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的凝視》

《尤利西斯的凝視》

《尤利西斯的凝視》是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導演的一部戰爭影片。主演:哈威·凱特爾 瑪雅·摩根斯坦特等,1995年發行。

基本信息

簡介

《尤利西斯的凝視》《尤利西斯的凝視》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一出關於"尋找記憶"的古希臘悲劇。悲涼的長鏡頭,一如失落的眼神。壓抑緩慢的旅程,一如波瀾不驚的人生。三卷未完成的黑白無聲膠片,一如早已沉默消亡的生命。

透過主角從南歐到東歐追尋電影的過程,導演用真實、虛幻交錯的手法對巴爾幹島諸國的複雜歷史和分裂現狀作出各種反省和思索,最後在遭受戰火摧殘的塞拉耶佛找到了答案。電影重現了導演對歷史和人民的人道關懷,透過殘破的風景和動盪不安的人心,將整個尋影過程籠罩於絕望悲涼中。片中出現許多富於象徵意味的物象,如遭戰火洗劫後的影城、多瑙河上巨大的列寧雕像等,均呈現出一種“凝視”的政治涵義。在這部政治性甚濃的電影作品中,安氏擅長的長鏡頭運用仍然讓人眼亮,主題方面的討論是否能引人共鳴則見仁見智。

劇情

有一部電影膠片,是記錄巴兒乾半島在20世紀開始的生活,那時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電影的開端也是叢拍攝戰爭開始的,那么將近一百年以後呢?

東歐的國家開始拒絕西方尤其是美國的電影了,主人公是個東歐羿美國導演,來這裡尋找那部電影膠片,可是戰爭爆發了,塞族人,穆斯林,還有斯羅文尼亞,到處都是戰火,還有遊行示威的人們,導演決定離開希臘的城市,漫遊整個巴兒乾,尋找那部膠片。

他找了輛計程車,並帶上一個要回到家園的老婆婆,在她的家鄉,老婆婆只發現到處是戰爭的廢墟,卻沒有當年的家園。

然後到處是逃亡的難民,成千上萬。汽車在大雪地里拋錨,司機說:“我們的國家正在消亡,我只是希望消亡的慢點”(其實,這是安哲落譜羅夫的吶喊)

導演在列車上繼續旅程,突然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他看見自己童年的景象:德國人走了,他們唱歌跳舞(螢幕上突然出現了字幕,1950,1951,1952)然後一群帶著紅色袖章的人們帶走了鋼琴,逮捕了家人,然後是現在。

導演在多瑙河裡洗澡,他看見巨大的列寧的頭像,被吊車吊在空中,接著又是一個戰火中的城市,他找到了膠片,帝國的士兵正在與歐洲作戰,紡織機前是面帶愁容的婦女。

戰爭看似結束,他與膠片管理員以及他的孫女在大霧中跳舞,突然間善良的人們都在河的對岸被槍殺了,只剩下導演在哭泣,尋找到那部膠片又有何用?現代電影的膠片中不是依然記錄著仇殺和憤怒。

VD介紹

麗思版《尤利西斯的凝視》採用澳大利亞四區版+法二+三區+原版手冊掃描的配置手法,完美的呈現了這部安哲羅普洛斯的史詩巨作。麗思採用的這版澳大利亞四區版視頻品質十分優秀,畫面經過數碼修復,圖像為可變形16:9格式,畫面細膩度即使與新片相比也毫不遜色。高品質的原聲音軌也都能很好的渲染影片的氣氛。字幕則採用了三區官方的中文字幕,品質值得信賴。花絮方面包括了劇照欣賞、原始劇場版預告片等內容,主選單按上還可以進入集成的額外花絮,包括珍貴的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訪談、花絮短片和經典OST,動態花絮的長度超過了30分鐘,並配備了完整的漢化字幕。在容量有餘的情況下,麗思還在DVD-ROM中製作了法二與澳四兩區的原版手冊掃描,整套DVD相當的超值,喜歡這部電影佳作的影迷不要錯過了收藏的好機會。
《尤利西斯的凝視》DVD數據:

牌號:麗思

編號:LS-0174

配置:澳大利亞四區版+法二+三區+原版手冊掃描

容量:7.92GB

片長:2小時49分16秒

畫面:可變形16:9,PAL制式

音軌:英語DD2.0(224Kbps)、法語DD2.0(384Kbps)

