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主辦單位寧波廣播電視大學,是一本教學類期刊。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主管單位:寧波市教育局
主辦單位:寧波廣播電視大學
編輯出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
地址:寧波市文教路1號

郵政編碼:315016
網址:http://www.nbtvu.net.cn

簡介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為公開出版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現為季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3—1300/Z。

辦刊宗旨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探索遠程開放教育規律,繁榮各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為促進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事業的發展服務。

主要欄目

本刊特稿校長論壇文史探索法學思考經濟研究語言研討教育天地科技視野

團體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寧波廣播電視大學

顧問
史美林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嚴冰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
任為民教育部特聘教育技術專家,教授
黃清雲教育部特聘教育技術專家,教授
譚尚渭原香港公開大學校長,博士
黃士力寧波市教育局局長
編輯委員會
主任:許亞南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丁振華王傳寶王艷平王善良毛東輝葉權泰包彭興
華建新許亞南紀立新李紅園陳海強趙霞趙麗梅
錢星常錢荷娣梁旭東謝建民裘偉廷
主編:梁旭東
常務副主編:裘偉廷
責任編輯:林亞斐

徵稿啟示

為了確保作者權益,根據“著作權法”及國家出版相關規定,現將來稿事宜說明如下:
1、本刊刊登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研究和實踐文章,也廣泛吸納高品位的、具有前沿性和套用性的教育以及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科研報告或學術論文,還選登學術小品。
2.本刊編排採用國家規範。凡屬學術論文的稿件,應提供摘要、關鍵字、參考文獻;以及與中文一致的英文題名、作者姓名、單位、摘要和關鍵字。並附上作者個人資料(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以及聯繫人的詳細通訊地址、郵編、E-mail地址和聯繫電話。
3、參考文獻書寫規範,(1)引用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研究報告[R]格式為:[序號]作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2)引用期刊文章[J]格式為:[序號]作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3)引用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格式為:[序號]作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4)引用電子文獻格式為:[序號]作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4、投稿可以採用電腦列印稿或電子文本稿軟碟(Word或純文本格式磁碟檔案),請寄:寧波市文教路1號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內《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郵編:315016。歡迎通過電子郵件傳送稿件,本刊編輯部電子信箱為:[email protected]
5、本刊限於人力,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投稿本刊3個月內未見採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本刊按國家《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標準,對採用文稿奉致稿酬,並贈送樣刊兩本。
6.作者對文章負有觀點、數據等責任。因文稿而引起的智慧財產權或其他糾紛,本刊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刊有權對來稿行使必要的編輯處理。如有異議,請在來稿時予以說明。
7.本刊已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和“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收錄,其作者文章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歡迎遠程教育及相關學界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惠賜佳作。

寫作格式

為了提高《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的學術論文寫作和編排的質量、檔次和規範化水平,本學報編輯部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試行)》(1999-01-12)為基礎,參照《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2000-01-18)、1987年國家標準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87)兩個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並根據本學報的實際情況,特制訂《〈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學術論文寫作基本格式》,自創刊號起試行。
(一)標題
標題又稱“題名”、“文題”或“題目”。論文標題要求準確得、簡煉、醒目,一般不要超出20個字;若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出屬於系列研究的性質,則可利用正、副標題的方法解決。標題中不能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字元、代號等。標題位於文章首頁上方中間,為小二號宋體加粗。
(二)作者姓名和單位
論文署名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和多作者。多作者按署名順序橫排,作者姓名之間應以逗號隔開。第一作者還要在首頁的頁腳處寫上作者簡介內容。作者姓名為四號楷體。
標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單位,包括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以便於聯繫。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應以逗號分隔。單位名稱為五號宋體。
作者姓名置於論文標題的下方居中。單位名稱等加圓括弧置於署名的下方居中。如果加電子信箱,則置於單位名稱下方居中。
(三)作者簡介
文章的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可在首頁的頁腳處寫上作者簡介內容,為宋體小五號字,在簡介前加“[作者簡介]”作為標識。作者簡介內容順序如下:
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任選)。
(四)摘要
學術論文應附中文摘要。摘要也稱“內容摘要”或“內容提要”。摘要文字必須十分簡煉,內容亦需充分概括,一般主張用無人稱形式(所謂的第三人稱),不分段、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注釋,篇幅大小限制在100~300字。摘要內容為五號宋體,在摘要內容之前加五號黑體並加方括弧“摘要”兩字。
(五)關鍵字
關鍵字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凡學術論文均應標註中文關鍵字,一般每篇文章可選3~8個關鍵字。關鍵字為五號宋體,置於摘要下方,關鍵字間以分號相隔;在關鍵字內容之前加五號黑體並加方括弧“關鍵字”兩字
(六)英文摘要等
學術論文應有英文題名、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字。中英文標題的含義要基本一致;英文標題除首詞首字母及專用名詞、常規縮寫字母大寫外,余均小寫。
英文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後,姓和名首字母大寫,複姓雙名均不加連字元。單位名稱等按照英文習慣來寫,並在郵編之後加列國名,其間以逗號分隔。
摘要和關鍵字的中英文內容要基本一致;英文摘要等需請外語基礎好並有一定寫作經驗者審修,達到有編輯修改的基礎;英文摘要和關鍵字不另成頁,置於中文“關鍵字”行之下(中間可空一行)。

