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

子規

《子規》是唐代詩人吳融創作的七言律詩。這首詩從蜀帝杜宇死後魂化杜鵑的故事落筆來抒發感情,描寫了杜鵑持續悲鳴的情態,運用反襯極言悲苦悽慘之情。虛實結合,感情真摯動人。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子規⑴
舉國⑵繁華委⑶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⑷叫處花成血,舊苑⑸春來草似煙⑹。
雨暗⑺不離⑻濃綠樹,月斜長⑼吊⑽欲⑾明天。
湘江⑿日暮⒀聲淒切⒁,愁殺⒂行人歸去船。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子規:杜鵑鳥。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
⑵國:故國。
⑶委:捨棄,丟棄。
⑷他山:別處的山,這裡指異鄉。
⑸苑:古代養禽獸植林木的地方,花園。
⑹草似煙:形容草木依然茂盛。煙: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小顆粒。
⑺雨暗:下雨時天色昏暗。
⑻離:分開。
⑼長:通“常”,持續,經常。
⑽吊:懸掛。
⑾欲:想要。
⑿湘江:長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⒀日暮: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⒁淒切:淒涼悲切。
⒂愁殺:亦作“愁煞”,謂使人極為憂愁。殺,表示程度深。

白話譯文

杜鵑放棄了繁華的故園山川,年復一年地四處飄蕩。
在異鄉鳴叫,鮮血染紅了山上花叢,可春天來到,老花園依然草木茂盛。
雨後涼風,它藏在綠樹叢中聲聲哀啼,夜幕初開,它迎著欲曙的天空肅然鳴叫。
天色漸晚,它在湘江邊淒涼鳴叫,使歸家的船隻行人悲愁之至。

創作背景

作者吳融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此篇大約就寫在這個時候。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舊時有蜀國國王化身杜鵑悲啼的傳說。這可能是前人因為聽得杜鵑鳴聲悽苦,臆想出來的故事。此篇詠寫子規,就從這個故事落筆,構想杜鵑鳥離去繁華的國土,年復一年地四處飄蕩。這個悲劇性的經歷,正為下面抒寫悲慨之情作了鋪墊。
由於哀啼聲切,加上鳥嘴呈現紅色,舊時又有杜鵑泣血的傳聞。詩人借取這個傳聞發揮想像,把原野上的紅花說成杜鵑口中的鮮血染成,使用了誇張的手法,增強了形象的感染力。可是,這樣悲鳴也不可能有什麼結果。故國春來,依然是一片草木榮生,青蔥拂郁,含煙吐霧,絲毫也不因子規的傷心而減損其生機。“草似煙”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形象生動。這裡借春草作反襯,把它們欣欣自如的神態視為對子規啼叫漠然無情的表現,想像之奇特,更勝過前面的泣花成血。第二聯中,“他山”與“舊苑”對舉,一熱一冷,映照鮮明,更突出了杜鵑鳥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
後半篇繼續多方面地展開對子規啼聲的描繪。不同的地方,持續的鳴叫,它就是這樣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傾訴自己內心的傷痛,從晴日至陰雨,從夜晚到天明。這一聲聲哀厲而又執著的呼叫,在江邊日暮時分傳入船上行人耳中,不能不觸動人們的旅思鄉愁和各種不堪回憶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傷心欲泣。
從詩篇末尾的“湘江”看,這首詩寫在今湖南一帶。作者罷官,流寓荊南,這首詩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遠離故鄉的痛苦心情。詩歌借詠物托意,通篇扣住杜鵑鳥啼聲淒切這一特點,反覆著墨渲染,但又不陷於單調、死板地勾形摹狀,而能將所詠對象融入多樣化的情景與聯想中,正寫側寫、虛筆實筆巧妙地結合使用,達到“狀物而得其神”的藝術效果。這是對寫作詠物詩的有益啟示。

名家點評

《四庫全書總目》:“音節諧雅,猶有中唐之遺風。”

作者簡介

吳融,唐末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縣)人。公元889年(唐昭宗龍紀元年)登進士第。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累遷侍御史。因事去官,流浪荊南,依節度使成汭。後召為左補闕,遷中書舍人。公元901年(天復元年),昭宗復位,吳融起草詔書十數篇,才思敏捷,文筆精當,為昭宗所常識,擢戶部侍郎。是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師,昭宗逃往鳳翔,吳融未及相從,客寓閿鄉。不久,召為翰林承旨,卒於官。工詩能文。其詩多流連光景之作,只有少數詩篇對唐末戰亂有所反映。辛文房評其詩“靡麗有餘,而雅重不足”(《唐才子傳》卷九)。有《唐英集》。《全唐詩》編錄其詩四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