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戎》

本首詩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婦人思念征夫。

出處

先秦 詩經

原詩

小戎俴[1]收,五楘[2]梁輈[3]。
游環脅驅,陰靷[4]鋈續
文茵暢轂,駕我騏[5]。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騏騮是中,騧[6]驪是驂。
龍盾之合,鋈以□[7][8]。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9]矛鋈鐓。
蒙伐有苑,虎韔[10]鏤膺
交韔二弓,竹閉緄滕。
言念君子,載寢載興。
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注釋

1、小戎:輕裝兵車。俴(見jiàn):淺。收:車廂板。《毛傳》:“小戎,兵車也。俴,淺。收,軫(枕zhěn)也。” 《傳疏》:“車廣六尺六寸,輿深四尺四寸。其四面束輿之木謂之軫,《詩》則謂之收。收,聚也,謂聚眾材而收之也。” 2、五楘(木mù):五條花皮革。梁輈(舟zhōu)、脅驅、觼軜(決那jué nà):皆為馬具。3、游環:《傳疏》:“設環流於服馬背上,謂之游環。” 4、陰靷(引yǐn)、鋈(臥wò)續:皆為車上飾物。5、文茵:虎皮墊子。暢轂(谷gǔ):長轂。轂:車輪中心的圓木,用以插軸。6、騏(器qì)、馵(注zhù)、騮(留liú)、騧(瓜huā):分指黑、白、赤、黃等馬。7、俴駟:《毛傳》:“俴駟,四公馬也。” 8、群:協和。9、厹(求qiú)矛:三隅矛。錞(對duì):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屬套。10、蒙:雜色。伐:盾。苑(院yuàn):花紋。11、韔(暢chàng):弓囊。鏤膺:馬的鏤金胸帶。12、閉:弓架。緄(滾gǔn):繩。縢(騰téng):纏束。13、厭厭(煙yān):安靜,和悅。14、秩秩:清明。

譯文

小小兵車淺車廂,五道皮條纏轅上。
遊動環兒控驂馬,銀環皮條系穩當。
虎皮墊褥車軸長,駕上花馬真雄壯。
想起我的好夫君,溫和如玉多賢良。
住在西戎木板房,心亂如麻情難忘。
四匹馬兒高又大,六條韁繩拿手間。
青馬紅馬在中間,黃馬黑馬駕兩邊。
畫龍盾牌合一處,韁繩套住白銅環。
想起我的好夫君,性情溫和住邊關。
哪年哪月是歸期,叫我如何不思念。
披甲四馬多協調,三棱矛桿白銅包。
雜色盾牌畫羽毛,虎皮弓袋雕花巧。
兩弓交叉放袋中,竹製弓柲繩纏牢。
想起我的好夫君,起臥不寧思如潮。
溫和安靜好夫君,名聲美好德行高。

賞析

關於本詩的主題思想,大致有以下幾種看法:一、讚美秦襄公說(《毛詩序》等),二、讚美秦莊公說(魏源《詩古微》),三、慰勞征戎大夫說(豐坊《詩傳》),四、傷王政衰微說(朱謀瑋《詩故》),五、出軍樂歌說(吳懋清《毛詩復古錄》),六、愛國思想說(陳鐵鑌《詩經解說》),七、懷念征夫說(劉沅《詩經恆解》等)。以懷念征夫說較為合理。
東周初年,西戎騷擾不斷,於是秦襄公奉周天子之命,率兵討伐西戎,奪地數百里,既解除了西戎的威脅,又增強了秦國的勢力範圍。《小戎》所寫內容,雖與上面所說史實有關,但不等於說本詩就是直接讚美秦襄公,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這是一首妻子懷念征夫的詩。秦師出征時,家人必往送行,征人之妻當在其中。事後,她回憶起當時丈夫出征時的壯觀場面,進而聯想到丈夫離家後的情景,回味丈夫給她留下的美好形象,希望他建功立業,博得好名聲,凱鏇歸來。字裡行間,充滿著仰慕之心和思念之情。
這首詩體現了“秦風”的特點。在秦國,習武成風,男兒從軍參戰,為國效勞,成為時尚。正像本詩誇耀秦師如何強大,裝備如何精良,陣容如何壯觀那樣,舉國崇尚軍事,炫耀武力,正是“秦風”一大特點。詩中描寫的那位女子,眼中所見,心中所想,都帶有“秦風”的烙印。在她心目中,其夫也是個英俊勇敢的男子漢,他駕著戰車,征討西戎,為國出力,受到國人的稱讚,她也為有這樣一位丈夫而感到榮耀。她思念從軍在外的丈夫,但她並沒有拖丈夫的後腿,也沒有流露出類似“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陳陶《隴西行》 )那樣的哀怨情緒,即如今人朱守亮所說,“不肯作此敗興語”(《詩經評釋》)。
本詩採用了先的寫法,即先寫女子所見,後寫女子所想。秦師出征那天,她前往送行,看見出征隊伍的陣容,十分壯觀:戰車列陣,兵強馬壯,兵器精良,其夫執鞭駕車,整裝待發,仿佛一幅古代戰車兵陣圖。隊伍出發後的情景是女子的聯想,其中既有對征夫在外情景的構想,又有自己對征夫的思念。
在章法結構上,作者對全詩作了精心安排。詩共三章,每章十句,每句四字。每章的前六句讚美秦師兵車陣容的壯觀,後四句抒發女子思君情意。前六句狀物,重在客觀事物的描述;後四句言情,重在個人情感的抒發。從各章所寫的具體內容看,各有側重,少有雷同。先看各章的前六句:第一章寫車制,第二章寫駕車,第三章寫兵器。再看各章的後四句,雖然都有“言念君子”之意,但在表情達意方面仍有變化。如寫女子對征夫的印象:第一章是“溫其如玉”,形容其夫的性情猶如美玉一般溫潤;第二章是“溫其在邑”,言其征夫為人溫厚,從軍邊防;第三章是“厭厭良人”,言其征夫安靜柔順。又如寫女子的思念心理,第一章是“亂我心曲”,即想他時使我心煩意亂。第二章是“方何為期”,問他何時才能歸來?盼夫歸來的心情多么迫切!第三章是“載寢載興”,輾轉難眠,忽睡忽起,表明她日夜思念之情難以排除。作者這樣安排內容,既不雷同,又能一氣貫通。格式雖同,內涵有別。狀物言情,各盡其妙。這就使得全詩的章法結構井然有序,又不顯呆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