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您好》

《小平您好》

《小平您好》,該辭彙起源於---口號標語。即“小平您好”---全世界著名的口號。該詞條已成為人民,對鄧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這個時代的情感懷念。該詞語是這樣誕生的:35周年國慶首都民眾遊行時,北京大學的學生們在遊行隊伍行進中打出意外的橫幅--- “小平您好”---此畫面瞬間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電視畫面記錄的瞬間。“小平您好”,誕生於1984年國慶遊行:電視鏡頭及時轉向了遊行隊伍中間,年輕大學生隊伍高舉著一幅綠底黑字的大型橫幅---是北大生物系學生的傑作---集中充分地表達出人民的共同願望。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紀錄片 ——《小平您好》紀錄片 ——《小平您好》

編導:徐海嬰、阮柳紅、呂木子
攝影:新影攝影隊、何雄鷹、朱奕
出品: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片長:90分鐘
時間:2009年8月21日(周五)晚6:30
題材:紀錄題材
語種:漢語
出品國家:中國
發行單位:中影新農村
攝製中心: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電視台,中央...
出品年代:2005

簡介

《小平您好》《小平您好》

《小平您好》,該此條分為三層涵義:
(一)《小平您好》,該辭彙起源於---口號標語。即“小平您好”---全世界著名的口號。該詞條已成為人民,對鄧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這個時代的情感懷念。該詞語是這樣誕生的:35周年國慶首都民眾遊行時,北京大學的學生們在遊行隊伍行進中打出意外的橫幅--- “小平您好”---此畫面瞬間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電視畫面記錄的瞬間。“小平您好”,誕生於1984年國慶遊行:電視鏡頭及時轉向了遊行隊伍中間,年輕大學生隊伍高舉著一幅綠底黑字的大型橫幅---是北大生物系學生的傑作---集中充分地表達出人民的共同願望。“小平您好”,出現的過程:1984年10月1日4時多,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護衛著這把“花束”進入了遊行的“行列”。遊行隊伍到金水橋邊時,郭慶濱常生於宏實等打開橫幅,一個經典場面就這樣誕生了。“小平您好”,由常生執筆,寫在了4張綠色大紙上,外面繞以彩帶,頂端綴以紙花,橫標變成了一把高大的花束。“小平您好”的意義:這句話感情真摯,就像是對親朋,像是對自己最熱愛、最熟悉的家人的問候,真真實實地表達了人民民眾內心深處對鄧小平同志的由衷祝願和樸素、深厚的愛戴之情。“小平您好”,親切地表達對鄧小平同志的敬意,最能表達對黨中央的領導、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衷心擁護;表現了人民民眾對鄧小平所開創的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的認同,對我們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無比熱愛和崇敬。
(二)《小平您好》,書籍。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小平您好》紀念郵冊。郵冊目錄:尋求真理 革命征程 烽火硝煙 南征北戰 鼎定西南 人民公僕 蹉跎歲月 改革開放 晚年情懷 告慰小平。詳細說明:鄧小平,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1920年,年僅16歲的鄧小平赴法國留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了畢生的力量。鄧小平以長期革命實踐中錘鍊出來的革命風格感召著我們。他的崇高品格和風範,體現在他全部革命實踐活動中,體現在他“三起三落”的經歷和他勇敢的開拓中國社會主義發展新道路的進程中。1978年,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開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二次革命—改革開放。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的一生,是光輝戰鬥的一生,他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
(三)《小平您好》,文獻片。《小平您好》是一部反映鄧小平同志一生豐功偉績的大型電視文獻片,是紅土地上老區人民的一片心聲,是全國人民的一片心聲,它表達了中華同胞對小平同志的無限崇敬和懷念之情。為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江西省委聯合攝製的六集電視文獻片《小平您好》正式出版發行。《小平您好》曾得到中央領導及理論界、黨史界專家的肯定和高度評價。各界一致認為,這是一部生動展示鄧小平與人民血肉相連的電視片。全片以小平同志所說的“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為切入點,用全景式的畫面,生動的情節說明小平愛人民、為人民、靠人民的高貴品質和偉大情操。片子還抓住了1984年天安門廣場國慶遊行隊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橫幅。通過採訪重大歷史事件的參與者,尋訪小平同志生活戰鬥工作的足跡,全面展示了與小平同志有關的歷史文獻,表現他的偉大思想、崇高風範、無私品格和深厚情感。在拍攝手法上,全片構思角度新穎,表現手法多樣,合理敘事、說理、抒情,並將畫面、音樂、解說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影片介紹

