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這部影片,是一部緬懷電影歷史以及個人的情感歷程的懷舊之作。影片採用倒敘結構,以薩爾瓦多的視角展開回憶,因此一開篇就給人帶來一種綿長、悠遠的懷舊氣息。這種倒敘的結構也確立了影片的兩條時間線索:一條是現實中的薩爾瓦多的生活流程,表現在影片中是短短的幾天;另一條是回憶中的歷史變遷、人物成長的時間流程,表現在影片中是十幾年。這兩條線索交錯進行,而又以後者為主。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天堂電影院》《天堂電影院》

著名電影導演薩爾瓦多·迪·維塔,在羅馬接到母親從故鄉西西里打來的電話,得知老放映員阿爾夫萊多謝世了。他回憶起逝去的歲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一個名叫姜卡爾多的小村莊裡,8歲的托托因父親失蹤不得不到教堂去幹活。教堂里,放映員阿爾夫多經常為當地電影審查官阿代爾費奧父放映即將公映的影片。每當銀幕上出現了“色情鏡頭”時,神父就在觀眾席上搖鈴。阿爾夫多就把紙條作為記號塞進本來轉動著的膠片裡。托托總是饒有興趣地邊看邊觀察片過程。他請求老放映員將剪下的膠片送給他。一夜,托托珍藏的膠片起了火,險些將他的小妹妹燒死。

後來,阿爾夫多安排了托托跟隨自己放映影片。為了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電影,阿爾夫多搞了一次露天放映,結果膠片起火,燒瞎了他的雙眼,也燒毀了天堂電影院。從火中救出阿爾夫多的托托,長大後當上了新建影院的放映員。他開始拍一部紀錄本鎮生活的影片。出現在鏡頭前的少女艾列娜引發了托托的愛情。後來,托托去軍隊服役,艾列娜離開小鎮去上大學,他們的愛情便就此結束。托托聽從了阿爾夫多的勸告,離開了故鄉,成為一名電影工作者……

20年後,托托回到了闊別的故鄉參加阿爾夫多的葬禮。他看到,天堂電影院已成廢墟,他收到阿爾夫多留給他的一包遺物,那是一盤由被剪下來的雷諾瓦、維斯康蒂、弗立茨·朗、約翰·福特以及卓別林、基頓、老瑞、哈代、斯特老亨、麗達·還沃思等人的電影中接吻鏡頭組接起來的影片。

導演簡介

朱塞佩·多納托雷是義大利寫實電影流派的新貴導演,1956年出生於西西里島靠近巴勒莫(Palermo)的巴格里亞鎮(Bagheria)。朱塞佩·多納托雷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工作,最初的職業是當攝影師,他拍的照片被刊登在不同的攝影雜誌上。16歲時他參與了皮蘭德婁(Pirandello Luigi)和菲利波(De Filippo)的兩齣戲劇,這以後他開始涉足電影,初期主要是拍一些紀錄片,應該說這段工作經歷對他以後的電影風格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從1979年起朱塞佩·多納托雷和義大利國家電視台RAI電視台開始了緊密的合作,他為RAI製作了大量的節目,同時他還參與劇本的編寫和導演助理,無疑這也是為以後的親身上陣積累了寶貴的經驗。1986年托納多雷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劇情片:《被稱為教授的男人》,這部讓他一鳴驚人的影片使他獲得義大利電影記者協會最佳導演的銀帶獎以及金球獎的最值期待新導演獎。真正讓朱塞佩·多納托雷名震江湖的是1988年的《天堂電影院》,這部溫馨感人的影片,不但讓人們見證了電影的魔力,也使得我們能以一種輕鬆的心態去省視各人兒時的夢想。影片的推出只能用空前成功來形容,不但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在歐洲各大電影節上同樣也屢獲殊榮。朱塞佩·多納托雷的影片數量不多,大多以家鄉西西里島為背景,題材也偏好少年的憧憬和老年的回憶,但幾乎每部都是精心錘鍊的作品。

幕後花絮

1、大火燒毀了放映機房之後,安裝的新的電影放映機是模仿維多利亞四世時代,由義大利米蘭的CinemeccanicaS.p.a的手工製作完成。

2、吉烏塞皮·托納多導演這部電影的初衷,認為本片是一個訃告,宣告傳統的電影院(正如該片電影裡的)和普通電影生產方式的終結。但在本片大獲成功之後,他對此緘口不提。

3、塞爾瓦托回到家鄉,看到他的母親在為自己準備房間。在牆上的畫是費多里戈·費里尼的一部電影《白酋長》 Sceiccobianco,Lo(1952),主演利奧波多·的里亞斯特在影片中扮演了FatherAdelfio。

