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初修》

《定慧初修》

《定慧初修》本書收錄了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所作的一組佛學講演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定慧初修》定慧初修

“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學說的三大組成部分。戒,是用來防非止惡的;定,是用來息慮靜緣的;慧,是用來斷除煩惱的。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佛教人士修學的基本內容。本書收錄了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所作的一組佛學講演錄。其中,前三篇是有關修習“戒、定、慧”三學的論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觀與參話頭》為南懷瑾的老師袁煥仙先生所作),後六篇是作者對《觀無量壽佛經》(淨土宗的根本經典之一)以及禪觀、般若正規、觀音法門、淨土法門等所作的通俗的講解。茲經作者和原出版單位台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將老古最新版(2001年版)校訂出版,以供研究。

圖書目錄

修止觀與參話頭
戒學
定學
慧學
修定與參禪
初修禪定人門方法
定慧影像
參禪指月
禪淨雙修調和論
觀無量壽佛經大意
淨土三經的高下
禪、唯識、淨土
觀想和念佛
大道廢有仁義
禪觀略講

媒體評論

禪宗故事:黃鶴樓前鸚鵡洲
事情發生在唐末五代,現今湖北武漢三鎮地帶,有名的黃鶴樓就在這裡,風景很美,唐代名詩人崔顥有詩為證:“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當時有個禪師,自己認為已經大徹大悟。有一次,他到一位修道已經到了家的大居士那裡去化緣,所謂“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大居士接待這位禪師,知道他來化緣,就說:“好啊,大和尚.我問你.答得出來一切供養,答不出來,免談。”和尚說好,你問吧。居士就問:“古鏡未磨時如何?”一個古老的銅鏡,髒兮兮的,生滿銅銹,沒有擦乾淨前怎樣呢?和尚答:“黑如漆。”染污得像沾過油漆一樣,黑烏烏的一片。居士又問:“古鏡既磨後如何?”假使好好磨擦乾淨了後怎樣?和尚答:“照天照地。”這不可好,大居士說:“不行,對不起,請出去,不供養你。”

沒有錯啊!依教理講,那禪師這樣回答,一點都沒有錯。古鏡未磨,此心還沒得定發慧,沒悟以前,黑如漆,哪裡有錯?古鏡既磨後如何?照天照地,那不是唯識所講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了嗎?但是宗門祖師禪與如來禪不同。你們如果去化緣,遇到同樣的情況,給人掃地出門,你服不服氣啊?不服氣。這和尚當然不服氣,再去修行,又住茅蓬潛修,三年以後,再回來化緣。大居士看到他又來了,好啊,請坐,我問你,還是那句老話:“古鏡未磨時如何?’答:“此去漢陽不遠。”再問:“古鏡既磨後如何?”答:“黃鶴樓前鸚鵡洲”。嘿!請接受供養。

這是什麼道理?三年的歷練畢竟沒有白費。他先前所答,已非泛泛之輩玩口頭禪的階段,真也到了相當程度,也有相當的功夫。但仍不行。照見五蘊皆空,便算了道嗎?不對的,我們這位大維摩居士說不對就不對,你有什麼辦法。
 —摘自《定慧初修》

部分章節

修止觀與參話頭
樹信依師,舍三學而業何修?德何進?三學者,戒、定、慧也。無戒而德莫全,無定而事莫成,無慧而智莫顯。德者,仁也。慧者,智也。事者,勇也。釋曰:戒定慧。孔曰:智仁勇。東方有聖人焉,西方有聖人焉,此心同,此理同;蓋不同,即非聖人。古德雲:同一鼻孔出氣。故曰: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也。然學人致力於斯,每生多異,今以二法揭其咎。
一、志困平常
嘗自念言:是三學者,人人能作,人人能解,實無奇特,寧有勝行?以白樂天之賢,白鳥窠言,猶曰:三歲孩兒解得。況其餘乎!惟以平視,遂忽不趨;無始沉淪,長劫沒頂。古德譏曰:近山無柴。近河無水。
二、心理怠忽
未了當體圓成,無德不具,放心不系,怠忽趑趄,謂此三學,聖者所居,凡庸寧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