字幕:英文、法文、日文、三區中文、簡繁中文


影片特點

經歷了太多商業與科技混合的影片,我們似乎早已忘卻電影的本來面目。而安哲羅普洛斯用他霧般朦朧、水般清明的語言告訴觀眾:如同詩歌、音樂、古老的傳說一樣,電影是純真而本能的藝術。他優美而寬闊的長鏡頭,帶給觀眾烈酒醇酒般的體驗。回頭再看我們曾經看過的大多數電影,原來不過是寡淡的低度酒而已。
安哲羅普洛斯生長在遍布廢墟和神像的希臘。《尤利西斯的凝視》中便有古希臘《奧德賽》的影子。影片中的主角追逐三卷底片的旅程恰如奧德修斯返鄉一樣歷經涅磐。也因此,這其中不僅有對政治社會動盪的質疑,歷史與邊界的悲喟,更有向著精神故園的漂泊與低喚,以及對孤獨執徊於夢想邊緣的生命和唱。影片一開始的語言便打動了我:“我們要跨越多少邊境,才能夠回家?”當摯友風塵僕僕,闊別重逢:“上帝最先創造的是旅行,然後才是懷疑,以及思鄉。”多么樸素而詩意!短短一句話將王國維的人生三個境界都包含其中了。再後來:“我們在同一個世界裡入睡,卻在不同的世界裡醒來。”邊界與漂泊,隔離與相望。

長鏡頭

安哲羅普洛斯的鏡頭不被干擾地跨越昨天與現實,並充滿詩意地延伸入未來。早已死去的人、故事敘述者、未來的主角都靜靜存在於同一鏡頭中,時間在他們當中無著痕跡地流變。一段漫長的華爾茲,從1945年跳到1950年,並定格在1994年男主角的記憶里,而這一切竟然是通過一個長達20多分鐘的長鏡頭來完成。如何不讓人驚嘆!

角色的模糊與交替

影片中執著的追尋者,在漫長旅途中將自己想像成被追尋的已過世的攝影師,慢慢進入到那幾乎被歷史忘卻的歲月,重味曾經的滄桑與傷痛。歷史與現實,不同角色的命運,在同一人物形象的錯疊中達成了超越時空的對話。影片中唯一的女性,則先後表演了了四個截然不同的女人,出現在男主角的生命旅程中。她是精神故園的符號,是母親和愛人的混合體,慰籍了男主角不同階段的旅程。
最後一幕,大霧瀰漫,如雪如雨如泣的音樂在白茫茫中飄蕩,活著的人在河邊撫著死者慟哭,他們前一分鐘歡樂的交談與舞步似乎還存在於霧中的某個角落。這一刻我感到了某種熟悉的悲愴,它從安哲的電影裡漫步而出,穿越巴爾幹憂鬱的濃霧,希臘悠遠的廢墟,直入古老東方民族面對過往與現實交割的惘楚。是的,安哲的電影裡除了希臘和巴爾幹,還能找到俄羅斯,找到中國,甚至日本。他審美與關懷的視野跨越了時空和邊界。這是歷史的通感,更是藝術的通感。

