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經驗史》

性經驗史 內容簡介

《性經驗史》是法國著名後現代主義理論家福柯最後一部重要著作。原計畫寫六卷,因福柯感染愛滋病於1984年去世,最終只完成了三卷。在本書中,福柯力圖顯示出古希臘羅馬的倫理與中世紀基督教倫理、現代倫理的差別,它們之間的連續與斷裂。連續性在於,它們都強調欲望必須用道德來規範;但是,如何用道德來規範欲望,它們的方式則大不相同,從而形成了從古希臘羅馬的倫理到中世紀――現代倫理之間的斷裂。
在古希臘文化中,用道德來規範欲望是一種藝術和自由實踐,各人風格允許多樣。羅馬文化繼續這一傳統,仍然注意自我對欲望的“適度”態度。也就是說,不同於中世紀――現代倫理單純對欲望和快樂的壓抑和克制,古希臘羅馬文化對欲望和快樂採取適度的控制和恰當的運用,認為欲望雖然可能帶來惡果,但是它不是人性的“原罪”。
由此,福柯告訴我們,要走出中世紀――現代的禁慾倫理學,我們就有必要重新研究古希臘羅馬的適度倫理學。當然,福柯在這裡並不是說,古希臘羅馬的適度倫理學可以成為現代性文化的替代品,而是指,它是一個可供後現代文化借鑑的案例。

性經驗史 本書前言

本書是根據法國伽里馬赫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的《性經驗史》(HistoiredelaSexualité:vol.1,“LaVolontédeSavoir”,Gallimard,1976;vol.2,“l'usagedesplaisirs”,Gallimard,1984;vol.3,“lesoucidesoi”,Gallimard,1984.)譯出的。作者米歇爾・福柯是當今頗受爭議的新派哲學家,但是在西方傳統文化方面卻素養很深。《性經驗史》一書充分表明了他對古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現代文化的研究和對原始材料的選擇是極為細緻的。其中一些術語令人費解,茲說明如下:
1.“lasexualité”和“lesexe”:在法文中,這兩個術語皆指“性”、“性慾”和“性別”等。但是,福柯在《性經驗史》中對它們有嚴格的區分。在第二卷《快感的享受》中,他是這樣定義“lasexualté”的:“‘lasexualité’這一術語的出現相當晚,最早可溯至19世紀。這一事實既不應該被低估,也不應該被誇大。它指的當然不是詞語的轉換。但是這不意味著它的相關對象是突然出現的。‘lasexualité’一詞的用法是在與其他一些現象的關係中被建立起來的:不同知識領域的發展(包括再生的生物機械論和行為的個體變種或社會變種);一整套規則和規範的建立,部分是傳統的,部分是全新的,它所依靠的是各種宗教的、法律的、教育和醫學的制度;個體賦予自己的行為、職責、快樂、情感和感覺、夢象以意義和價值的方式所發生的變化。總之,它指的是,要搞清楚一種‘經驗’在現代西方社會中是怎樣構成的,如個體發覺自己是‘unesexualité’的主體。這種經驗是向各種迥然不同的知識領域開放的,而且它的表達也有一套規則和約束。因此,如果大家把這一經驗理解成文化中知識領域、規範形態和主體性形式之間的相關性,那么我們的計畫就是研究性作為經驗的歷史。”(《性經驗史》,第二卷“快感的享用”,伽里馬赫出版社,1984年,第9―10頁)據此,我把“lasexualité”譯成“性經驗”,而把“lesexe”譯成“性”或“性慾”。同時,我也把書名“HistoiredelaSexualité”譯成“性經驗史”。
2.“ledispositif”和“lemécanisme”:前者指的是“展開”和“分布”,我們在不同情況下把它譯成“展布”、“展開”和“分布”。後者指的是“機制”。其實,前者有時也可譯為“機制”,我在不同場合下進行了不同的處理,這裡不一一說明了。
3.“lapratique”:在希臘―羅馬時代,它指的是“德性實踐”,類似於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修養”,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個人。但是,自資本主義問世以來,隨著勞動分工的日益細密,“lapratique”也失去了它的“完成性”,分裂成各種不同領域裡的具體實踐。在本書中,福柯是在第一種意義上使用這個詞的,我在不同的場合下分別把它譯成“實踐”或“修養”。
福柯的“性經驗史”曾分別被收入伽里馬赫出版社的“BibliothéquedesHistoires”(歷史叢書)和“Tel”(如是叢書),內容完全一致,但是頁碼順序不同。中譯本中所標出的原書頁碼是以“Tel”(如是叢書)為準的,請讀者注意。
本書的翻譯始自1998年12月。其間曾就一些翻譯難點與比利時魯汶大學JacquesTaminiaux、法國巴黎第四大學RaymondBoudon等人進行了討論,得到了他們的熱情幫助。全書譯成後,責任編輯顧兆敏先生仔細審閱了全稿,其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令人難忘,也為本書增色不少。
最後,我想藉此機會感謝復旦大學哲學系孫承叔教授的推薦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秦建洲先生的督促。同時也感謝教育部人事司“歸國留學人員科研基金”提供的經費支持。

性經驗史 本書目錄

第一卷 認知的意志
第一章 我們是“另一類維多利亞時代的人”
第二章 壓抑假說
第三章 性科學
第四章 性經驗的展布
第五章 生殺大權
第二卷 快感的享用
導言
第一章 對快感的道德置疑
第二章 養生法
第三章 家政學
第四章 性愛論
第五章 真正的愛情
第三卷 關注自我
第一章 夢見他的快感
第二章 自我的教化
第三章 自我與他人
第四章 身體
第五章 女人男童們

性經驗史 文章節選

在《斐列布斯篇》中,柏拉圖在思考性快感時,描述了當性快感在很大程度上與痛苦交融時的後果:性快感讓整個身體都攣縮起來,有時使身體痙攣得亂顫,以致顏色陡變,手舞足蹈,發出各種喘息聲,亂喊亂叫,陷入了一種極端迷狂之中――病人禁不住要對自己這樣說,當他沉醉於這些快感之中時,他都快樂得要死了。別的人也是對自己這樣說。因為他愈是放縱,不加節制,他就愈是不斷狂熱地追求這種快感。
人們認為希波克拉底曾說過,情慾高潮會有一點點癲癇。請看奧魯-熱勒的記載:“以下是神人希波克拉底關於性關係的看法。他認為性關係是一種可怕疾病的一部分,我們叫做癲癇。他說過:‘性交是一種小癲癇。’”其實,這種講法出自德謨克里特之口。希波克拉底在他的論著《論生育》中,一開始就對性行為作了詳細的描寫,它可以被納入到一個傳統、也即阿波羅尼的第歐根尼的傳統之中。這個傳統的典型(也為亞歷山大的克萊芒所證實)不具有癲癇病的病理特徵,而是一種熱化的、呈泡沫狀液體的病理現象。《教育者》寫道:“有人認為生物的精液是血泡沫。當男女擁抱時,血液受到很大的攪動,因男性的自然發熱而升溫,形成了泡沫,流入輸精管中。阿波羅尼的第歐根尼認為這種現象解釋了性快感。”關於液體、攪動、發熱和流精這一總的論題,希波克拉底《著作集》中的《論生育》所作的描述是完全圍繞所謂的“射精圖式”展開的。這一圖式是從男人轉向女人,它不僅根據衝撞和鬥爭來解釋男性作用與女性作用的相互關係,而且還用一方對另一方的控制和規範來解釋這種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