單純的懷念會使人蒼老,新的解讀會讓歷史和偉人更加鮮活。《小平您好》以鄧小平的經歷和歷史風云為背景,通過細節來敘述他的個性風采和情感世界——

鄧小平怎樣面對自己三起三落的坎坷人生?他為什麼總有樂觀通達的心境?毛澤東是怎樣稱讚他的才幹和品格的?他的務實本色意味著什麼?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他怎樣敢冒風險、果斷決策;他看大局、抓大事的戰略膽識從何而來?為什麼他晚年總有一顆面向未來的年輕胸懷?他的“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的情感世界是怎樣體現出來的?還有他的家庭生活和業餘情趣,晚年心路歷程又是怎樣的?他晚年擁有的像普通人那樣簡單的願望是什麼?《小平您好》以紀實的方式一一作答。

劇情簡介

本片用精彩濃縮的筆墨回顧了鄧小平一生中極富傳奇色彩的“三落三起”的坎坷經歷,講述了他在關鍵的歷史轉折時刻敢冒風險、力挽狂瀾的動人故事。影片擷取了大量珍貴歷史資料鏡頭,真實地展現了鄧小平的生平事跡、思想韜略、豐功偉績和人格魅力。影片創作者沒有重複以往同類影片創作中慣用的編年史體例,而是以嶄新的當代意識、獨到的審美發現和情感化、平民化、日常化的創作視角,將鄧小平的光輝形象近距離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尤為可貴的是,創作者在歷史資料鏡頭的尋找、挖掘與整理上下盡苦功,其中,部分鮮為人知的歷史鏡頭是第一次在影片中披露,體現出了珍貴的文獻價值和獨特的審美趣味。

影片特點

編創人員從半個多世紀積累的數萬尺膠片中,擷取大量珍貴的鏡頭,讓人體會歷史的真切,感受一位偉人的智慧膽識,聆聽老人發自肺腑的心聲,品味領袖生活的樸實無華。《小平您好》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敘事節奏與時空概念,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選取令觀眾耳目一新的最能產生共鳴的感人故事進行講述;選取大量珍貴的、真實的,甚至是第一次公開的歷史鏡頭;還收集了很多極其難得的同期聲資料,每一段聲音不僅展現了偉人的風采,而且這每一段珍貴的語言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部影片無論是整體結構還是段落細節,都力求讓觀眾貼近那位真實地開創時代的世紀老人——鄧小平。

影片誕生歷程

“小平您好”是這樣誕生的——

35周年國慶首都民眾遊行時,北京大學的學生們在遊行隊伍行進中打出的橫幅
25年前,天安門前遊行隊伍中,北大學生突然打出了一個意外的橫幅——“小平您好”,此畫面瞬間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歷史上一段珍貴的記憶。現任北京市海淀區委副書記、時任北京大學遊行總指揮兼領隊的彭興業回憶道:1984年的國慶節,北大遊行隊伍出發時,有幾個學生告訴擔任領隊的他,遊行時將有“秘密武器”亮相。看著學生們真誠的面孔,彭興業笑著說:“你們只要不給學校惹麻煩就行。”

