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靈魂遇見動物》

《我的靈魂遇見動物》

書中講述了數十個關於狗、貓、馬、牛、狼、猩猩、大象、海豚、雁、鶴等動物的靈性故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的靈魂遇見動物我的靈魂遇見動物

“《我的靈魂遇見動物:生命的美麗與憂傷》讓人們清楚看到動物內在靈魂的展現,只要敞開心胸廣納萬物,它們就能觸動我們的靈魂,使你我的心靈更加豐富圓滿。”

——麥可·W.福克斯博士(Dr.MichaelW.Fox),美國人類公會副主席。

心靈印象一:1963年12月,日落時分,非洲雨林的落日景象非常壯麗。一隻黑猩猩單手抱著他的點心——一個木瓜,邊走邊看這幅景象。結果,黑猩猩放下了木瓜,整整十五分鐘內,他好像被不斷變換色彩的華麗晚霞給下了魔咒,完全無法動彈。夕陽西下後,他默默地回到了灌木叢中,把木瓜遺忘在了原地。

心靈印象二:1977年,蒂納這頭年僅十五歲的年輕母象,被獵槍射中胸膛,子彈穿過了她的右肺。此刻,象群在驚恐慌亂中快速潰散,但蒂納的家人卻放慢了腳步,並靠過來幫助她。她母親泰瑞莎把身體傾向內側來撐住蒂納,希望她能保持站立。最後泰瑞莎傷心地一直不肯放棄,她用象牙舉起了“女兒”那軟弱無力的軀體。突然,她的象牙因負重過大而斷裂了,只留下鋸齒狀的象牙殘端,以及淌著血的皮肉。

編輯推薦

《我的靈魂遇見動物:生命的美麗與憂傷》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

如果我們凝視動物的雙眼,便能看見自身人性的倒影。

當地球上動物消失,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黯然失色,我們的靈魂將承受無邊的痛苦。

蓋瑞·科瓦斯奇牧師,在書中講述了數十個關於狗、貓、馬、牛、狼、猩猩、大象、海豚、雁、鶴等動物的靈性故事,並以睿智深邃的見解,引領我們進入動物的心靈世界,分享動物們的喜怒哀樂。同時,他還使我們認識到動物並非是沒有生命、沒有感覺及智慧型的物體,而是會思考、有感情及心靈生活的個體。其實動物與人類一樣,具有智慧、仁慈、勇氣、美感,以及道德。

作者簡介

蓋瑞·科瓦斯奇(GaryKowalski)畢業於哈佛大學神學院,曾經在美國孟菲斯、西雅圖及伯靈頓擔任牧師,透過與信眾互動以及與讀者通信,收集了許多關於動物的真實感人故事。他對動物行為研究過多年,著有《最好的布道》(BestSermons)、《再見吧,朋友》(GoodbyeFriend)等書。

寫作背景

在巨大的生命體系中,人類是多么渺小啊!我們對自身的定位充滿了不確定感,甚至用語言來掩飾我們的不安──在語義學的領域裡,我們把“動物”一詞和“人類”一詞做了明確的區分。“人類就是動物”似乎是我們人類極力想要忘記的一個非常不愉快的事實,畢竟,沒有哪位有自尊心的人會希望“自己的行為和動物一樣”。

我們對自身獸性的否定,造就了一些可預見的後果。首先,它養成了我們的無知,讓好幾世紀以來,我們一直漠視那些有毛皮、羽毛以及有鰭的“同胞手足們”;其次很少人會去探索,很多人認為是已沒有探索價值的東西,因此,當非人類的動物被認為是低等生物時,沒有人會感到大驚小怪了!

在這本文字嚴謹、優雅卻有力的書中,你能感受到一份力量。這份力量,乃是源自作者對人類意識中那種種族傲慢所做的溫和卻果敢的抨擊。當我們讀到大猩猩也會因為失去朋友而悲傷,大象試著想安慰將死的親人,非洲野狗會冒著生命危險來拯救幼犬,以及寒鴉終身只會有一個伴侶時,人類又該為自己的行為做怎樣的反思呢?

正因為人類都以自我為中心的短視目光來看待動物,不僅誤解了動物真正的地位和角色,而很多人還將這誤解視為理所當然。不過,人們需要智慧才能面對並克服這無知,而作者正是以這種獨特的視覺眼光帶你走入動物靈魂深處。

我很早就注意到,人類的傲慢會影響到我們對動物的了解,同時也讓我們對自身角色定位產生誤解——我們只是活在這廣闊的生命社群中,但卻不是和其中成員相同的一份子。然而,動物真的與我們非常相像,所以我們怎么可能會比他們還優越呢?既然他們不僅生活在這個世界中,也屬於這個世界,那么我們怎么還可以置己於這個生命之城之外呢?

“在生命的大家庭中,我們是動物世界裡永遠的嬰兒,因此,我們需要其他生物來告訴我們是誰。”不管我們有沒有從這些被我們忽視的導師那兒學到東西,至少現在有蓋瑞(編註:本書作者)來當我們的溝通大使。他創造了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動物訴說著他們知道的事實世界,而人類則得以聆聽他們的聲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