為它感到羞恥!它是不道德的!”,顯然,這不是麥可期待的效果,不過也引得更多觀眾好奇,希望去體會導演演繹的一個普通的警官內心的殺手,並得出自己的結論。

花絮

本片是英國導演麥可·溫特伯頓第一次在美國拍攝電影。
本片參加了2010年2月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角逐,而其暴力色彩也在柏林放映室引起了部分觀眾退場,結合其在小規模放映時受到的觀眾訓斥,風格化的暴力無疑將讓導演再一次站在爭議的風頭浪尖。

導演安德魯·多米尼克在2003年曾根據原小說完成了一版劇本,並計畫邀請湯姆·克魯斯扮演勞·福德,但是在湯姆·克魯斯推掉了邀請後,他也放棄了這個計畫,因為在他看來,沒有一個大明星壓陣,很難演繹這部複雜而分裂的作品。他後來轉而改編另一部小說,後來拍成了《神槍手之死》,該片正好是由卡西·阿弗萊克主演。
拍攝過《一級謀殺》(1995)、《靈幻夾克》(2005)等作品的馬可·羅科也有意改編原小說,但是後來沒有成功。

評論

幾近完美! ——《帝國》雜誌

一部遊刃有餘的古典黑色電影佳作! ——《完全電影》雜誌

風格化的、存在主義色彩濃厚的暴力展示。 ——《泰晤士報》

2010年9月初將上映電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