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買鞋》

《愚人買鞋》

中國經典動畫《愚人買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8年經典之作,細膩生動,可觀賞性強。愚人買鞋,據《韓非子》中的《鄭人買履》改編而成。《鄭人買履》主要是對鄭人的刻板教條的嘲諷;《愚人買鞋》,祛除掉鄭人的“國籍”,把鄭人演變為愚人,有消除當今“鄭人”誤會的嫌疑,並設定愚人為一更加刻板教條的書呆子,從而加以貶義的感情色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愚人買鞋》愚人買鞋

片名:愚人買鞋/鄭人買履
導 演:方潤南 尤磊
編 劇:方昉
上 映: 1979年
地 區:中國大陸
語 言:國語
顏 色:彩色
聲 音:暫無
時 長:10 分鐘
類 型:卡通片
分 級:暫無

劇情簡介

(圖)《愚人買鞋》《愚人買鞋》

從前有個書呆子,成天埋在書堆里。 一天,讀書時腳上的鞋被爐火燒著了 ,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去找書本 。書上說,能降火。他忙拿起一個大桔子就咬,滴下的汁水把鞋上的火滅了,書呆子大喜。但鞋頭已被燒出大洞。於是他上街買鞋,掌柜問他尺寸,書呆子答不上來,掌柜在他腳上量了尺寸,為他拿了一雙十寸的鞋。

可是書呆子想起尚未找到文字根據,忙奔回家中,從書箱裡找出家父留下的書簡,上面寫著他穿六寸鞋子。於是定要掌柜給他六寸的鞋,掌柜無可奈何地把鞋拿給他。書呆子使勁穿進去,鞋破了,腳趾露在外面。掌柜拿過書簡仔細看,上面寫著:“吾兒七歲,著鞋六寸,腳隨人長,步步前進 。”書呆子斷章取義,迷信書本,仍舊穿著那雙六寸的鞋子回去了。

故事出處

《愚人買鞋》 《愚人買鞋》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中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意義

《愚人買鞋》 《愚人買鞋》

這篇寓言里所刻劃的鄭人的形象是可笑的,但寓言中所揭示的道理卻是深刻的。鄭人買鞋,檢驗鞋是否合適唯一的標準是他自己的腳,而不是尺碼。因為尺碼是根據腳的大小而確定的。所以,只相信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就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本末倒置,在實踐中就要遭到失敗。這篇寓言故事的情節似乎是荒唐的,但它所寓托的道理是深刻的,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因素。
韓非引用這個寓言,目的在於批判代表沒落的奴隸主階級的儒家之徒,批判他們不顧客觀歷史發展的實際,死守所謂的先王之道、維護舊的制度,反對改革政治的因循守舊的思想。這種批判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因為一切反動沒落的階級都極力維護舊的制度,反對政治改革,所以韓非的這個寓言具有歷史的進步意義。
《鄭人買履》所揭示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鑑意義。它告訴人們處理一切問題都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一個民族的寓言故事反映這個民族的習俗和深層價值觀。這個寓言故事裡,無論是講解者還是學習者,都以批判的態度去看待鄭人,認為他愚蠢、死板、教條,不知變通。

評點

《愚人買鞋》 《愚人買鞋》

這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連鞋子也買不到。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也許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
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本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本本上寫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本本上寫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相關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