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張悅然著]

《她們》[張悅然著]

《她們》主要介紹新死、陽光燦爛、買書之心理掙扎、小花符號、陽間、煙花、米米托的天空、純美進光等散文。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80後,我們的聲音。
《她們》主要介紹新死、陽光燦爛、買書之心理掙扎、小花符號、陽間、煙花、米米托的天空、純美進光等散文。

內容簡介

在安靜中閱讀出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作者的作品。她們的文字像一個個未知的小生物,一隻一隻的把我帶出很遠。在千百萬細微的文字森林裡,我聽到了80’人內心的聲音,用手去觸摸、體會他們,我感覺到了:青春的疼痛。

無論80’人說自己如何的在十六歲開始老去,但她們的時間終究是青春的,只是,他們給青春增加了另外許多層層含義。

漫遊在她們文字的空間,感受著80’人內心細微的跳動,我想起法國畫家伊夫·克萊因的藍,那種群青色的藍,那種讓人過目不忘的單色藍。還有波蘭導演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藍色》,裡面張揚著自由、平等、博愛的詢喚。一種色彩從80’人的文字里溢出來,純淨的藍,憂鬱的藍,劇烈的藍漫天而來。

80’人選擇的是天空和大海的藍。

80’人的疼痛是藍色的。

那種空空蕩蕩的藍,那種空空蕩蕩的疼痛,飄在天空。

從他們堅毅的文字里,我讀出了她們的努力,正從內心出發。他們上路了。

對於她們的理解我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們有著鮮明的個性,從生活觀念到行文方式,她們區別於其餘年代出生的人,另一方面,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在相互重複著一些共同的感受。  

80’人是惟一一代沒有忘記自己呼吸的人,她們聆聽著自己內心的氣息,體會每一種氣味瀰漫在空氣中,越飄越遠。有人說,80’人是自私的一代。

他們自己說,“我們沒有疼痛”。

她們早已長大,他們在成熟以前,疼痛就變成了麻木,她們在試圖說出來的時候,感覺疼痛遠不止他們的語言表達的那樣簡單。她們在無意識中用“鬱悶、老、憂鬱、暈”等幾個固定的詞語來了結疼痛的心情,他們是不想說得太多的一代。

我看到了他們的藍色幻覺。

他們的制幻能力超強。從記憶到老,從遠古的神話到明天的未知。他們抵制著水泥鋼筋延伸的預謀,在物質化、數位化的今天,表面的一切在按時間的程式進行。很多人在說,80’人什麼都已經擁有了。他們打開手掌,裡面卻空空如也。

韓寒、小飯、李傻傻、甘世佳、劉衛東、水格、黑天才、遊走邊緣、吳建雄、侯海軍、胡宇峰、夏雨辭、徐則臣、戰國吳鉤、馬牛、恭小兵、田禾的青春在記憶里蒸發,天空里凝聚著疼痛的藍色。

我感覺到了她們的藍色情緒。

這是一個老得很早的年代,一種青春的老,一種青春的疼,滋生於她們的內心,麻木從冰峰流過來,落在城市的森林。大地醒著,她們冷。她們說,麻木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疼。

張悅然、春樹、莫小邪蔣方舟、小花、董文穎、左茶、任曉雯、邢娜、小心肝兒、修拉、子系、昂蘊紅、董夏青青、劉小蕾、意子、譚少亮、李萌、顏歌、龍女的藍色情緒淡雅著疼痛,隨意的渲染蔓延。

目錄

唐朝暉

張悅然
高貴的請先死去
春樹
新死
莫小邪
一封無法投寄的書信
走失的卡百利
蔣方舟
陽光燦爛
買書之心理掙扎
小花
小花符號
任曉雯
陽間

作者介紹

張悅然,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現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愛》。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主編主題書《鯉》系列等,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張悅然從14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青年思想家》、《收穫》、《人民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發表作品。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誌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並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2年被萌芽網站評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最受歡迎女作家"。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獎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獎。最新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2008年,張悅然以《月圓之夜及其他》獲得2008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學獎優秀散文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