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註疏》

《孝經註疏》

《孝經註疏》是唐玄宗注、元行沖和北宋邢昺疏的一部在中國《孝經》學研究史上影響深遠的重要著作,本書對唐玄宗為《孝經》作注之前,前人對《孝經》經文的整理,正定情況,玄宗開元初注與天寶重注的異同,玄宗御注的文字、內容特點,御注、疏徵引舊說的情況等做了較深入分析。

《孝經註疏》孝經註疏
《孝經註疏》是唐玄宗注、元行沖和北宋邢昺疏的一部在中國《孝經》學研究史上影響深遠的重要著作,本書對唐玄宗為《孝經》作注之前,前人對《孝經》經文的整理,正定情況,玄宗開元初注與天寶重注的異同,玄宗御注的文字、內容特點,御注、疏徵引舊說的情況等做了較深入分析。

簡介

《孝經》者,百行之宗,五教之要。自昔孔子述作,垂範將來,奧旨微言,已備解乎《註疏》。尚以辭高旨遠,後學難盡詩論。今特翦截元疏,旁引諸書,分義錯經,會合歸趣,一依講說,次第解釋,號之為講義也。

夫《孝經》者,孔子之所述作也。述作之旨者,昔聖人蘊大聖德,生不偶時,適值周室衰微,王綱失墜,君臣僣亂,禮樂崩頹。居上位者賞罰不行,居下位者襃貶無作。孔子遂乃定禮、樂,刪《詩》、《書》,贊《易》道,以明道德仁義之源;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又慮雖知其法,未知其行,遂說《孝經》一十八章,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謹其法。故《孝經緯》曰:“孔子云:‘欲觀我襃貶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倫之行,在《孝經》。’”是知《孝經》雖居六籍之外,乃與《春秋》為表矣。先儒或雲“夫子為曾參所說”,此未盡其指歸也。蓋曾子在七十弟子中,孝行最著,孔子乃假立曾子為請益問答之人,以廣明孝道。既說之後,乃屬與曾子。洎遭暴秦焚書,並為煨燼。漢膺天命,復闡微言。《孝經》河間顏芝所藏,因始傳之於世。自西漢及魏,歷晉、宋、齊、梁,註解之者迨及百家。至有唐之初,雖備存秘府,而簡編多有殘缺,傳行者唯孔安國、鄭康成兩家之注,並有梁博士皇侃《義疏》,播於國序。然辭多紕繆,理昧精研。至唐玄宗朝,乃詔群儒學官,俾其集議。是以劉子玄辨鄭注有十謬七惑,司馬堅斥孔注多鄙俚不經。其餘諸家註解,皆榮華其言,妄生穿鑿。明皇遂於先儒注中,採摭菁英,芟去煩亂,撮其義理允當者,用為註解。至天寶二年注成,頒行天下,仍自八分御扎,勒於石碑,即今京兆石台《孝經》是也。

正文目錄

卷一 開宗明義章第一 卷一 天子章第二

卷二 諸侯章第三 卷二 卿大夫章第四 卷二 士章第五

卷三 庶人章第六 卷三 三才章第七

卷四 孝治章第八

卷五 聖治章第九

卷六 紀孝行章第十 卷六 五刑章第十一 卷六 廣要道章第十二

卷七 廣至德章第十三 卷七 廣揚名章第十四 卷七 諫諍章第十五

卷八 感應章第十六 卷八 事君章第十七

卷九 喪親章第十八

相關資料

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