4、在本片上映12年後再次推出導演加長版,比原版足足多五十分鐘內容,主要是講述青年托托的愛情故事,和成年托托回鄉後與舊情人相會的情節。

穿幫鏡頭

1、托托小的時候,學校讀書考試的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個左撇子,成年之後,他卻是用右手在日曆上作記號的。

2、事實錯誤:1954年的日曆是不正確的。日曆上顯示1954年4月1日是星期五,實際上這一天應該是星期四。其他時間都是正確的。

3、時代錯誤:在一個場景中,電影螢幕上放映的電影是1956年的《上帝創造了女人》。在若干場景後,塞爾瓦托正在一個標有1954年的日曆上作記號。《上帝創造女人》的發行時間是在1956年。

評價

本片是義大利導演朱塞佩·多納托雷的成名作,也是歐洲當代藝術電影中最為中國觀眾熟悉和感動的一部。影片有一種溫暖人心的酸甜,讓電影的無窮魅力得到釋放。本片是為熱愛電影的電影工作者、電影觀眾而精心製作的一部關於電影的禮讚,榮獲坎城影展特別評審獎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對生活於俗世的人們,電影院也許正是一座塵世的天堂。《天堂電影院》中出現的人物,無論是著名的電影導演、放映員還是觀眾,都呈現出一種特殊的生活態:與電影的聯繫遠遠超於日常生活。他們活動的中心場景是電影院。與此相關,似乎他們生命的主題也是電影。動人心弦的是,電影中的愛情鏡頭被一一剪斷,當人們把它重新連線在一起時,這個令人懷想、沉思、感慨的主題顯得更加悠遠而有力。

回憶形成了影片的基本構造。緬懷之情又自然而然傾瀉於回憶之中,成為一種綿長的格調。天堂影院的興衰,極為確定而又充滿情感地與一種文化的興起與衰落相對應。不斷的閃回鏡頭與現在時空鏡頭交疊映現,小托托成長為大導演,當年的放映員已辭別人世,昔日爆滿的影院在一瞬之間化為灰燼。這種極為強烈的對比手法,使影片中的時空變化獲得了展露時空本身的強大魅力。

從童年的多多開始回憶,然後是青年的多多,直到多多離開小鎮,回憶結束,閃回到現實,多多坐飛機回到了小鎮。這就是影片敘事結構的骨幹,需要說明的是,回憶部分一直如流水般發展,沒有一次閃回到現實。影片選擇簡單自然的敘事結構目的很明確,回憶往事時,人們往往選擇一個安靜之處,不希望被打擾,記憶最深處的碎片需要慢慢梳理。影片的各個環節處理得自然流暢,比如中年多多躺在床上回憶時,海風吹到屋內,屋內的風鈴叮噹作響,這時鏡頭一轉,閃回到童年多多,他在教堂里睡覺,手裡拿著祭司用的搖鈴,比如阿爾夫萊多的手撫在童年多多的臉上,再展開時,多多已經長大。

在敘事的主幹上還生了幾個生動的枝條,與主幹相映成趣。比如阿爾夫萊多仿佛象徵著電影的發展歷程,他從默片時代就開始在電影院放片子,當他和多多相處最快樂的時候,恰恰也是人們最熱愛電影的時光,當他在大火中失明,多多替代了他,繼續為人們製造快樂,穿插期間的電影也在向我們展示著電影在技術、形勢和內容方面的的發展(比如膠片的發展,比如吻戲被刪到色情片,比如從黑白片到彩色片等等),當多多陷入情網,電視誕生了,開始對電影院悄然發起進攻,阿爾夫萊多離世後,天堂電影院被炸毀,那似乎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電影不再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

人們跟隨電影一天天長大。天堂電影院是一個家。電影觀眾的家。一個有著太多夢幻故事的家園。正如影片裡的人物所言:後來的年代,新生的電視代替了電影。錄相帶還有DVD的飛躍。己經快節奏超越了電影院裡的那些老套的陳舊故事。在《天堂電影院》,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顆閃爍的星星。影片最終,是老艾弗特遺留給小多多的,是那些從前經典老電影上面剪裁下來“吻戲”蒙太奇。這應當也是銀幕上的愛。這應當也是人間的愛。愛是不能忘記的。人們跟隨電影一天天長大。人們跟隨電影一天天長大。人們跟隨電影一天天長大。

朱塞佩·托納托雷電影作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