工作管理規則

一、總則
第1條編輯部工作管理規則是編輯部內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編輯工作提高質量、有效運轉的基礎。為使學報編輯部各項工作管理規範化,特制訂本規則。
第2條《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簡稱“《學報》”)由寧波市教育局主管,寧波廣播電視大學主辦。《學報》組成編輯委員會,編委會下設“《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簡稱“學報編輯部”),具體負責編輯出版工作。
第3條學報編輯部的中心任務是編輯出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第4條《學報》為公開出版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文種為漢文;開本為大16開(A4紙);每本頁碼為80頁。
第5條《學報》的辦刊宗旨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探索遠程開放教育規律,繁榮各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為促進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事業的發展服務。
第6條《學報》文章定位是:以學術性為主,兼容套用性、綜合性;讀者定位是:廣大遠程教育工作者,普通高校教師,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科研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
第7條《學報》現為半年刊,在每年1月15日和7月15日出版。
第8條學報編輯部努力提高《學報》的學術水平和編輯質量,提高所刊發論文在權威資料庫和檢索刊物的收錄、轉載率,提高《學報》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第9條根據需要,學報編輯部在適當時候,報請有關部門同意,刊發《學報》專輯(增刊)。
二、學報編輯部崗位職責
第10條學報編輯部的職責範圍:制定《學報》編輯出版計畫,徵集稿件,審查稿件,及時完成編輯任務,保證《學報》按期出版。
第11條學報編輯部實行主編負責制,主編對《學報》的內在質量和外在質量負全面責任。
第12條常務副主編主持編輯部日常工作,並受主編委託對所編的當期《學報》的各個環節負全面責任,並向主編負責。
第13條其他編輯負責協助常務副主編完成當期的責編工作和安排的其他工作,如負責檔案工作、資料工作和收發工作;負責稿酬和審稿費的計算,版面費的計算和通知,以及做好對外的日常公務。
第14條學報編輯部各成員既要完成本職工作,又要發揚協作精神,共同完成編輯部的其它工作。
三、學報編輯出版管理
第15條學報編輯部要在積極組織高質量稿件的同時,加強對新作者的業務指導。
第16條《學報》以質取稿,學報編輯部認真處理每一篇來稿,任何來稿(含推薦稿)都將通過學報審稿程式來決定是否錄用。