電視畫面記錄的那個歷史瞬間是這樣出現的: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胡耀邦最先看見了什麼,微笑了起來,然後傾斜過身子對著神色莊重的鄧小平說了一句話,同時手指向長安街上的遊行隊伍,小平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這時,電視鏡頭及時轉向了遊行隊伍中間,在一群歡樂的年輕大學生的隊伍中,一幅綠底黑字的大型橫幅在天底下飄動。於是,全世界都看見了“小平您好”這個著名的口號。
彭興業至今記得那一幕,北大隊伍旁有人想衝進隊伍奪下這個未經批准就打出來的橫幅,但被邊上的北大學生手挽手地攔住,無法衝進去。後來,彭興業了解到,這是北大生物系的幾個學生的傑作。
當年參加遊行的北大生物系1981級學生張志,現在是北京一家製藥公司的董事長。回憶起25年前的那段往事,他仍很激動。
1984年9月30日晚上9時多,同學郭慶濱、李禹等在一起商議:光喊口號、揮舞花束,不能充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他們要製作一幅橫幅來表達心意。這時同學常生、毛小洪等出於同樣的目的找來紙筆,大家想到了一起。
寫什麼標語呢?有人說“教育要改革”,有人說“改革要加速”……但大家都覺得,這些標語不能集中、充分地表達大家共同的願望。
大家想到了鄧小平同志,想到鄧小平同志領導的改革大業以及小平同志的撥亂反正。於是,有人脫口而出:“就寫‘小平同志萬歲’”。但“萬歲”兩字立即被否定了。
經過反覆琢磨,大學生們終於得出一致結論:“鄧小平同志你好”。大家認為,這句話最能親切地表達對鄧小平同志的敬意,最能表達對黨中央的領導、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衷心擁護。
但這7個字顯得不夠親切,於是有人提出寫“小平你好”,這一方案獲得大多數同學的認同,只是覺得把“你”換成“您”更完美些,於是一條讓大家都滿意的橫幅產生了。
李禹拿來自己的塑膠床單做襯,“小平您好”幾個大字由常生執筆,寫在了4張綠色大紙上,然後貼在了床單上。寫好後,大家小心翼翼地把橫標裹起來,外面繞以彩帶,頂端綴以紙花,橫標變成了一把高大的花束。
10月1日4時多,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護衛著這把“花束”進入了遊行的“行列”。遊行隊伍到金水橋邊時,郭慶濱、常生、於宏實等同學一下子打開橫幅,一個經典場面就這樣誕生了。

張志說,“小平您好”這句話感情真摯,就像是對親朋,像是對自己最熱愛、最熟悉的家人的問候,真真實實地表達了人民民眾內心深處對鄧小平同志的由衷祝願和樸素、深厚的愛戴之情。

主創感言

出品人高峰:時光的記錄,真實的投影,永遠的懷念
總撰稿人陳晉:發掘個性,才會敘述故事;堅持真實,才會擁有感動;注重思考,才會激活歷史。
總編導徐海嬰: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一部影片,更重要的是偉人的境界與情懷。
藝術指導陳光忠:他的人格魅力樹立了魅力中國,他的生命奇蹟創造出中國奇蹟,影片將會讓我們長久地感動與思考,因為鄧小平的思想形象親切地與我們心貼心,與我們牽手同行。

精彩片段

鄧小平說:“你一定要記下我的話,我是犯了不少錯誤的,包括毛澤東同志犯的錯誤,我也有份……不能把過去的錯誤都算成是毛主席一個人的。”鄧小平說:“我在廣東聽說,養三隻鴨子就是社會主義,五隻鴨子就是資本主義,怪得很!”

鄧小平說:“不管你是誰,六十歲的老虎屁股也好,四十歲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歲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只要你們大膽工作,錯了我們負責。大字報一萬張都不怕,不這樣不可能把事情辦好。你們回去傳達時,就說這個話是我講的。不外乎打倒我,打倒就打倒我。”

鄧小平說:“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

鄧小平說:“我自己是爭取活到1997年……我活到1997年,就是要在中國收回香港之後,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鄧小平說:“坦率地說,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如果中國在1997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8年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我們堅持謀求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們不能做這樣的承諾。如果台灣當局永遠不同我們談判,怎么辦?難道我們能夠放棄國家統一?”“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的下一代要記住這一點。這是一種戰略考慮。”

鄧小平說:“永遠不要過分突出我個人。我所作的事,無非反映了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願望。”

影片評析

編導呂木子告訴記者,影片中許多歷史鏡頭和同期聲都是首次披露。其中包括開國大典時,鄧小平走上天安門城樓向大家揮手的鏡頭。呂木子說,他們在選取歷史資料時,更著力從細節入手展現鄧小平的人格魅力。比如在鄧小平與美國前總統布希會面的場面中有一個細節:鄧小平宴請布希。喝茅台酒,鄧小平舉杯一飲而盡,布希一直好奇地看著他亮了杯底,才喝下了濃烈的中國白酒

