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吳中馮秀才》

晚唐詩人杜牧在《懷吳中馮秀才》中寫道:“長洲苑外草蕭蕭,卻憶重遊歲月遙;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憶重遊歲月遙;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

簡介

晚唐詩人杜牧在《懷吳中馮秀才》中寫道:“長洲苑外草蕭蕭,卻憶重遊歲月遙;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詩人對水鄉名城的眷戀之情,寥寥數筆,躍然紙上,使人很自然一到楓橋就想前往寒山寺,飽嘗眼福,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正文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憶重遊歲月遙;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