第17條所有來稿由學報編輯部統一登記,然後按規定的程式處理,不得丟失,不得滯誤。儲備稿件控制在2期,多餘稿件經篩選後果斷處理,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退稿,儘量縮短稿件的刊出時差。
第18條《學報》對稿件在內容和格式上有一定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來稿將退回修改、補充,或退稿。
第19條退稿力求做到退稿不退人;退稿應以編輯部名義,旨在避免任何可能因退稿引起的人事麻煩。
第20條在同一期《學報》上,不得出現兩篇或兩篇以上署名為同一作者的文章。
第21條《學報》採用三審制,即責任編輯初審,專家複審,常務副主編根據專家意見決審。責任編輯必須認真做好初審工作,對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不得進入複審。
第22條《學報》建立常規的審稿隊伍,以校內專業人士為主,輔以校外有關專家學者。審稿人員一般需有副高以上職稱,並能實事求是對文稿作真實的評價,提出明確的書面審讀意見。《學報》堅持“匿名審稿”的審稿制度。
第23條學報編輯部對審稿意見和審稿人應保密,修改意見以編輯部名義與作者交流。
第24條學報編輯部對稿件有刪改權。採用的稿件需由編輯進行認真的文字加工和技術處理,必要時酌情修改。常務副主編對當期的所有文稿進行清稿、定稿,並嚴格按學報編排規範作編排統稿。
第25條為了提高《學報》的學術論文寫作和編排的質量、檔次和規範化水平,學報編輯部根據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並根據《學報》的實際情況,制訂《〈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學術論文寫作和編排基本格式》,自創刊號起試行。
第26條《學報》的校對實行作者校對、專職人員校對和常務副主編終校相結合的責任校對制,使校對誤差為萬分之二以下。
第27條《學報》的編排出版程式是:常務副主編綜合專家的意見,拿出《學報》的電子稿列印文本,該文本作為《學報》的樣本送學報的主編終審,報請《學報》編委會主任同意。《學報》的樣本經主編簽字方能交印刷廠付排。
第28條《學報》出版後應向作者贈刊,並及時向有關方面郵寄和傳送。郵寄和傳送工作由主編安排專人負責。
第29條常務副主編負責應對作者、讀者所提意見或要求等,並根據不同情況付諸實施(包括作出相應答覆、向主編匯報或向有關部門轉達等)。
四、經費管理
第30條《學報》經費來源由寧波廣播電視大學行政全額撥款。
第31條學報編輯部堅持經費的規範化管理。版面費的收取,稿酬、審稿酬的發放,應由主編簽署;學報編輯部的其它各項收支通過行政渠道歸口寧波廣播電視大學財會室具體負責。
第32條學報編輯部制訂版面費的收取標準,稿酬、審稿酬的發放標準等;標準須經編委會審定後執行。
第33條兼職人員的編輯費和校對費等按有關精神發放,並與編輯、校對質量掛鈎。
五、附則
第34條學報編輯部對被權威文摘轉載的《學報》論文,除定期在《學報》上公布外,將呈報編委會及學校分管領導,提請給予表彰獎勵。
第35條凡抄襲、剽竊他人成果者,學報編輯部在三年內停發該作者稿件,並根據智慧財產權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36條本規則經《學報》編輯委員會審議通過,自2002年11月1日起生效。
第37條學報編輯部對上述條文擁有解釋權。

