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嚴公入朝十韻》

《奉送嚴公入朝十韻》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作者

杜甫

詩詞正文

鼎湖瞻望遠,象闕憲章新。四海猶多難,中原憶舊臣。
與時安反側,自昔有經綸。感激張天步,從容靜塞塵。
南圖回羽翮,北極捧星辰。漏鼓還思晝,宮鶯罷囀春。
空留玉帳術,愁殺錦城人。閣道通丹地,江潭隱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公若登台輔,臨危莫愛身。


注釋

⑴嚴公,指嚴武,字季鷹,華州華陰人,唐朝大臣。杜甫朋友之子。能詩,《全唐詩》中錄存六首。

⑵上句以黃帝的升天來說明玄宗和肅宗的去世。《漢書·郊祀志》:“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龍有垂鬍髯下迎,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舊唐書·嚴武傳》:“二聖山陵,以武為橋道使。”因和還朝有直接關係,所以從這件事說起。下句是說代宗即位。象闕指朝廷,沈約《上建闕表》:“宜詔匠人,建茲象闕。”憲章,法制。

⑶時禍亂未平,所以說猶多難。嚴武在玄宗時已為侍御史,肅宗時又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時年三十二),所以稱為舊臣。

⑷以下四句追敘嚴武的武功,見得召還並非偶然。安反側,指平安史之亂。經綸,是用治絲的事情來比喻一個人的文武才幹的。

⑸感激,奮發。張天步,猶張國運:指收復京師。從容,有應付裕如之意。靜塞塵,指鎮守四川。

⑹上句是說自蜀召還,下句是說入朝輔政。北極五星,其一曰北辰,是天之最尊星,《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故古人多以喻朝廷或皇帝。

⑺楊註:“上句承南圖句,指蜀人思舊署也。下句承北極句,言以夏時入覲。”古漏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漏鼓,報漏刻之鼓。

⑻《新唐書·藝文志》載李靖有《玉帳經》一卷。玉帳術,用兵之術。嚴武去蜀,故云空留。

⑼以下寫送別。上句言武由蜀入朝。閣道,猶棧道。丹地,以丹漆塗地,指朝廷。下句自傷留滯成都。

⑽此二句流水對。那,豈也。會,定也。秦指長安。

⑾末二句是贈詩主旨。送大將還朝,而預祝其“見危授命”,在他人必不敢,亦不能,以杜甫本身即一“濟時肯殺身”之人也。觀此,知遭田父泥飲之美嚴武,用意亦在誘導,非阿諛以謀求一己之私利。台,是三台,星名,古人以三台比冥公,台輔,即宰輔的意思。

作品簡析

這是一首五言排律。嚴公,嚴武,是杜甫的朋友嚴挺之的兒子,對杜甫來說,是所謂“忘年之交”。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舊曆十二月,嚴武為成都尹,次年,即公元762年(肅宗寶應元年)舊曆四月,玄宗和肅宗相繼死,七月,代宗召武還朝,所以杜甫便寫了這首詩送他。從這首詩的結語“公若登台輔,臨危莫愛身”兩句可以看出杜甫的為人和他對朋友的態度。[1]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