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百歲》

平安百歲 內容簡介

有人說,人生如同一本書,每一頁就是我們生命中度過的每一天,欣喜、苦悶、熱情、悲傷、祝福……便是這書中的字跡,我們體會它、品味它、把玩它,關於理想、道德、生命、愛情、關於一切的人生命題便隨之躍然於紙上;當我們用手指輕輕翻動它時,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頁頁的收穫與光榮,希望自己留下的是一段平安歲月…… 這本《平安百歲》將幫助您完成這個心愿。它是一本匯聚了古今中外眾多成功者實踐智慧的私人用書,它在內容安排上集中體現了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成功學的理論精華,在形式上則兼具書籍、筆記、畫冊、相冊的功能。本書以年為單位,從生命孕育之初,一直到一百周歲,每年都有根據不同年齡特點設定的欄目,供您閱讀、思考。您還可以在“歲月留影”中貼上私人的照片,用自己的音容笑貌記錄下人生的美好一刻。

平安百歲 本書前言

編者寄語

獻給生命的禮物
當我們睜開眼睛,看到了光明,我們萬分驚訝,因為我們來到了人間。
一個嬰兒的第一聲啼哭,那是人生的第一道光明,那是上帝送來的禮物。
生命永遠是冥冥之中的一種恩賜。它必是星空中閃爍萬千的一點,它必是海濤中不倦浪花的一片,它必是天地內鳴音奏樂的一響。雖是一點,但有星空萬點為伴,雖是一片,但飛躍不離大海,雖是一響,但卻還歸於天地悠遠。
每一個生命的誕生,必是千古絕唱。猶如好雪片片,無一相同,但卻都同樣的唯一和美麗。而生命不僅僅是美麗的,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它更是光明的,驚異的,喜悅的,燃燒的。生命是要不斷地向前走的。生命是飛翔的,它時時鼓動著羽翅,不肯停留。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首先是一個孩子。然後我們長大了,我們成了少年,成了青年。我們離開了父母的羽翼,我們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愛的伴侶。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生下來了,加入了我們的生命之旅。 然後我們走入壯年。然後我們步入中年,又步入老年。生命從新生走向旺盛,又從旺盛走向衰老;就好像太陽從朝陽走向正午,又走向夕陽。 然而生命始終是新鮮的。它始終帶給我們感覺,帶給我們神秘,帶給我們美。無論我們在人生上經歷了多少風霜,無論我們覺得自己有多么成熟,我們仍然是這個宇宙中的一個孩子。我們的生命仿佛一顆流星,當它燒灼天空的時候,生命的感覺始終沒有離開過我們。
生命是一份禮物,讓我們品嘗它,享受它吧。讓它的光照耀我們,讓它的火燒灼我們,讓它的美撞我們。讓生命成為生命,不要讓它空過。讓我們的每一年每一歲都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紀念,也讓我們給自己一個交待。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涓涓長河,從擁有生命開始,人生中的所有日了在不知覺中都流逝一點一滴的細流之中了。但當你把它凝結為一冊的時候,你就會從中發現人生的真諦和價值。
人生是一門藝術,是一本好書。但它需要用心去讀,用智慧去寫。如果你會讀,你會寫,那么你會從中讀出醉人的章節,寫成一篇成功的作品。
我的生命在涌動。我知道自己在不斷地尋找著,企盼著。我感覺到了愛的力量,我聽到了幽遠的聲音。我算計著生命的腳步,於是我在這本書�D�D�D《平安百歲》上,寫下我的一生。
我的每一刻都是我的一生。因為我活在我的一生之中,所以我才能夠體會生命的全部價值和意義�D�D�D這也就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D�D�D獻給生命的一個禮物。願它成為人生的一個好伴侶,在每一年每一歲都提醒我們:我活著!我活著!我活著!
這本書是編者和出版者向每一個擁有它的人,獻上的深深的祝福。祝願他們一生平安,幸福永伴。

