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

《子規》作者趙希逢,據考證是宋朝的一首詩詞。

作者

趙希逢

詩詞正文

鶯聲日沸笙歌奏,富貴春光別一家。
惟有不如歸去好,夜深和月在梨花。

注釋

顧況《子規》

【原文】
子規
顧況
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樹何山著子規。
【注釋】
1.積:指時間過了很久。
2.啼血:杜鵑的嘴是紅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
【翻譯】
子規
顧況
古蜀國國君冤死已經很久了,但他的冤魂所化的杜鵑鳥卻長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聞而悲悽。
歷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樣化鳥鳴冤,那么這些冤魂所化之鳥到哪裡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樹來棲身呢?
【賞析】
這首詩主題鮮明,托物言情,借寫子規表達自己的憤世之情。
俗中見奇,翻出新意。開篇寫杜宇化鳥,不過是相當俗見的題材。但後二句以反詰語氣發問,由鳥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子規》表面寫鳥,實際是由鳥及人,托子規以抒情,將人間的冤屈之多且無處消解的現實盡收筆端。想像奇特,寓意深刻:有同情、有憤懣、有諷刺、有無奈,暗含對當時黑暗現實的不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