而同期聲的使用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鄧小平視察上海南浦大橋,情不自禁吟誦:“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他濃厚的鄉音更拉近了觀眾的距離,讓觀眾聆聽到世紀偉人發自肺腑的心聲。鄧小平出席聯合國會議是一個重大歷史時刻,但國內找不到他講話的同期聲,最後編創人員是從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找到了這段珍貴的錄音,首次在銀幕上再現。

影片的結局更是別具匠心。鄧小平晚年回顧心路歷程,卻像普通人那樣擁有一個最簡單的願望———“國家發展了,我能夠做一個富裕國家的公民,就行了。”編創人員被鄧小平和弟弟鄧墾交談時說的這段話深深感動,因此在影片中他們捨棄了原來統的宏偉大氣的結局,捨棄了小平逝世等鏡頭。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解讀、塑造了一個平民化的小平形象。

幕後故事

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江蘇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攝製的大型文獻紀錄影片《小平您好》在2004年上映時,曾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本片以質樸動人的真實鏡頭生動再現了一代偉人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當時在全國放映時,很多場次放映結束後現場都響起了長久掌聲,許多觀眾久久不願離去。

戰略膽識家庭情趣
構成《小平您好》的上千個電影鏡頭,是編創人員從半個多世紀積累的數萬英尺膠片中,沙裡淘金得來的。其中有1938年拍下的鄧小平行軍鏡頭;有1949年拍下的鄧小平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的彩色鏡頭;有第一次帶有他講話錄音的鏡頭;還有不少由身邊工作人員和家人拍下的電影鏡頭,雖然晃晃悠悠,曝光不準;甚至還發現了一些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批鬥的鏡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1992年南巡的資料鏡頭,充分全面。影片以鄧小平的經歷和歷史風云為背景,通過細節來展示他的情感世界和個性風采……他怎樣面對自己三起三落的坎坷人生;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他怎樣敢冒風險、果斷決策;他看大局、抓大事的戰略膽識從何而來;還有他的家庭生活和業餘情趣,甚至他喜歡什麼花,喝什麼酒,抽什麼煙等,在影片中都有表現。
濃墨重彩三起三落

因為電影長度90分鐘的格式要求,紀錄片不可能事無巨細走傳記式的路線,主創人員採取點面結合的方法,定下濃墨重彩刻畫了他人生中的三起三落、重點描寫偉人個性的創作思路。影片濃縮了大量鏡頭後專門對他三起三落的坎坷經歷,進行重點的反映。編導覺得講述好他人生經歷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三起三落,特別是後來的兩起兩落,就能夠理解鄧小平在毛澤東之後歷史的關鍵時刻,為什麼敢冒風險、果斷決策,著力反映了小平同志在坎坷與挫折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樂觀堅韌。
開局輝煌結尾雋永

影片從1984年10月1日建國35周年慶典拉開序幕:鄧小平的閱兵車從門樓里開出來,過金水橋,駛向廣場的那個長鏡頭。本片總編導徐海嬰激動地表示:“20年前我們風華正茂,面對統帥的閱兵車駛來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地起立,向他敬禮!”而與輝煌的開局形成對應的是全片在一種平淡雋永中安靜結束,影片選擇鄧林給父親拍攝的一張晚年的照片作為全片的結尾,徐海嬰說:“我常常在影片資料中看到晚年的鄧小平獨自坐在那裡一種心如止水的平靜,這種狀態非常美,非常美。”

觀後感

一直對歷史題材的紀錄片不感興趣,在一次次被公式電影把政治灌輸到腦中後,開始了對這類題材電影無可抑制地煩躁。政界勾心鬥角的劇情,一炮轟死幾百人的場景實在沒有什麼看頭;有時對紀錄的人物有好感的,也被高大全的幻影逼迫得喘不過氣來。又也許,其實我本身就沒有看過幾部相關題材的好片,所以“小平你好”這片子在課上播放出來,我對自己體驗到感動也有了驚詫。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鄧小平先生對中國是有巨大貢獻的,可以與他相媲美的,只有曾經的毛主席、周總理。“三落三起”,是他作為一個傑出政治家的才能;激流勇退,將建設交給敢於改革的年輕領導人,是他心懷大局的胸襟與氣度;而論及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感情以及他對中國人民的感情,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讓人不得不為鄧小平先生深深地鞠上一躬。

