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北苑貢茶錄》

《宣和北苑貢茶錄》,宋熊蕃撰。所述皆建安茶園采焙入貢法式。

簡介

《宣和北苑貢茶錄》一卷、附《北苑別錄》一卷,《宣和北苑貢茶錄》,宋熊蕃撰。所述皆建安茶園采焙入貢法式。淳熙中,其子校書郎克,始鋟諸木。凡為圖三十有八,附以採茶詩十章。陳振孫《書錄解題》謂蕃子克益寫其形制而傳之,則圖蓋克所增入也。時福建轉運使主管帳司趙汝礪復作《別錄》一卷,以補其未備。所言水數贏縮,火候淹亟,綱次先後,品目多寡,尤極該晰。考茗飲盛於唐,至南唐始立茶官,北苑所由名也,至宋而建茶遂名天下。壑源沙溪以外,北苑獨稱官焙,為漕司歲貢所自出。文士每紀述其事,然書不盡傳,傳者亦多疏略。惟此二書,於當時任土作貢之制,言之最詳。所載模製器具,頗多新意,亦有可以資故實而供詞翰者,存之亦博物之一端,不可廢也。蕃字叔茂,建陽人。宗王安石之學,工於吟詠,見《書錄解題》。克有《中興小歷》已著錄。汝礪行事無所見,惟《宋史·宗室世系表》漢王房下,有漢東侯宗楷曾孫汝礪,意者即其人歟。

內容

宣和北苑貢茶録

陸羽《茶經》,裴汶《茶述》,皆不第建品。説者但謂二子未嘗至閩,而不知物之發也,固自有時。蓋昔者,山川尚閟,靈芽未露,至於唐末,然後北苑出為之最。是時偽蜀詞臣毛文錫作《茶譜》,亦苐言建,有紫筍而臘面,乃産於福。五代之季,建屬南唐,南唐保大三年,俘王延政而得其地。歲率諸縣民採茶北苑,初造研膏,繼造臘面。丁晉公《茶録》載泉南老僧清錫,年八十四,嘗示以所得李國主書,寄研膏茶,隔兩嵗方得臘面,此其實也。至景祐中,監察御史丘荷撰《御泉亭記》,乃雲唐季敇福建罷貢橄欖,但贄臘麵茶,即臘面産於建安眀矣。荷不知臘面之號,始於福,其後建安始為之。按唐地里志,福州貢茶及橄欖,建州惟貢綀練,未嘗貢茶。前所謂罷供橄欖,惟贄臘麵茶,皆為福也。慶厯初,林世程作《閩中記》言:福茶所産在閩縣十里。且言徃時建茶未盛,本土有之,今則土人皆食建茶。世程之説,蓋得其實,而晉公所記臘面起於南唐,乃建茶也。既有製其佳者,號曰京鋌。其狀如貢神金、白金之鋌。聖朝開寳末下南唐,太平興國初,特置龍鳳模,遣使即北苑造團茶,以別庶飲,龍鳳茶蓋始於此。按《宋史》食貨志載:建寧臘茶,北苑為苐一,其最佳者曰社前,次曰火前,又曰雨前,所以供玉食備賜予。太平興國始置大觀,以後製愈精、數愈多,胯式屢變,而品不一,嵗貢片茶二十一萬六千斤。又《建安志》:太平興國二年,始置龍焙,造龍鳳茶。漕臣柯適為之記雲。又一種茶,叢生石崖,枝葉尤茂,至道初有詔造之,別號石乳。又一種號的乳。按馬令《南唐書》,嗣主李璟命建州茶製的乳茶,號曰京鋌。臘茶之貢自此始,罷貢陽羨茶。又一種號白乳,蓋自龍鳳與石的白四種繼出,而臘面降為下矣。楊文公億《談苑》所記,龍茶以供乗輿,及賜執政親王長主,其餘皇族學士將帥,皆得鳳茶,舍人近臣賜金鋌的乳,而白乳賜館閣,惟臘面不在賜品。〇按《建安志》載《談苑》云:京鋌的乳賜舍人,近臣,白乳的乳賜館閣。疑京鋌悞金鋌,白乳下遺的乳。蓋龍鳳等茶,皆太宗朝所制,至鹹平初丁晉公漕閩始載之於茶録。人多言龍鳳團起於晉公,故張氏畫墁録云:晉公漕閩,始創為龍鳳團。此説得於傳聞,非其實也。慶厯中,蔡君謨將漕,創造小龍團以進,旨仍嵗貢之。君謨北苑造茶詩自序云:其年改造上品龍茶,二十八片纔一斤,尤極精妙,被旨仍嵗貢之。歐陽文忠公歸田録云: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小團,二十八片重一斤,其價直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嘗南郊致齋,兩府共賜一餅,四人分之,宮人徃徃縷金花其上,蓋貴重如此。自小團出而龍鳳遂為次矣。元豐間,有旨造密雲龍,其品又加於小團之上。昔人詩云:小壁雲龍不入香,元豐龍焙乗詔作。蓋謂此也。〇按此詩乃山谷和楊王休點密雲龍詩。紹聖間改為瑞雲翔龍,至大觀初,今上親製茶論二十篇,以白茶與常茶不同,偶然生出,非人力可致,於是白茶遂為第一。慶厯初,吳興劉異為北苑拾遺云:官園中有白茶五六株,而壅培不甚至,茶戶唯有王免者,家一巨株,向春常造浮屋以障風日。其後有宋子安者作《東溪試茶録》,亦言白茶民間大重,出於近嵗芽,葉如紙,建人以為茶瑞,則知白茶可貴,自慶厯始,至大觀而盛也。既又製三色細芽,及試新銙,大觀二年造御苑玉芽、萬夀龍芽,四年又造無比夀芽及試新銙。〇按《宋史》食貨志銙作胯。貢新銙,政和三年造貢新銙式,新貢皆創為此,獻在嵗額之外。自三色細芽出,而瑞雲翔龍顧居下矣。凢茶芽數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鷹爪,以其勁直纎鋭,故號芽茶。次曰中芽,乃一芽帶一葉者,號一鎗一旗。次曰紫芽,其一芽帶兩葉者,號一鎗兩旗。其帶三葉四葉皆漸老矣,芽茶早春極少,景徳中建守周絳為補茶經言:芽茶只作早茶,馳奉萬乗嘗之,可矣。如一鎗一旗,可謂竒茶也。故一鎗一旗號揀芽,最為挺特先正。舒王送人官閩中詩云:新茗齋中試一旗。謂揀芽也。或者乃謂茶芽未展為鎗,已展為旗,指舒王此詩為誤,蓋不知有所謂揀芽也。今上聖製茶論曰:一旗一槍為揀芽。又見王岐公珪詩雲,北苑和香品最新,緑芽未雨帶旗新。故相韓康公詩云:一鎗已笑將成葉,百草皆羞未敢花。此皆詠揀芽與舒王之意同。夫揀芽猶貴如此,而況芽茶以供天子之新嘗者乎?芽茶絶矣。至於水芽,則曠古未之聞也。宣和庚子嵗,漕臣鄭公可簡,按《潛確類書》作鄭可聞。始創為緑線水芽,蓋將已揀熟芽再剔去,祇取其心一縷,用珍器貯清泉漬之,光明瑩潔若銀線然。其制方寸新銙,有小龍蜿蜒其上,號龍園勝雪。按《建安志》云:此茶蓋於白合中取一嫩條,如絲髪大者,用御泉水研造成分,試其色如乳,其味腴而美。又園字《潛確類書》作團,今仍從原本,而附識於此。又廢白的石三乳鼎造花銙二十餘色,初貢茶皆入龍腦。蔡君謨《茶録》云: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至是慮奪真味,始不用焉。蓋茶之妙至勝雪極矣,故合為首冠,然猶在白茶之次者,以白茶上所好也。異時郡人黃儒撰《品茶要録》,極稱當時靈芽之富,謂使陸羽數子見之,必爽然自失,蕃亦謂使黃君而閱今日,則前乎此者未足詫焉。然焙初興貢數殊少,太平興國初纔貢五十斤。累増至於元符以片計者一萬八千,視初已加數倍而猶未盛,今則為四萬七千一百片有竒矣。此數皆見范逵所著《龍焙羙成茶録》,逵,茶官也。自白茶勝雪以次,厥名實繁,今列於左,使好事者得以觀焉。