大事記

★1998年3月:由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術委員會、寧波市遠距離教育學會編的《教學科研通訊》(內部刊物)創刊。該刊主要刊載寧波電大教學科研訊息、教師科研成果以及對教學科研的指導材料等。在某種意義上,這內部刊物可以視為《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的前身。
★2001年2月28日:寧波電大正式發文[甬電大黨(2001)10號]《關於公開出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的請示》,向寧波市新聞出版局提出辦刊申請。
★2002年7月8日: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正式發文[浙新出函(2002)205號],根據新聞出版總署正式發文[新出報刊(2002)685號文]批覆,同意寧波電大創辦《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同時取得國內刊號“CN33-1300/Z”。
★2002年8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期刊出版許可證》。
★2002年9月:寧波電大正式發文[甬電大黨(2002)7號],成立《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學報編輯部在學校行政編制上隸屬於教務處,教務處處長丁振華擔任學報主編。
★2002年9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通過寧波電大網站向全國公開徵稿。
★2002年10月:為了保證學報編輯工作能夠正常順利進行,促使學報按時高質地出版發行,寧波電大發文[甬電大(2002)59號],成立學報編輯委員會。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為寧波電大校長夏永富。
★2002年10月22日:寧波電大發文[甬電大人(2002)4號],“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印章”啟用。
★2002年10月22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主要審定《〈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工作條例(討論稿)》和《〈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工作管理規則(討論稿)》。
★2002年10月30日:寧波電大發文[甬電大(2002)61號],《〈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工作條例》和《〈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工作管理規則》正式頒布。
★2003年1月7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主要討論學報封面設計、審稿費和稿酬和學報排版樣稿等問題。
★2003年1月1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關於稿件處理和發表收付費用的規定》開始試行。
★2003年1月15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出版,標誌著《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正式創刊。
★2003年1月2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網頁完成,並通過寧波電大校園網向外發布。
★2003年3月10日:根據“浙新出發[2003]8號”檔案《關於2002年度期刊核驗的通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參加浙江省新聞出版局對於本刊2002年度的期刊核驗,並順利通過。(此後,每年都要進行期刊核驗)
★2003年3月19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取得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3724”,將從總第2期(2003年第2期)起與國內刊號“CN33-1300/Z”一起標在學報上。
★2003年5月8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經中國期刊協會常務理事會批准,被接納為中國期刊協會會員。
★2003年5月12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取得國際標準刊號條形碼,將從總第2期(2003年第2期)開始標在學報上。
★2003年5月2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的有關信息進入“中國報刊網”,本刊的刊名、刊期、刊號、價格、地址、電話、郵編、網址等相關的信息放在該網的非郵發雜誌目錄中,可以點擊“浙江”進行查詢。
★2003年5月26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加入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成為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2003年5月28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黃清雲的文章《新技術、新經濟對教育的影響》,被《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2003年5月28日出版)以“新經濟是知識經濟”為題摘要刊登。
★2003年5月3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加入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成為萬方數據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2003年6月6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在中國期刊網陣建立入口網站,並開始發布信息。
★2003年6月3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加入“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重慶維普),成為“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
★2003年7月1日:寧波電大發文[甬電大(2003)50號]:《關於要求將〈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半年刊變更為季刊的請示》,請示浙江省新聞出版局,要求《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擬從2004年起改為季刊。
★2003年7月29日: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正式發文(浙新出函[2003]215號),同意《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從2004年1月起由半年刊改為季刊。變更刊期後的《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將更好地展示我校教育研究、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促進學校的科研工作,進一步擴大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學報一年內出4期,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分別出一期。
★2003年10月15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評優活動組織委員會”授予“《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
