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

《心理學史》

《心理學史》是由戴維·霍瑟薩爾編著,人民郵電出版社於2011年5月出版的心理學書籍,以傳記體的形式,對推動心理學思想和學科發展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論學派進行了生動的論述。

基本信息

簡介

心理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早期一直是屬於哲學的範疇,直到1789年德國生理學家馮特(Wilhelm Wundt)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馮特也是第一個將自己稱為“心理學家”的人。
古代心理學史
近代心理學史
現代心理學史
[編輯] 地域
西方心理學史
歐洲心理學史
英國心理學史
美國心理學史
東方心理學史
中國心理學史
印度心理學史
日本心理學史
阿拉伯心理學史

.心理學有一個長期的過去、一個短期的歷史和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如果心理學家能夠給不同的研究對象下定義,而且按這種研究對象所要求的方式單獨地研究它——沒有誇張的想法,認為它最終能解釋每一件事物——那么心理學就可以止步。

2.作者提出,適應心理學領導者所採取的正是後一種思想路線。物種問題與物體問題相互關聯。如果物種差異很大,那么不同物種的研究就需要不同個體適應心理學。相反,如果物種區別較小,那么同樣的個體學習規律就可不管物種區別而適應於一切個體。

3.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療——精神分析——孕育了當代許多心理治療的變種。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心理學是馮特心理學的補充,但是無意識心理學比馮特的心理學影響大得多,壽命也長得多。

《現代心理學史》/舒爾茨

1.歷史上確實存在著偉大人物,他們的存在是不容質疑的。偉大人物生長於他們所處的時代和地區,他是歷史事件的象徵與產物,也是歷史的代表和聲音;如果沒有某種要求新反應的情景,他的新思想就會不合時宜和無法實行。但同時也存在著偉大的事件,這兩者是交織在一起彼此相互影響的。

2.時代精神似乎起主要作用,因為不管人物怎樣偉大,如果他與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氣氛相去太遠,那么他與他的見解將會默默無聞。

3.17世紀的基本思想,培育了新心理學的哲學,就是機械主義的精神,這種精神把世界想像成一架“巨大的機器”。而我們所討論的是17世紀到19世紀的時代精神,這種時代精神提供了培育心理學的知識土壤。

4.人本主義心理學反對把人想像為一架機器以及允許主觀經驗(意識)作為心理學研究對象的合法部分,與此相一致的是否定完全客觀的、像機器一樣的研究對象以及允許主觀性進入科學。

二、內容心理學派

《人類與動物心理學論稿》/威廉.馮特

1.從聯想到嚴格的智慧這一步無疑是心理進化中花費時間最長的。任何低於人的高等動物由於其生理物理組織的一般特性而不可能跨過這極其重要的一步。

2.肌肉運動力反射就是:每一種在強度上足夠強,且沒有為對立的影響所抵消的感覺都有一個肌肉運動尾隨。

3.夢的產生與睡眠時的感覺刺激有關,這些刺激引起了記憶中某些觀念的活動,因而導致了夢。夢遊的機制也是如此,只不過在夢遊的狀態下,襲擊不僅引起了觀念的活動,而且引起了意志的活動。夢是一種暫時性的心理變態,但是夢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暫時性的心理變態。

4.擬人論觀點不是以客觀的觀點把心理過程看成心理過程自身所展現的樣子,而是把觀察者的觀點強加給心理過程,把觀察者的想像和動機投射給動物。這就是擬人論觀點的一個最大的弊端。

5.情感和意志緊密交織,兩者又與觀念緊密相連。這些過程的區分只存在於心理學研究的抽象過程中,並沒有現實的基礎,感情可以轉化為衝動、衝動轉化為意志行為,而意志行為所指向的客體又成為觀念的來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