平安百歲 本書後記

本書使用說明

《平安百歲》是一本個人生命歷程的紀念性圖文冊,因此它是一本私人專有的圖書。一個擁有了這本書的人,從他生命的孕育之初直到白髮蒼顏,有關他個人情況的詳細記錄、思想情感的成長變遷,人生經驗的分析總結便可匯於一集。這本書是他一生的寫照,也將伴他一生。
《平安百歲》在形式上以年為單位。從零歲起,至百歲止,輔以精美的圖片和典雅的文字,因此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年歲漸長,圖文的內容和版面的設計便隨之有所變化。根據年齡的需要所設計的不同欄目,可供書的主人填寫。因此,這本書可以觀,可以讀,可以寫,同時可以貼放個人的照片,從而使它成為一本別具特色的私人用書。
購買和使用這本書的人,可以是不同年齡的人。他可以是父母、或者親友,饋贈給將要出生的孩子,也可以是一個少年人或青年人,甚至是一個中年人或老年人。以往的歲月可以追記,未來的時光正好順敘。
應當注意填寫購買這本書的日期、饋贈人的名字,以做永久的紀念。
在這本書的使用過程中,如有更好的建議,希望隨時與編者聯繫,以幫助我們做進一步的改善。我們將致以衷心的感謝,並附送精美紀念。

平安百歲 文章節選

主要欄目摘錄

詩歌、散文偉人伴我行智慧語絲
品味生活先賢明訓勸諫座右銘
人生顧問歲月留影世界未解之謎

詩 歌

孩子周歲日造像
你餓了便啼,飽了便嬉
倦了思眼,冷了索衣。
不餓不冷不思眼,我見你整日笑嘻嘻
你也有心,只是無牽記
你也有眼耳鼻舌,只未著色聲香味:
你有你的小靈魂,不登天,也不附地
呵呵,我羨你,我羨你。
你是天地間的活神仙!
是自然界不加冕的皇帝!

返回

散 文

他會是什麼模樣?
我被吻之後成了另一個人,由於同我脈搏合拍的脈搏,以及從我氣息里察覺的氣息,我成了另一個人。如今我的腹部像我的心一般崇高……
我甚至發現我的呼吸中有一絲花香,這都是因為那個像草葉上的露珠一樣輕柔地躺在我身體裡的小東西的緣故!
他會是什麼模樣?我久久地凝視玫瑰的花瓣,歡愉地撫摸它們:我希望他的小臉蛋像花瓣一般嬌艷。我在盤纏交錯的黑莓叢中玩耍,因為我希望他的頭髮也長得這么烏黑捲曲。不過,假如他的頭髮像我的生活那般平直,我也不在乎。
我遠眺山谷,霧氣籠罩那裡的時候,我把霧想像成女孩的側影,一個十分可愛的女孩,因為也可能他是女孩。
但是最要緊的是,我希望他看他的眼神跟那個人一樣甜美,聲音跟那個人對我說話一樣微微顫抖,因為我希望在他身上寄託我對那個吻我的人的愛情。

返回

偉人伴我行

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D�D�D公元前210)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他統一了六國,修築抵禦外族入侵的長城,使車同軌,書同文,從而開創了中國政治和文化的統一格局。
瓦特
瓦特(1736�D�D�D1819)蘇格蘭人,蒸汽機的發明者,他的發明導致了工業革命。
甘迺迪
約翰・甘迺迪(1817�D�D1963)美國人,美國總統。他是決定實施阿波羅登月計畫的主要負責人,這一計畫導致1961年7月20日的月球之行,是人類史上的最偉大的里程碑之一。
普朗克
普朗克(1858�D�D1947)德國人,最子力學之父,他在1900年提出量子假說。
荷馬
荷馬(約公無前9至8世紀)古希臘人,他是史詩《伊里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對西方文學的影響極其深遠。