★2003年12月:寧波電大於2003年11月4日發布徵集學校徽標,於12月30日公布評審結果。《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將錄用的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徽標暫作為該刊刊徽,從2004年第一期起在每期刊物的封底上標識。
★2004年1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成立教育科研所機構,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在學校行政編制上隸屬於教育科研所(原來隸屬於教務處)。教育科研所所長梁旭東擔任學報主編。
★2004年3月4日:該日下午,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編輯部藩起造主編等一行三人來到寧波電大教科所和學報編輯部,雙方就提高辦刊質量、學報文章轉載率、編輯工作的規範程式、學報發行等問題交換了看法,並就兩家刊物的合作事宜作了商談。
★2004年3月15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總第3期)出版。這是由半年刊改為季刊後,本刊作為季刊的第一期問世。
2004年3月17日:根據學校人事變動,為保證學報編輯工作能夠正常順利進行,加強編委會力量,促使學報按時高質地出版發行,寧波電大發文[甬電大(2004)29號],調整學報編輯委員會組成。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仍然為寧波電大校長夏永富。
★2004年3月:為了進一步將學報辦出水平、辦出特色,提高刊物檔次和影響力,努力使學報成為政治方向明確、學術優良、特色鮮明、思想解放、文風活潑的一流學術期刊,編輯部趁2004年第1期學報出版之機,以“意見書”形式,誠懇地向寧波電大的領導和老師們徵求意見。
★2004年4月: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計算機網路與協同工作CSCW研究室主任、清華大學——COMPAQ培訓與開發中心主任。史美林教授在參加中央電大在寧波電大校內召開的網上教學與網路建設工作研討會期間,應寧波電大夏永富校長的邀請,欣然同意擔任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的顧問,並在寧波電大學報論文的選送等方面將給予大力支持。
★2004年9月:《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2期發表月泉(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寫的《2003年明清經濟史研究綜述》一文,文章其中介紹說:“張介純《浙東地區清代的民間金融組織——錢會》,以大量新發現的原始實物資料為依據,介紹了200多年之前在浙東偏僻山村中的民間金融組織,以及輕重錢會的組合、內部的結構形式、錢會中資金運算、監利分配、會股轉讓和繼承等各種金融活動”月泉所引用的張介純《浙東地區清代的民間金融組織——錢會》一文發表在《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2005年1月11日:在寧波市委黨校舉行寧波市期刊協會2004年年會,主要議題是表彰優秀出版工作者和優秀編輯學論文;2005年寧波市期刊協會工作要點等。
★2005年1月:學報常務副主編裘偉廷撰寫的論文《試析出版領域中的馬太效應》獲2002~2004年度寧波市期刊優秀編輯論著二等獎。
★2005年1月:學報常務副主編裘偉廷被寧波市期刊協會評為2004年寧波市期刊優秀編輯出版工作者。
★2005年4月15日:該日下午,在寧波電大第三會議室召開了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主要是通報2004年學報工作,討論《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有關用稿管理、審稿管理、版面費、稿酬等四個檔案的初稿。
★2005年5月1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用稿管理規範》檔案(編輯部內部檔案)頒布。
★2005年5月1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關於稿酬的規定》檔案(編輯部內部檔案)頒布。
★2005年5月1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審稿工作管理制度》檔案(編輯部內部檔案)頒布。
★2005年5月1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關於收取版面費的規定》檔案(編輯部內部檔案)頒布。
★2005年11月23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與寧波大學學報編輯部簽訂一份“協定書”,約定在2006年一年中,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向寧波大學學報編輯部推薦學術論文8篇,經終審合格後在《寧波大學學報》(三個版本)上發表,論文發表費共10000元。
★2005年11月30日: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文獻檢索分析中心發布“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2005)”,其中報告了《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的影響因子等7項數據的統計。
★2006年1月1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與寧波經濟雜誌社簽訂了一份“協定書”,約定在2006年一年中,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向寧波大學學報編輯部推薦學術論文4篇,經終審合格後在《寧波經濟》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發表費共10000元。
★2006年3月3日:該日上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派人赴杭州海華大酒店,參加了浙江省新聞出版局召開的“出版情況通報會”,聽取傳達貫徹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出版情況專題通報會精神和要求,並部署落實。
2006年3月6日:寧波電大發文[甬電大(2006)16號]:《關於〈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增加頁數的請示》,請示浙江省新聞出版局,要求《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擬從2006年第2期起改為128頁。
★2006年6月15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總第12期)出版。這是本刊頁數從96頁增加到128頁後出版的第一期。
★2006年9月30日,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文獻檢索分析中心發布“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2006)”,其中報告了《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的影響因子等8項數據的統計。
★2006年10月:2006年第2期《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所刊登的吳偉賦教授的《一種全新的哲學觀——建設性後現代主義哲學觀初探》一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007年1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成立科研處(教育科研所與其合署辦公)機構,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在學校行政編制上隸屬於科研處。科研處處長梁旭東擔任學報主編。
★2007年1月10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向主辦單位寧波電大校長報告《關於給吳偉賦教授獎勵的報告》,因吳偉賦在《學報》發表的一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轉載,建議給作者一次性獎勵500元。(註:此建議後來實行)