貢新銙大觀二年造 試新銙政和二年造 白茶政和三年造 龍園勝雪宣和二年造 御苑玉芽大觀二年造 萬夀龍芽大觀二年造 上林第一宣和二年造 乙夜供清宣和二年造 承平雅玩宣和二年造 龍鳳英華宣和二年造 玉除清賞宣和二年造 啓沃承恩宣和二年造 雪英宣和三年造 雲葉宣和三年造 蜀葵宣和三年造 金錢宣和三年造 玉華宣和三年造 寸金宣和三年造 無比夀芽大觀四年造 萬春銀葉宣和二年造 宜年寳玉宣和二年造 玉清慶雲宣和二年造 無疆夀龍宣和二年造 玉葉長春宣和四年造 瑞雲翔龍紹聖二年造 長夀玉圭政和二年造 興國巖銙 香口焙銙 上品揀芽紹聖二年造 新收揀芽 太平嘉瑞政和二年造 龍苑報春宣和四年造 南山應瑞宣和四年造 興國巖揀芽 興國巖小龍 興國巖小鳳已上號細色 揀芽 小龍 小鳳 大龍 大鳳已上號麤色

又有瓊林毓粹、浴雪呈祥、壑源拱秀、貢篚推先、價倍南金、暘谷先春、夀巖都勝、延平石乳、清白可鑒、風韻甚髙凢十色,皆宣和二年所製,越五嵗省去。

右嵗分十餘綱,惟白茶與勝雪自驚蟄前興役,浹日乃成。飛騎疾馳,不出中春,已至京師,號為頭綱。玉芽以下,即先後以次發,逮貢足時,夏過半矣。歐陽文忠公詩曰:“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師三月嘗新茶。”蓋異時如此,以今較昔,又為最早。因念草木之微,有瓌竒卓異,亦必逢時而後出,而況為士者哉。昔昌黎先生感二鳥之蒙採擢而自悼,其不如今,蕃於是茶也。焉敢效昌黎之感賦,姑務自警而堅其守,以待時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