返回

智慧語絲

1、勿忘教訓
那年冬天,父親想弄些柴火。他找到了一棵枯樹,就把它鋸了下來。到了春天,他驚奇地發現,樹樁上又萌發了一圈新的嫩芽。於是他說: "我真的以為這樹已經死了,冬天裡樹葉掉得淨光,而且光禿禿的樹枝也不斷地往下落,好像是一點活勁都沒了。但現在我才知道,它確實是活著的!" 他看著我,接著說:
"孩子,不要忘了這個教訓。決不要在冬天裡砍樹。決不要在悶悶不樂時得出消極的結論。更不要在情緒很壞時,做出重大的決定。耐心等待著吧,冬天會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2、書的比喻
書是階梯�D�D�D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的良藥�D�D�D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書是源泉�D�D�D高爾基說:"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書是船隻�D�D�D凱勒說:"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書是顧問�D�D�D凱勃司說:"書是隨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境,重複這個顧問的次數。"
書是麵包�D�D高爾基說:"我撲在書上, 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書是奇蹟�D�D高爾基說:"書,要算人類在走向未來幸福富強的道路上所創造的一切奇蹟中最複雜最偉大的奇蹟。"
書是社會�D�D皮羅果夫說: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使人高尚。
書是營養品�D�D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書是遺訓、忠告和命令�D�D赫爾岑說:"書�D�D�D這是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這是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人的命令。"

返回

品味生活

愛是……自己感覺登九重雲霄。
愛是……要使他愉快,自己必須先愉快起來。
愛是……要相信他的吻能使你的傷口更快的癒合。
愛是……設法把自己套進他贈送的比基尼里去。
愛是……要知道每次暴風雨之後必須是艷陽高照。
愛是……即使只吃快餐,也要像吃盛宴一樣,點上蠟燭,烘托氣氛。
愛是……他喜歡偶爾向別的女人瞟幾眼,你可千萬別吃醋。
愛是……不要到處傳播他的秘密。
愛是……即使他是偶染小疾,也要當重病對待。
愛是……要設法使他獲得意想不到的快樂。
愛是……一想到他,心頭就有千千結。
愛是……不要讓他期待太久,要自覺地給他一個吻。
愛是……要讓人們知道,他一生只愛你一個人
愛是……儘管他沒有帶你去滑雪,但對他那扭傷的腳卻很精心照料。
愛是……如果有人關心你的健康狀況。
愛是……能容忍他打鼾
愛是……如果沒有她的時候,人感到生活在沙漠中。
愛是……你生活中的旋風。
愛是……不誇大他的缺點。
愛是……有時是一場拔河。
愛是……當他充滿悔過之情回來時,不要拒絕他。
愛是……所有的答案。

返回


先賢明訓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返回

勸諫座右銘

克服怯懦的十項法則
一、 徑直迎著別人走上去,好像他欠了你的錢。
二、 訓練自己盯住對方的鼻樑,讓人感到你在正視他的眼睛。
三、 開口時聲音宏亮,結束時也會強有力。
四、 有時,為了在喧華中讓別人聽見,有必要輕輕講話。
五、 學會適時地保持沉默,以迫使對方講話。
六、 會見一位陌生人之前,先列一個話題單子。
七、 熟記演講的首尾,那么你從頭至尾都會口若懸河。
八、 想方設法接觸偉人。和比自己年紀大,比自己強的人交往,這樣你會學到知識,同時還可以觀察強者的弱點和缺點,從而增強信心。
九、 不斷給自己出難題,不斷國中克服怯懦的方法。
十、 注意,這些只是竅門與法則,首先還需精通本職工作,有能力才會有信心,也才有自己做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價值。

返回


人生顧問


1、什麼時期最富創造力?

