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定慧禪寺

如皋定慧禪寺

定慧禪寺 初建於隋朝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是一座建築風格獨特的山門北向的千年古剎。 據唐代道宣和尚撰寫的《續高僧傳》記載,隋開皇十一年十一月,晉王揚廣(即後來的隋煬帝)在揚州金城殿設千僧會,佛教天台宗實際開創者智_大師應邀赴揚州授菩薩戒,途徑如皋,誅茅建寺,取名定慧寺,同時建七級寶塔一座。

簡介

定慧禪寺定慧禪寺

江蘇如皋定慧禪寺建於何時?一說是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六二七──六四九 年)另一說在宋天禧年間(公元一○一 七--一○二一年)初建。儘管至今兩說並存,但它至少有千年歷史則是無疑的。

人文歷史

如皋定慧禪寺建於何時?一說是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年)另一說在宋天禧年間(公元一○一七--一○二一年)初建。儘管至今兩說並存,但它至少有千年歷史則是無疑的。 從唐朝至清朝的歷代統治者都推崇佛教。在如皋縣城鄉,佛教的影響深遠。解放前,僅如城就有大小佛教寺廟六十多座。其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僧侶最多的是定慧禪寺。

從十七世紀中葉起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的近三百年中,定慧禪寺被推為如皋縣的“首富”,它擁有上萬畝的出租土地,在張家堡(今如東縣的潮橋附近),四里半渡(今海安縣丁家所附近)分設莊房負責收租。大量的田租所得,是其僧眾生活和佛事費用的主要來源,也是它久負盛名的一個原因。

1983年1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復定慧寺並對外開放,而在十年動亂中,寺內所藏文物悉被毀掠,和尚被趕出廟宇,佛像全被砸毀,殿堂建築遭到嚴重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而今,金像重現,殿宇生輝,香菸繚繞,信徒和遊客絡繹不絕。

禪寺布局

定慧禪寺占地總面積約為十六畝。平面布局略呈回字形,外為樓堂,內為殿宇。山門朝北,實為罕見。由山門向南沿中軸線依次設有二門。大雄寶殿,藏經樓,均坐南面北。近幾年來。而水環寺,樓抱殿的建築布局,又別具一格。

現存的定慧寺主體建築系明朝萬曆年間重建。那時,有個叫素芳的和尚帶著性乾、性德兩個徒弟來到定慧寺,稍加修葺就暫時住下了。性乾決心修復定慧寺。為了籌款,他用油燈烤腳踝、用鐵索盤胸等以示虔誠的手段向大眾募化。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7年),重修寺院工程動工。不久,大殿便落成了。性乾又立誓取海外的檀香木雕刻佛像。於是他偏袒南遊。後來在鬱林洲(今廣西玉林市)從海外歸來的商船上獲得一棵一丈六尺長的檀香巨木並就地雕成盧大佛像。萬曆四十三年(公無1615年)佛像運抵如皋,置於大殿內。在此期間,寺中湛明上人募建了鐘鼓樓,雲石上人募建了藏經樓,德林上人到嘉禾(今浙江嘉興市)購買了藏經收藏。德林上人德學兼優,影響深遠,定慧寺空前興旺。到了清朝,定慧寺的大殿、鐘鼓樓、藏經樓又多次動工整修,古建築一直保護完好,直到1966年“文革”前,定慧寺基本保持了明清以來的風貌。定慧寺原本是山門南向的。明嘉靖年間,倭寇侵擾如皋,為了保護城裡老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全,公元1554年修築了城牆。由於地區擴展,新砌的城牆將定慧寺包入城內。這樣,定慧寺北有古城河(玉帶河),南有護城濠河,西有宋朝龍圖閣學士王覿園的玉蓮池(已廢),東有寺院開浚的放生池,形成了“水環寺”的地勢。明萬曆年間重修定慧寺時,為方便起見,將山門改為北向,整個建築亦調起來,原山門處改建成藏經樓。如今經過大規模修復的定慧禪寺,背陰而立的山門是水磨青磚砌成,門額橫楹楷書“定慧禪寺”四個凸型金字。一對石獅端坐山門兩旁。走進山門就是金剛殿,中間迎面端坐著一尊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佛,兩旁有一幅耐人尋味的對聯。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無所不容

在金剛殿的東西兩側,新塑成四大天王像,面貌與姿態各異;增長天王手執利劍,怒眼環睜;持國天王手抱琵琶,昂然上視;多聞天王手捧雨傘,面貌猙獰;廣目天王手擒龍獸,肌肉崩突。可是,他們的劍無鞘,琴無弦,傘無骨,龍無鱗,奇妙有趣。

庭院中間安放著高丈余的寶鼎一尊,為信徒們所捐鑄。穿過庭院,沿九重石階而上,就是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殿高十多米,為九歇山式合掌形狀的串角磚木結構。高高聳起的四個飛檐翹角上掛有銅鈴。殿背正中新安裝的高達兩米“極樂指南”,更使大殿顯得雍容壯觀。

大雄寶殿內新塑的高達一丈六尺昆盧大佛(即俗稱的如來佛),頷首微笑,姿容慈祥、端坐於蓮花之上的中央。這尊巨佛身後光芒四射,千佛相繞,造型各異,姿態優美。上界是香,花二聖,其側為梵王、帝釋,大殿東西兩廂是十八尊羅漢,每尊臉譜不同,栩栩如生,十二圓覺菩薩隱現於雲中呈飛舞狀。昆盧大佛之背壁是“慈航普渡”的佛山雕塑,形象地表述了善財童子先後參見五十三位名師,終於從南海普陀洛伽山觀世音那裡得道的佛教故事,佛山上共塑有大小佛像一百五十尊,觀世音大士居中而坐,善財、龍女侍立兩側,整個布局疏密有致,騰雲駕霧,宛如仙境。 

大雄寶殿的南側是“藏經樓”,樓檐下懸掛著“藏經樓”和當年慈禧太后手書“輝映中華”的兩塊金字大匾。

大雄寶殿東側有觀音樓,關帝殿、雲水台、方丈室、祖堂、西側有大悲樓、念佛樓齋樓講經堂等。

地理位置

定慧寺位於蘇北如皋古城東南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