影片中許許多多的鏡頭是完全將當時的錄像照搬到熒幕上的,沒有大幅製作渲染,也沒有慷慨激昂,看這樣的電影,會忘了它的歷史厚重的壓迫感。在那些耳熟能詳的種種理論被一個一個地排列在大螢幕中緩緩敘述,竟然有種親切,也在這樣的觀影過程中,方才體會到它們對時局、對現世的影響和作用。感動莫名。

在很多的場景中,仿佛自己也處於那些高壓的風口,很茫然無措,只能看著他舉重若輕地談笑風生;也仿若是抓著最脆弱的鋼管,而潮水涌至,可是自己心中平定,知道總有渺渺的希望積聚,然後澎湃出來。

短短的一部影片也許無法將小平同志一生的豐功偉績全部的展現出來。然而人們會知道、會記住,無論是對於中國的改革和對外開放,對於科技與教育,對於工業基礎設施建設,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鄧小平先生都是無愧於人民“小平您好”這一滿含敬意的稱呼的。偉人之所以偉大,在於生前的豐功偉績,也在於身後的深遠影響。鄧小平先生的一切作為,無不是為了中國人民考慮,他無愧於百姓對他的愛戴,無愧於自己“中國人民的兒子”的定義,更無愧於“小平您好”這四個包含中國一代人對他無邊尊敬的字。

在最後,看到他說希望活到1997,親自到香港走走。真是酸楚,這就叫做命運弄人。尤記得1997年看著《中國少年報》整版的黑白,沒有太深切的難過;如今想來,人不經歷些事,總是無法感應到一些情懷的。

我其實一直認為,與其承認時代造英雄,倒不如說是很多英雄創造了一個時代。我不會盲目崇拜一個國家領導人,但是鄧小平所折射出來的沉穩與果決,實為我所期冀的品性。

獲獎情況

2004年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紀錄片
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2007中國文獻紀錄片二十年(1986-2006)經典作品”
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2004—2005年度中國電視紀錄片特別榮譽製作獎
中央電視台2004年度優秀節目一等獎
第23屆金鷹獎入圍紀錄片獎

大型多媒體話劇

潘玉民飾演的話劇版  鄧小平潘玉民飾演的話劇版 鄧小平

《小平,您好!》

劇情簡介

本劇講述了在小平南巡、深圳奇蹟般崛起的三十年改革開放歷程中,四位個性鮮明的主人公:“除了當兵什麼都不會”卻被迫轉業的轉業軍人小四川,一心想當香港人的深圳本地人阿美,懷揣天下、充滿理想主義的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老金,異鄉漂泊、心存大學夢的打工妹小梅悲欣交加、波瀾起伏的人生經歷,使觀眾隨同主人公的命運,隨同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一道體驗人生與時代的大開大合、大喜大悲;《小平您好》濃縮出一座城市的發展史與深圳人所特有的創業與激情、成功與失敗、愛與恨的全歷程,將偉人小平締造這所奇蹟之城的豐功偉績,通過普通人生活中的變化,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導演談劇本

這個戲到底講了什麼?
戲為深圳特區建立三十周年而做
從內容上看,劇本展現了
1小平對深圳的決策,以及兩次南巡
2主人公小四川等人深圳創業
3羅列了深圳發展的一些大事,以及這些大事對人們的影響

關於這個戲的味道
“創意就是金錢、創新就是生命”的大字標語,在海外裝飾大廈樹立起來後,不僅成為深圳華強北的象徵,更被全體深圳人認可,成為這座年輕城市一個30年發展的新動力。遙想當年蛇口開發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圖騰,兩個標語跨越30年時空,進行歷史對話。而標語背後的這座城市,早已無從尋找當年“省尾國角”的邊陲小村印象。
2009年,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200億元,相當於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的兩倍多。從1979年到2009年,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79倍。深圳30年,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奇蹟。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些數字想到什麼?30年深圳變遷,一座城市從無到有,當站在地王大廈俯瞰深圳的時候,在這裡奮鬥紮根的人們又會想到什麼?回首往事,我相信這些人會感到無限感慨。我希望觀眾看完這個戲,一種歷史的情懷會油然而生!心生感動!
這種感慨,這種情懷,是我們這個戲最重要的一種味道。