神話與電影

尤利西斯,其實就是希臘神話中的奧德修斯(Odysseus),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人物。他在神話中是一個大智大勇的英雄,島國伊薩卡的國王,傳說在特洛伊戰爭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木馬,就是他設計的。他也是《伊利亞特》的續篇《奧德賽》的主角;《奧德賽》這部史詩,就是講述特洛伊戰爭結束後,他與其他眾位希臘英雄在海上漂流十年,經歷各種磨難之後終於得以重新回到家園,重新被國人接受,與家人相認、團聚的故事。
而這部《尤利西斯生命之旅》則是借喻了尤利西斯這個神話人物的形象,描述一位希臘電影製作人,A,在離別故鄉三十五載之後重回家園,走遍戰火紛飛、飽受創傷的巴爾幹半島,尋找一對兄弟導演在世紀初拍攝的三卷已經失落的未沖印電影膠片。
就如同卡蘭卓其他幾張在ECM公司製作的電影音樂唱片一樣,這張《尤利西斯生命之旅》中的曲目也並非是簡單地按照在電影中出現的順序排列,而是在她與唱片製作人弗雷德•艾歇爾(ManfredEicher)的深思熟慮下,經過重新選擇、編排的。經過從音樂的角度重新餳慮和組織那些音樂素材之後而產生的這張唱片,具有自身的思想,是不需要作為電影附庸而存在的。
音樂意象
在她的音樂中,卡蘭卓遙遙向我們伸出手來,引導著我們的目光,在歷史的廢墟中躑躅而行。在她的音樂中,我們的思緒穿越地域,凝視河流,山脈和曠野;穿越歷史,凝視文明,戰爭和殺戮。聆聽著這張唱片,仿佛就像跟隨著電影中的主人公A,在跋涉與尋覓中,體驗磨難中的苦痛,經歷成長後的淡然。而這些影像這些思緒,就那么不動聲色地被記載,用鏇律,用和聲,在唱片的每一條音軌里,仿佛一個自己珍藏的容納記憶的盒子,可以讓自己常常逆行於時光長廊,回首翻檢記憶的片段。
這是一張智慧而淡雅的唱片,裡面音樂有一種凝神靜思的美,不知為什麼會讓我想起各種各樣的黑白照片,有時候,我甚至會因此聯想起卡蘭卓年輕時候的模樣。
卡蘭卓的這些音樂,大部分都由一把中提琴奏出主題,或許是因為中提琴音色的厚度和綿延可以表現出那種追憶和失落的情懷,表現出歲月的積累和沉澱,而又不失之於悲痛和憂鬱吧。除了中提琴以外,卡蘭卓還在音樂中加入了手風琴、雙簧管、小號、法國管和大提琴,通過不同樂器的音色,或交織,或對比,營造出相似音樂主題的不同感觸和情緒。
唱片中的音樂一共分為十七個樂段,其中的主要樂段稱為“尤利西斯主題”,而唱片的結構就是由這個主題和它的分散在唱片中的六段變奏所支撐起來的。唱片裡的音樂一上來就是尤利斯西主題,中提琴在高音區獨奏出這個主題,在管弦樂伴奏的背景下顯得分外冷清透明,仿佛是某個夜晚從海面上緩緩升起的一輪明月。
從第二樂段開始,尤利西斯主題的各個變奏時隱時現地貫穿於整張唱片,以各種不同的形象和情緒出現於或者悲涼或者溫暖的鏇律與和聲中,也許象徵著那淡然凝注於磨難與成長的目光。唱片中有一首超然獨立於尤利西斯主題之外的樂曲,標題叫《河流》,是這張唱片中唯一一首以管樂為主的樂曲,法國管低沉悠長的音色從弦樂的和弦中淡入淡出,如同茫茫水天之間的一葉扁舟,或者是記憶中的一塊殘片。是在時間之河中輪迴?還是在記憶之河中忘卻?我不得而知。小到個人,大到家國,也許是都一樣,每一次磨難就是一次輪迴,而我們總是不斷地在這種或那種輪迴中,經歷著苦痛和成長,見證著失落、追尋和遺忘。
音樂的風格
試圖對於現代作曲家的作品進行歸類好像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情。我們可以很容易把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的作品從其他音樂作品中區分出來,貼上古典音樂的標籤;但對於像卡蘭卓這樣的作曲家,也許我們只能夠通過音樂的風格、使用的樂器、對於大眾的迎合度這些標準,含糊地把她中後期的音樂作品歸類於嚴肅音樂,或者,“古典音樂”。
然而用“嚴肅”二字,或者“現代”二字,來對卡蘭卓的音樂進行歸類,恐怕會嚇跑一大批將聽而未聽的聽眾。事實上,至少從字面上來看,用這兩個形容詞來形容她的音樂實在是不太公平。當然,我也並沒有打算為之開展什麼“正名”或是“重分類”的運動;我只是想用她的音樂來說明一下,“嚴肅”音樂其實可以是優美絕倫、盪氣迴腸,而“現代”音樂其實也許隱含著比傳統古典音樂更為古遠的樂思。
在這張唱片中的某些音樂中,我們確實可以找到一些早期音樂的痕跡。
有一首標題為《拜占庭讚美詩》(“Byzantinepsalm”)的短歌,是一首無伴奏合唱形式的讚美詩;而這種節奏自由的單音清唱曲,正是一千多年前早期宗教音樂中的典型形式。這一首拜占庭讚美詩用古希臘語唱出,柔和溫暖的女聲在持續低音的伴唱下如同幽谷回音,不帶一絲一毫的煙火氣。
在這首拜占庭讚美詩中出現的持續低音,其實在卡蘭卓的音樂中十分多見。比如在這張唱片的幾乎所有其他樂段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持續低音,只不過不是由人聲唱出,而是由樂器所演奏。卡蘭卓曾經回憶自己童年時在故鄉的山村所聽到的那些美妙的聲音:風聲,雨點在屋頂上的敲擊聲,潺潺的流水聲,下雪時寂靜的聲音,還有在教堂中聽到的持續的男聲吟唱及其所伴隨的拜占庭聖詠鏇律……也許,那些音樂中的行雲流水般的低音和聲,正是那些千年前曾經迴響在古代希臘上空的音樂,卻經由卡蘭卓的聆聽和記憶的折射,穿越了時空,將我們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