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音樂舞蹈史詩]

《復興之路》[音樂舞蹈史詩]
《復興之路》[音樂舞蹈史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新中國成立六十年周年之際,匯聚眾多當代著名藝術家傾力打造的舞台巨製;是繼《東方紅》、《中國革命者之歌》之後我國第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是中華民族厚積薄發的最強音。結束了在人民大會堂的成功首演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以更加精彩、精煉、精緻的面貌出現在國家大劇院,在80場演出中,帶給更多觀眾最震撼的情感衝擊和心靈激盪。

基本信息

簡介

《復興之路》是繼《東方紅》《中國革命者之歌》之後的第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全劇以恢宏的氣勢,再現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奮鬥歷史。作品曾分別於2009年和2010年在北京演出,獲得了極高評價。此次巡演,中央歌劇院將《復興之路》在原來兩個半小時、3200人參加演出的節目基礎上,濃縮改編成一個半小時、150多名演員參加的演出。

劇目

這部滂湃的史詩巨著以時間為線索,以重大歷史事件為載體,20餘個形式多樣的精彩節目巧妙連線、環環相扣,在《山河祭》《熱血賦》《創業圖》《大潮曲》《中華頌》五大版塊中,展現著中華民族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今170年生生不息、上下求索的奮鬥征程。

特色

它高度提煉了170年艱難歷程中極具代表性的“經典瞬間”做了藝術化的定格與放大,用“各個歷史拐點上最經典的時代表情”來反映時代的滄桑巨變。其中既有波瀾壯闊的史詩情懷,又有微處著眼的人性關照;既有回顧歷史的悲情陳述,又有展望未來的時代豪情,這使得《復興之路》在大氣磅礴的史詩氣質之外,憑添一份直指人心的感人魅力。

“大劇院版”《復興之路》將保留作品原有的藝術風格,同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劇院先進的舞台設備,打造出更為震撼、豐滿的視聽效果。音樂、舞蹈、合唱、戲曲、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水乳交融;恢宏壯闊的舞台與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打造舞台奇效,現代審美與民族文化交匯相容……它不僅引領觀眾閱讀歷史,更讓每一個觀看作品的人獲得精神、力量與激情。

幕後

《復興之路》是由3200名演員參加,6500件道具打造的傳世經典。沒有主持人報幕,由田華、陳鐸、高明、鮑國安、瞿弦和等“講述者”融入情景表演,串聯起169年間那些重要的歷史節點。從籌備、創作、排練到開演,《復興之路》已經經歷了一年的歷程,在即將與觀眾見面的時候,張繼鋼真誠地表示:“不知道好不好,但是我們盡心盡力了。”不過,事實上,2009年9月14日《復興之路》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帶妝彩排並且聽取了觀眾意見。在兩個半小時的演出中全場觀眾無不為其展現的宏偉瑰麗的史詩氣質而動容,無不為其所體現的巨大而堅韌的民族精神而動情,無不為其精湛而富於藝術想像力的舞台呈現而折服。全場觀眾20多次熱情鼓掌喝彩,不少觀眾眼裡噙著激動的淚花,有的觀眾還情不自禁地跟著節奏打起拍子。散場後,許多觀眾紛紛表示,自己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

全國巡演

巡演活動計畫歷時一年,將歷經全國28個省市區。同時,巡演還將在井岡山、遵義等革命老區進行多場公益和慈善演出,所籌集的全部善款將用於資助老區貧困兒童。

2011年2月21日,由文化部主管,中國黨建網、中央歌劇院主辦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音樂會全國巡迴演出活動在京舉行了起航儀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