關於舞美
轉場很快,注定了布景不能複雜,但又不能太空,靠燈光分割演區,但還得要有層次有空間感有味道
1:總體風格大環境寫意,小環境相對寫實
2:一些具體的歷史場景,要考究要“像”,既不能照搬,還要做出當時的環境感來
3:多媒體的運用,大螢幕的設計。要有空間感
4:要求與多媒體無縫銜接,共同營造如詩如畫的舞台空間
關於燈光
1:分割演區流暢本劇演區特別多,而且複雜
2:能與多媒體和諧
3:能參與到敘事之中來,並配合舞美和演員進行舞台立意場面的創造
關於多媒體
首先說一下,這個戲為什麼要用多媒體。
各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己的優點,舞台藝術的“劇場性”和“假定性”優勢是影視藝術永遠無法取代的。在深圳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歷史的瞬間,是舞台藝術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難再現的。而這些瞬間,恰恰用一段視頻或是幾張照片,就能夠勾起人們的無限感慨和對往事的追憶。
所以,在此劇中,我們採用了多媒體結合舞台敘事的手法,讓這兩種藝術形式高度融合,發揮各自的長處。充分表現這個戲的味道“一種歷史情懷。”
但要注意,多媒體不能通篇出現,不能“為了用而用”,一不小心就會讓觀眾感覺雜亂,並且出現視覺與審美疲勞。要惜墨如金,結合舞台設計和整體氛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關於服化和道具
舞美整體採用大寫意,小寫實的設計原則,要求服化與道具儘量寫實。
要儘量從細節上去真實再現一些歷史環境,而不是“差不多就好”。比如,“土地拍賣”這一場,當時的拍賣槌,是特殊定製的,我們要想辦法讓它“像”,因為在觀看演出的觀眾中,極有可能有參與過拍賣會的人,這些人看到這把拍賣槌,就會想到當年的情形。甚至有可能在這一場的開場,我們先用定點光強調這把具有歷史意義的拍賣槌。包括服化,要去大量的查閱資料,力求再現真實。從這一點來說,服化與道具的設計直接決定了這部戲的成敗,我不想有經歷的觀眾看完了戲以後說:什麼啊!當時根本就不是這樣的!這部戲完全在扯淡!
剛才談到了再現真實,但我這裡提一點,再現不等於沒有創造的照搬,這一點恰如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區別。希望服化和道具能發揮自己的創作能動性,提煉出具有典型意義的造型和道具,並且考慮到細節與全局在造型、質感、色彩上的配合,從而達到整體的統一。
關於舞台視覺形象的整體思考
希望能營造出“歷史畫卷”的感受,一個個鮮活的面孔躍然紙上,整個舞台是一張流動的歷史畫卷
關於音樂
在與音樂編輯的前期溝通中,我們確立了以交響音樂為基礎的史詩音樂風格。同時在某些段落里採用不同風格的音樂來凸顯具體的戲劇情境,以達到統一而又層次豐富的音樂感受。
樂曲不要用得太多太亂,要有兩段主題性的音樂貫穿
音樂要極度的飽滿,充滿感情!聽覺上有一種宣洩之感。
雖然是編曲,但要求統一性高,是當抽離開戲以後,單聽音樂,感覺上是一張完整的原聲大碟。
也談朗誦
在本劇中,朗誦既是評述者,又是表演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全劇的敘述者。
1與晚會主持風格徹底區分開來
2朗誦作為戲的一部分,在戲劇情境中展開,而不是獨立存在,處理上受到整體節奏氣氛的影響,需要有機的結合與統一。
關於表演
全劇表演以現實主義為基礎,要求精煉。此次我們引入戲曲表演概念,不是讓大家唱念做打,而是希望各位演員對自己的角色進行精心設計,減少細碎的動作,找到最具有表現力的舞台行動,力求表演風格乾淨簡潔,這樣才能與全劇的整體風格統一。
結語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戲劇作品是群體性創作,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事,希望大家齊心合力,我們一定會創造出一部有鮮明藝術風格的優秀的作品。

