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中國飛行》

《我為中國飛行》

羅亞爾·倫納德編著的《我為中國飛行》是蔣介石、張學良私人飛行員羅亞爾·倫納德抗戰期間在中國六年生活的回顧,紐約雙日出版公司一九四二年出版。時隔六十九年後,首次出版中文版。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封面封面

本書是蔣介石、張學良的私人飛行員羅亞爾•倫納德中國生活的回憶錄,美國紐約雙日出版公司1942年出版,國內無中譯本。羅亞爾•倫納德1923年曾在凱利機場做過陳納德的學生,不久離開美國空軍,進入商業航空界,1935年底應邀來中國,擔任張學良私人飛機的駕駛員。其時,中央紅軍已到達陝北,正進行東征,紅軍將東北軍一部圍困於甘泉縣城,作者到中國後的第一個工作是開著張學良的私人飛機由西安飛到甘泉上空為張學良被圍困的部隊空投饅頭。不久紅軍與東北軍達成停戰協定,作者便開飛機載張學良到西北各地部隊視察。1936底西安事變爆發時,作者正在西安,見證了事變全過程,後又開飛機送蔣介石離開西安去洛陽、由洛陽送張學良陪蔣介石去南京。張學良遭軟禁後,張學良的私人飛機為蔣介石沒收,作者又成為蔣介石的私人飛行員,一方面為蔣介石開私人飛機,一方面為中國國家航空公司開民航飛機。全面抗戰爆發後,作者應中國空軍實際負責人宋美齡之邀,負責中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為中國空軍培訓轟炸機飛行員和轟炸手。在中國六年間,作者還經歷了南京淪陷、漢口淪陷、重慶大轟炸等中國近代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特殊的身份、特殊的視角使其在本書中敘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中國歷史細節,有極強的可讀性,極富文獻價值。

看點

一個美國飛行員眼中的:
中國工農紅軍;
西安事變;
蔣介石、張學良其人;
中國抗戰為什麼能夠勝利。
塵封69年,首次獨家授權中文版。
有這樣一道目光,曾以其獨異的方式觀察著中國走進現代的歷程——

作為蔣介石、張學良的私人飛行員,羅亞爾·倫納德無數次越硝煙,逃離死難,從這片廣袤國土上方上百甚至上萬英尺的高空用一雙術語西方人的眼睛記錄下屬於他個人,同時也屬於中國與世界的一段命運。

作者簡介

羅亞爾·倫納德,美國人,一九三五年底應邀來中國,擔任張學良私人飛機的駕駛員。一九三六年底西安事變爆發時,倫納德在西安見證了事變全過程,後又開飛機送張學良陪蔣介石去南京。張學良遭蔣介石軟禁後,倫納德又成為蔣介石的私人飛行員。全面抗戰爆發後,倫納德應中國空軍實際負責人宋美齡之邀,負責中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參與中國空軍的抗戰。

寫作背景

從走出晚清到走向共和,這期間的風雲變幻已是數代國人心中難以忘卻的紀念。那些耳熟能詳的姓名與波譎雲詭的事件所連綴而成的,或許已不僅僅是集結著種種複雜經歷或情感的個人生涯,更是時代命運大變革中的備忘錄與紀念碑。在這樣或那樣的歷史書寫或時間鏡像中,我們或許已無數次領略過那個去而未遠的時代,或許太多次迷失於事件的迷霧或命運的轉角。“歷史”仿佛注定要承載人們獵奇的探詢與無休止的質問。在這種種紛繁而詭譎的問答中,有這樣一道目光曾以其獨特的方式觀察著中國走進現代的歷程——作為蔣介石、張學良的私人飛行員,羅亞爾·倫納德無數次穿越硝煙,逃離死難,從這片廣袤國土上方上百甚至上萬英尺的高空,用一雙屬於西方人的眼睛,記錄下屬於他個人,同時也屬於中國與世界的一段命運。

我們或許很難辨認,在倫納德的筆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呢?

是在他看來重視禮節、修養並恪守政治理想的總司令蔣介石呢,還是他始終懷有欽佩與景仰,同時又令他難以捉摸的少帥張學良?是那些在抗日戰爭中奮不顧身英勇作戰的中國飛行員呢,還是那些讓他充滿好奇與同情、令他哭笑不得又愛又恨的中國老百姓?是他飛越西藏、困守香港或深陷颱風眼時那些驚心動魄的冒險呢,還是他探親回到久違的故鄉或與妻子在香港居家過日子的一段溫情?事實上,在閱讀、翻譯本書並對書中描述的苦難感同身受的過程中,我們曾不止一次驚奇地發現,在這部屬於一個美國人的回憶錄中,“中國”才是最大的主人公。“中國”的形象從這樣一個“他者”的眼中折射而出。雖免不了多多少少要經過所謂異質文化語境的扭曲與變形。但那些在細節上對中國命運的認識和參與,以及對中國國民性的切身感受,確實為我們提供了鏡鑒般的參照。最使倫納德感到訝異,同時也最能引起我們感慨的,或許還是他對中國國民性的感受和認識。中國平民在被長久的貧窮和困頓折磨得失去了生命應有的質地與活力,在侵略、戰爭與死亡面前的無辜與近乎蒙昧的無能為力,在“他者”或許更多的只是大大的訝異,在我們卻是深深的痛心。而那些即使見了外國人前來辦事仍要互相推諉扯皮踢皮球的政府職員,那些因為弄壞了倫納德的氣槍被扣了工資卻死不承認還深感委屈的軍官。那些因為瑞士神槍手打下了日本飛機得到了大筆酬金而心生嫉妒的軍中大人物,似乎直到今天還以各式各樣的身份和樣貌活在我們身邊。對此,我們恐怕很難像倫納德一樣置之一笑吧?

我們為倫納德那種似乎與生俱來的對自由的熱愛與崇尚所震撼。除了那些在生死關頭的大義決斷和患難情誼,倫納德對張學良的尊敬在很大程度上或許源自少帥熱愛自由的個性。倫納德對中國平民最大的同情恰恰因為他們失卻了自由身陷困境,而最大的肯定則因為他目睹了這個國家是怎樣為了這樣的權利去竭盡全力地奮鬥。最讓人感到真實而親近的是,在為中國飛行的無數個與死神擦肩而過、與緊張和疲憊為伍的日日夜夜裡,倫納德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現實的思考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他在毫不可知的命運面前始終能夠保持一顆勇敢、樂觀又不乏細膩和柔軟的心靈。多少次從颱風、迷航、轟炸中死裡逃生,他還是一貫地保持著一種幽默的態度。那些面對困境時的自嘲與反諷,找找樂子或是自尋煩惱,化解了未知的命運所帶來的恐懼,倫納德永遠將自己視為一個好運氣的勝利者。這既是對個人命運的不斷挑戰,也是對時代大潮的不懈反抗。而在我們看來,倫納德的“好運氣”可能恰恰正是那種對自由精神的永恆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