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自述》

《小人物自述》

《小人物自述》是一篇載於1937年的自傳體小說,也似只寫了個開頭,然而很可以和近三十年後的《正紅旗下》互相參照。比如《小人物自述》中的關二大媽的種種逸事,在《正紅旗下》中,便成了“大姐婆婆”的專利......諸如此類,對照著看既有趣,又使人感受到老舍創作時那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及高超技法。

基本信息

(圖)《小人物自述》《小人物自述》

簡介

《正紅旗下》和《小人物自述》都是作家以自己作為主人公的自傳體小說,都從“我”的誕生寫起;歷史年代、社會背景和地理環境,都一模一樣;主要人物、基本線索與不少情節細節,也大致相似。但兩部作品對於同樣的描寫客體,卻又作了很不相同的處理。《小人物自述》的筆墨幾乎始終集中於“我”及其一家,《正紅旗下》卻廣泛寫到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前者主要在於訴說“小人物”個人的悲苦,而市井小民的生活情趣、茶餘館後的談天說地、插科打諢式的敘述方法,有時不免磨損內在的思想鋒芒。

主要價值

作品的主要價值在於生動地寫出了當年北京底層社會物質貧困、精神愚昧的悲慘景象。後者卻展開了清王朝面臨崩潰,中國向何處去的前景尚未明朗的轉折關頭,城市底層民眾的痛苦與困惑,開始有所覺悟卻還帶有盲目性的寬廣歷史畫面。這些區別的由來,主要在於相隔二十多年以後,作家更懂得了從社會的、歷史的以至於政治的角度把握和進入生活,在這些領域裡有更多的發現和更多的開掘,並且以完美的藝術描繪了社會歷史的豐厚內涵。最能說明前後差距之大的,是作家原先完全迴避了“我”是旗人的基本事實,在新作中卻淋漓盡致地渲染了旗人社會在滿族貴族統治行將垮台時的生活動向,表達了身為“八旗子弟”末裔的作家,對於先輩們歷史命運鞭辟入裡的審視與批判。對同樣的題材與相似的主題,作了大的開拓與深化。

作者簡介

(圖)老舍老舍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主要作品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貓城記》、《離婚》、《月牙兒》、《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鼓書藝人》、《無名高地有了名》、《我這一輩子》、《正紅旗下》、《小人物自述》、《牛天賜傳》、《櫻海集》、《蛤藻集》,及《女店員》、《春華秋實》、《龍鬚溝》、《茶館》等小說、劇本、雜文、報告文學多種。其中3幕話劇《茶館》是老舍的頂峰之作,也是共和國話劇創作的精品之一。1951年12月老舍因此獲北京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1966年,老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他的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創造了一個豐滿完整的市民世界和獨特生動的市民形象體系,風格獨特,成就卓著,為推動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劇作生活氣息濃郁,人物形象真實,語言精練,不少劇作還具有獨特的“京味”風格。作品曾被譯為多種文字,其中《駱駝祥子》被譯成20餘種語言出版。

內容簡介

他在自傳體小說《小人物自述》中寫到這個小院時說:“街門門樓是用瓦擺成了一些古錢的,到我記事的時候,可是那些古錢已然都歪七扭八的,在錢眼裡探出些不十分綠的草葉來……兩扇門的破舊是不易形容得恰到好處的,大概的說,它們是瘦透玲瓏,像畫中的石頭那么處處有孔有縫。自然這一點也無礙乎我們天天晚上把它們關好……影壁是不值得一提的,它終年的老塌倒半截,漸漸地,它的磚也都被撤去有它用,於是它也就安於矮短,到秋天還長出一兩條瓜蔓來,像故意率俏似的。”
瞧,老舍把這破門樓、壞影壁寫得多么招人喜愛。關於那棵大棗樹,他又寫道:“院裡一共有三棵樹:南屋外與北房前是兩株棗樹……兩株棗樹是非常值得稱讚的,當夏初開花的時候,滿院都是香的,甜梭梭的那么香。”兩棵棗樹把個院子擠得滿滿的,後來靠北房的那棵被伐了,但小院仍不顯有多寬綽,再加上地勢低,所以每逢下雨,院中便積滿了水,很像是一條小運河。

老舍就是在這樣狹窄而又破舊的院中度過了他貧窮、孤寂而又歡樂的童年。他常常在院子里和小姐姐一起玩羊拐子,玩膩了便又用模子扣出各式各樣的泥餑餑。老舍在回憶他的童年時說:“我不知在這裡曾消磨過多少光陰;啼哭過多少回。”老舍在童年時不愛說話,也沒處撒嬌,他甚至連一件像樣的玩具都沒有,然而他對那貧窮的家和那條不起眼的“小羊圈”胡同有著深厚的感情,對勤勞的母親和姐姐充滿了愛。生活對他展開的仍然是一幅幅樸實而美好的圖畫,在《小人物自述》中他寫道:“那裡是我的家,我生在那裡,長在那裡,那裡的一草一磚都是我的生活標記。”老舍先生就是這樣,帶著對故土的熱愛,從小楊家胡同中走出來,捧著自己的心靈寫出來一部部傳世佳作,奉獻給他的人民,奉獻給那些和他一樣愛著北京城中一草一木的人們。

相關評價

如果不是從歷史上,理論上,政策上對於民族問題有新的理解,如果沒有作家本人終於擺脫辛亥革命前後“排滿”浪潮留下的陰影,進而有了滿族是中華民族重要一員的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高揚,以及對於本民族成員應該在新中國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的懇切期待。是很難構想會有這一變動的。與舊作相比,《正紅旗下》的進展在於對同樣的生活有了新的認識,作了新的描繪,發掘出更為豐富的內容,從而增強了作品的思想分量與藝術力度。這一切,是與老舍追隨時代的步伐,注意從新的生活汲取精神滋養分不開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