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小說]

《她們》這部小說以上海為藍圖,寫盡了那些精緻女人的花樣年花。它有著龐大複雜的結構,和精準豐富的細節,筆調冷靜乃至冷酷。語言簡潔、準確、異常乾淨。在現實主義的風格中,又帶有超越現實主義的張力,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敘述風格。

基本信息

封面封面

作者:任曉雯
ISBN:9787539928760
頁數:304
定價:28.0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8-6-1

簡介

好孩子樂慧,似乎是在一夜間變壞的。她跟著混混阿烏,認識了神秘的毛老大,從此被捲入另一種生活。一年後,失去了愛情和一隻眼睛的樂慧,來到了“百合歌舞廳”,老闆娘秀姨熱情得讓人起疑,謊話連篇的女孩“小蘋果”向樂慧主動示好,恃貌傲物的美美卻竭力排擠樂慧。一天夜裡,走投無路的樂慧遇見初戀情人沈立軍,沈立軍沒有認出樂慧,卻願意在越下越大的雪裡,和她依偎取暖。“她們”——樂慧,樂慧的媽媽錢愛娣,外婆錢趙氏,秀姨,小蘋果,美美,以及被偶然牽扯出關係的張美鳳,董小潔,蔣依娜……“她們”是一群被命運推著走的女人。在上世紀50年代至今的時間跨度里,社會的迅速變遷,將她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碾擠得支離破碎。

作者簡介

任曉雯,女,1978年生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獲碩士學位。著有《飛毯》(短篇小說集)、《島上》(長篇),作品見於《人民文學》《上海文學》《鐘山》《天涯》《長城》《大家》《書城》《芙蓉》等文學期刊,併入選三十餘種重要選本。

書評

衝著林白、李洱、邱華棟等當今中國文壇中堅力量強力推薦的理由,一口氣讀完了新銳小說家任曉雯的力著:《她們》。
這部小說以上海為藍圖,寫盡了那些精緻女人的花樣年花。它有著龐大複雜的結構,和精準豐富的細節,筆調冷靜乃至冷酷。語言簡潔、準確、異常乾淨。在現實主義的風格中,又帶有超越現實主義的張力,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敘述風格。

“……樂慧出事後第二天,張美鳳立即辦理手續,和姐姐交換房產。秀姨接手她的小房間後,牆面刷成湖藍色,天花板吊了頂,鋪了格式複合地板,換一副淺色窗簾,買一套杉木家具。修修弄弄,房間看出了些寬敞。她驚訝地發現,透過床尾的窗子,能把對面樂家瞅得一清二楚,對方卻不會注意這個灰濛濛的小角落。秀姨冷笑:美鳳死丫頭,果然有心計。