據心理學家萊曼在《年齡與成就》一書中的估計,最富創造力的時候是在30至39歲之間。但各人情況不同。大部分要看從事的是什麼工作,以及符合個性的工作是在什麼歲數開始的。大多數富於創造力的人,終生都保持高度的成就。例如萊曼研究愛迪生的生平,揭示這位發明家發明東西最多的一年是35歲,但他一直到80歲仍保持著活躍,並有創造力。
2、氣泡
每個人都在一個無形的"氣泡"中,這個"氣泡"就是各人周圍的特定空間。若旁人闖入這個空間,那他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作出反應。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待這個空間的態度各不相同。
對北美洲的成年男性來說,朋友之間站著說話最"舒適"的距離為兩英尺,而南美人卻習慣於站得更近些。一位美國人類學家曾經觀察到這樣一段情景:一個北美人和一個南美人在大廳的一端談話,由於後者不斷往前靠,而前者不斷往後退,當談話結束時,兩人已不知不覺地移到40多尺長的大廳另一端。
不同的距離還能傳達不同的信息:對美人來說,一英尺半到二十英尺半的距離是"私人"距離,也就是各人的"氣泡"所占的空間。妻子可以很自然地走進丈夫的"氣泡",但另一女人走進這個"氣泡"時,妻子就會感到不安。二英尺半到四英尺之間的距離,是適宜討論私事的距離,四英尺到七英尺是較親近的社交距離,七英到十三英尺是非正式的談話距離,二十英尺以上的距離,只適宜於作報告或發表正式談話。
選擇適當的距離有時是關鍵性的。有一次,一位男子向一位姑娘求婚,當即遭到拒絕。事後姑娘告訴別人說:他求婚時居然坐在離我八英尺遠的地方。 有一位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大學圖書館裡有許多座位空著,但這位心理學家卻偏去坐在一個學生的旁邊。結果,那個學生開始顯得不安,並最終移動了位置。心理學家在別的學生身邊又試驗了多次,結果還是一樣。那些"受害者"雖然沒有提出口頭抗議,但他們移動位置的行為,表明他們認為該心理家已闖入了他們的"氣泡"。

返回

歲月留影

1、知識百葉窗・電影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為馬在奔跑時四蹄是否都著地打了一個賭。為了證明誰是對的,他們請攝影師麥布里奇來幫忙。麥布里奇在跑道上等距離安置了24架照相機,馬在跑道上奔跑時照相機依次拍照,照片證明科恩贏了,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
麥布時奇在快速移動這些照片時,照片上的馬"活"了起來。生物學家馬萊從中得到啟示,1888年,他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1895年12月28日,電影誕生了。法國的盧米埃爾史弟在巴黎卡普辛大街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影片,人們看到銀幕上的活動人物時都驚呆了。從此,電影成了人們離不開的娛樂良伴。
2、學無涯・怎樣欣賞名著
為什麼你應該閱讀名著並要學會欣賞他們呢?有三條充足的理由:
第一, 名著開闊你的眼界。
第二, 名著助你成長
第三, 名著幫助你了解生活,認識自己。
最後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可以使你洞察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從別處得不到的。
要給作者一個機會,不要過早地說"我看不懂",要堅持讀完。有時也許是你對你所要讀的那本書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
要大段大段地讀,別小口小口地啃,你讀的句子越長,你就越能進入書的節奏和感情,從中得到的樂趣也就越大。
要閱讀有關作者生平的書,你對作家的個人經歷知道得越詳細,你就越明白他為什麼寫他所寫的作品,你就會開始明白那些隱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傳性的花絮。
要重讀一遍,所有名著都經得起反覆讀。你讀完一本書後,如果很感興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讀一遍。你會發現更多的東西。

返回


世界未解之謎

1、人腦之謎
人腦的變化,是進化論的重要依據。認為人的聰明程度跟腦容量的多少有關,5萬年前的新人的腦容量比古人多,古人比猿人多,因而人類就逐漸聰明起來。
根據考古學材料可知,新人的腦容量與現代人不相上下。那么新人就該同現代人一樣聰明,換句話說,5萬多年來,人類似乎並沒有進化。如果進化,現代人的腦容量就應該比新人的腦容量大。
現代醫學證明:人腦的使用,只發揮了百分之幾的潛能。按進化論觀點,現代人的智慧是以前的人無法比的,而腦潛能只使用了百分之幾,那么新人何以將腦潛能過化到這種程度而不使用?這些沒有使用的潛能是如何進化來的?如此大量而擱置不用的腦潛能又是通過什麼進化而成的呢?
2、神農架有沒有野人?
在中國湖北省的神農架森林裡,自古以來就留傳著"野人"的種種神奇故事,古書上也有許多記載。本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科學家多次組織考察,發現了一些毛髮,腳印等第一手資料,也有人遠距離目擊到了"毛人",但是,迄今為止,科學界對是否確實存在"野人",仍未有明確結論。

返回

范 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