★2007年1月23日:根據寧波電大近期人事變動的情況,為保證《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工作能正常順利進行,加強學報編輯委員會力量,促使學報按時高質地編輯、出版,寧波電大於2007年1月23日發文《關於調整學報編輯委員會組成的通知》([甬電大(2007)21號]),調整學報編輯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為寧波電大校長許亞南。
★2007年4月28日:為提高寧波電大全大市的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學術環境,規範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寧波電大在寧海學院召開了科研工作管理人員培訓會。寧波電大下屬10所縣級電大的科研管理人員及主管校領導共3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會。培訓會在客觀上對《學報》校內稿質量的提高有潛在的有利影響。
★2007年5月:根據“甬電大[2006]44號檔案”,由張紅燕、林亞斐等兩位老師申報的《〈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006年載文計量與分析》課題(作為寧波廣播電視大學2006~2007年度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項目於2006年立項),已經於2007年5月如期完成。自《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創刊以來,該課題是第一個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為研究對象的立項課題。
★2007年6月:《學報》2006年第4期所刊登的王明前博士的《太平天國寧紹台農村政治研究》一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07年第6期論點摘登。
★2007年9月30日,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文獻檢索分析中心發布“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2007)”,其中報告了《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的影響因子等9項數據的統計。
★2007年11月:學報常務副主編裘偉廷被評為寧波市期刊協會2006~2007年度優秀編輯。
★2007年11月:根據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浙新出發[2007]73號“檔案《關於印發〈浙江省報紙期刊審讀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的要求,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聘請林亞斐(專職)、任穎(兼職)為《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審讀人員;並組成審讀小組,林亞斐為組長。
★2008年1月31日:據浙新出函[2008]8號《關於期刊出版形式規範檢查有關問題的通知》悉,新聞出版總署對全國期刊的出版形式進行了全面檢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通過合格檢查。浙江省共有218種刊物接受總署報刊司檢查,其中符合期刊出版形式規範的合格期刊66種、不合格期刊127種、未寄送樣刊的期刊25種。寧波市高校學報類刊物僅有我校《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與《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報》等通過合格檢查。
★2008年3月14日,寧波電大科研處處長(學報主編)梁旭東和林亞斐對北侖電大的全體教師進行了科研培訓講座,講解和培訓了各級各類課題的申報時間及技巧、投稿刊物的選擇和鑑別等內容,其中包括《學報》的投稿和採用問題。
★2008年3月21日,寧波電大科研處處長(學報主編)梁旭東和林亞斐對鄞州電大的全體教師進行了科研培訓講座,講解和培訓了各級各類課題的申報時間及技巧、投稿刊物的選擇和鑑別等內容,其中包括《學報》的投稿和採用問題。
★2008年3月:浙江省新聞出版局發布“浙新出發[2008]31號”檔案《關於做好2007年度期刊核驗及煥發出版許可證工作的通知》,《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將換髮新的《期刊出版許可證》。
★2008年4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將召開第四次會議,形式為通訊會議。主要是向編委會通報2003~2007年期間,《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的辦刊情況。屆時,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將提交《〈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007)辦刊情況報告》。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十)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牧笛》
《內蒙古教育》
《寧夏師範學院學報》
《民族音樂》
《明清小說研究》
《民間文學論壇》
《民族文學》
《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
《南方文壇》
《南風》
《南腔北調》
《民族文學研究》
《農家女》
《桌球世界》
《棋藝》
《橋牌》
《琴童》
《青春閱讀》
《民族語文》
《南方文學》
《名作欣賞》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
《民族藝術》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南方》
《年鑑信息與研究》
《模型世界》
《寧夏教育》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攀枝花學院學報》
《民族藝林》
《平原大學學報》
《莆田學院學報》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
《啟明星》
《內蒙古電大學刊》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民族教育研究》
《南陽師範學院學報》
《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
《南通職業大學學報》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南葉》
《內蒙古藝術》
《娘子關》
《寧波大學學報》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南昌高專學報》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牡丹文學》
《木拉》
《農村成人教育》
《農村孩子報》
《民族藝術研究》
《岷峨詩稿》
《女子文摘》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
《拼拼讀讀畫報》
《品質文化》
《南國紅豆》
《平頂山學院學報》
《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鄱陽湖學刊》
《閩江學院學報》
《蒲劇藝術》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普教研究》
《齊魯藝苑》
《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棋牌世界》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起跑線》
《氣功與體育》
《前衛文學》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親子》
《欽州學院學報》
《母語》
《青春男女生》
《青春詩歌》
《南腔北調·河南戲劇》
《青春之星》
《南通大學學報》
《青島文學》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