六子偷偷找來過,秀姨說,不認識什麼美鳳,房子是中介公司轉手的。六子立即面若死灰。秀姨狠狠心,關了門。六子在外磨蹭片刻,走了。
秀姨原先的住處,離百合歌舞廳有兩小時行程。傍晚五六點出門,正是下班高峰。有時擠不上車,有時堵塞厲害。到百合時一臉灰塵,晚飯也來不及吃。凌晨結業後,打的不安全,費用也高,睡在店裡卻不是個事兒……”
好孩子樂慧,似乎是在一夜間變壞的。她跟著混混阿烏,認識了神秘的毛老大,從此被捲入另一種生活。一年後,失去了愛情和一隻眼睛的樂慧,來到了“百合歌舞廳”,老闆娘秀姨熱情得讓人起疑,謊話連篇的女孩“小蘋果”向樂慧主動示好,恃貌傲物的美美卻竭力排擠樂慧。一天夜裡,走投無路的樂慧遇見初戀情人沈立軍,沈立軍沒有認出樂慧,卻願意在越下越大的雪裡,和她依偎取暖。
“她們”—樂慧,樂慧的媽媽錢愛娣,外婆錢趙氏、秀姨、小蘋果、美美,以及被偶然牽扯出關係的張美鳳、董小潔、蔣依娜……都是一群被命運推著走的女人。在上世紀50年代至今的時間跨度里,社會的迅速變遷,將她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碾擠得支離破碎。
小說開始,我們被帶進某南方都市的里弄,帶進一個12歲至18歲之間的女孩的中學生活。被養父樂鵬程性侵犯、屢遭同學戲弄,初戀受挫、表面溫和而骨子裡卻蘊藏著叛逆的巨大能量—樂慧在成為毒販子毛頭的女友之前的生活是黯淡的、失敗的。和毛頭相戀同居,是樂慧在這部小說里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她真正擁有了愛與被愛。但這段幸福很快幻滅,因毛頭的性施虐傾向而恐懼不安的樂慧在和毛頭長期禁慾的生活中按捺不住的出軌,使她因遭報復而失去了左眼。自此,她的生活開始不斷地墮落,最終淪為街女。樂慧是“她們”中作者著力最重的角色之一,另一個是張秀紅(即秀姨)。張秀紅是外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嫁給了大學新聞系教授金亮偉,她的性格雖稱不上複雜,但柔中有剛,與樂慧一樣秉性純真。她的生活毀於丈夫的不忠和妹妹的欺騙。從衣食無憂的闊太太變成“百合歌舞廳”的媽媽桑,張秀紅(秀姨)的確經歷了“兩個世界”的輪迴,儼然兩種人生,這已是不適合用“墮落”一詞形容。樂慧和張秀紅自始至終保留著性格中的些許善良和純真,而代價則是不斷下墜的存在狀態。與她們相比,錢愛娣(樂慧養母)、錢一男(愛娣之妹)、張美鳳(張秀紅之妹)、小蘋果、董小潔的性格皆有缺陷,多多少少,她們在成長中被扭曲了部分天性。但在《她們》中,她們無一例外地是失敗者或墮落者。這七位女性不容樂觀、每況愈下的生活和精神形態,把近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近二十年來的中國女性生存的一個截面,令人心驚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夾竹桃的花心是什麼味道?這樣想著,她的鼻腔膩出一股血腥。”
這樣的描寫,大膽而又入骨的真實,出現在兩個人的筆下,張愛玲和米蘭•昆德拉,現在復又出現在《她們》里。
在小說中跳過一章,去看另一章的時候,突然會覺得“斷點”。原先以為會有順順溜溜的情節下去,然而卻是著墨於另外一個人物了。錢愛娣—樂慧的母親,並未和樂慧父親樂鵬程一起出場,而是悄悄地把她抽取出來,單獨放在第二章中細細描述。所有的前因後果都可以了如指掌,乍看“斷點”的章節頃刻間成了環環相扣的水晶環。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駕馭能力,儘管作者在心底把樂慧作為主要人物去描述,她還是敢毫不吝嗇地在一些章節中把樂慧抽空,花筆力去描摹其他的人物形象。
讀完《她們》,嘆服作者任曉雯的結構能力。《她們》的人物繁多,情節枝蔓纏繞,而閱讀下來卻輕鬆、順暢,絲毫沒有重複和疲憊感。這得自作家從容、靈巧的結構意識,把不同人物的故事交叉串連,編織文理疏密有致。書名為“她們”,且各章皆冠以一個女性的名字,細加辨析,其實女子名下屬章的寫法卻各有變化,有正面刻畫之,也有寫他人以襯托之,或詳備或簡括,令人覺得是精心安排,卻又有水到渠成,天然雕飾之感。譬如一件織物(如此女性化的比喻),線頭不少,花色也多樣,但任曉雯的勾連和編織手段卻相當簡練和明快。
其實《她們》,不僅僅關於她們,也關於我們。文本語言簡潔、準確,富有節奏與美感,是獨具藝術性的語言。小說以上海為藍圖,寫出了小人物們在上世紀50年代至今的時代變遷中,所遭遇的精神與生活方式的劇變,《她們》是一部復調小說,同時有著龐大複雜的結構,和精準豐富的細節。筆調冷靜乃至冷酷。在現實主義的風格中,又帶有超越現實主義的張力,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敘述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