主創介紹

導演——金光利導演——金光利

導演——金光利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
先後任教於:四川師範大學現代藝術學院、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
主要作品:在話劇《成長儀式》、《在路上……》、《親愛的,你是個謎》、《只要我過的比你好》、《一課》、紀念傅雷誕辰一百周年大型話劇《永恆的家書》中任導演、同時曾擔任“2005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開幕式”大型歌舞劇《花開時節》導演一職,另外在多部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中擔任過導演工作。

導演——岳磊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解放軍藝術學院軍樂系
主要作品:話劇作品:《因為愛》、紀念傅雷誕辰一百周年大型話劇《永恆的家書》、《天邊外》;小品:《普通人家普通事》(獲全國十四屆群星獎創作獎)(2009年CCTV小品大賽銅獎)(央視2010年春晚改編為《50元錢》獲得最受歡迎的節目三等獎)、《開往春天的捷運》(獲上海“瑞安杯”文明禮儀大賽三等獎)、《旅途》(獲上海“瑞安杯”文明禮儀大賽優秀獎);電視連續劇:《中國神探》、《此情可問天》;綜合性演出:上海市虹口區五一晚會暨勞模表彰大會靜安戲劇谷2010壹戲劇大賞頒獎盛典、上海市浦東新區“幸福生產力”頒獎典禮、上海東方早報“摩登上海時尚大賞”頒獎晚會。
編劇——侯振華(筆名侯蓁悅)
職業編劇
畢業院校:2000年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系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7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編劇專業獲藝術學碩士學位
主要作品:影視作品:電視劇《天經地義》電視劇《蛋神奇蹤》電影《尋找微塵》;舞台作品:《因為愛》《十面埋伏》。
潘玉民—鄧小平飾演者
演員介紹:
潘玉民:1937年出生,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曾在電視劇《鄧小平》、《非常歲月—鄧小平在江西新建縣的日子》、《紅岸》,話劇《歸來兮》、《周恩來在杭州》、《天地頌》中成功飾演偉人鄧小平。其所扮演的鄧小平神形畢肖,頗具政治家風采。潘玉民被譽為“扮演晚年鄧小平的第一人”。

劉昊—小四川飾演者
演員介紹:
青年演員,參演的話劇、影視劇有:《軍嫂》、《愛與恨》、《滄海爭流》、《藝術》
《漁童》、《我和我的影子》、《情調雞尾酒》,《警報157》、《娘妻》、《生死記憶》等。
角色介紹:
小四川:小四川是最早奔赴深圳的第一批建設者之一。
1979年,深圳只有一個幾百人的集體性質的建築公司,外加幾個小型的水泥廠、紅磚廠、石灰廠,城市建設由於嚴重缺乏專業施工隊伍和設施,大型的建設項目根本無法開展。深圳市委、市政府只好向中央求援。這年年底,中央派出基建工程兵00019部隊參加特區建設。1982年秋天,中央軍委一聲令下,兩萬基建工程兵南下,100多輛軍列滿載2萬多名軍人和各種施工設備,浩浩蕩蕩開進了特區。為了不引起港方的恐慌,部隊脫下了軍裝,改便裝進入深圳。1983年9月15日,這一天注定要寫入深圳特區歷史。竹林半山坡處,搭設了一個簡易的主席台,正中懸掛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軍旗,現場氣氛莊重、嚴肅。基建工程兵三○四團的戰士們——向軍旗告別,脫下軍裝,就此集體轉業。在轉業的工程兵當中,有很多留在了深圳創業打工,而小四川就是他們的一員。在歷經艱苦拼搏後,終於從一名對前途迷茫的轉業軍人成長為成功的地產界領軍人物。

同名圖書

圖書信息

書名:小平您好

作 者: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09-9-1

ISBN:9787101067408

開本:16開定價:30.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原有紀錄片的基礎上,結合紙媒介的特點,對影片的故事和細節作了進一步豐富補充,並配以大量珍貴的照片插圖和注釋,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帶領讀者重溫祖國的歷史,領略偉人豐富的情感世界和獨具的人格魅力。

紀念建黨90周年影片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9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而不懈奮鬥,取得了新民族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在迎接中國共產黨90華誕之際,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大光明院線有限公司舉行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 周年電影展映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