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天外天無涯》

《天上天外天無涯》是由網路作家瘦夫創作的一部武俠小說,總字數18915字,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現已完成。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宋徽宗年間。霍天厭,本是一個小乞丐,先後結識了當時天下並稱“天馬行空”的四大高手,

並被四大高手之一梁山首領天王晁蓋收為義子,在闖蕩江湖、笑傲武林的同時,還與高俅之女高靈兒、解劍山

莊莊主“天馬行空”之一歐陽敏行的侄女歐陽楚楚、苗寨公主依依等發生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

楔子

時候已近黃昏。

泰安城往北約摸四五里地有一小山,在半山坡上凹進處有一平地,一多年不見煙火的空廟已經殘破不堪,只剩下一尊早看不出是何方神聖的泥胎在那裡發獃,泥胎下此時蜷身臥著一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約有十六七歲光景的小乞丐。丐兒合著雙目,手中尚握著一塊啃了大半的冷硬饅頭,顯見得已討來多時。時令剛入初春,涼風襲來,仍頗感寒意,但這丐兒許是久已習慣,雖是衣不遮體,卻似渾然不覺,躺在那兒動也不動,一副熟睡模樣。

募地,遠處幾聲馬嘶,丐兒睜眼遠望,見由遠而近奔來三匹馬兒,前面兩匹一白一黑,煞是搶眼,後面緊跟著一騎胭脂紅馬。破廟下十多尺處便是通往泰安的官道,丐兒剛至此地,卻知此地關城門甚早,這幾人這么晚到城內去,多半要在城外露宿了。那幾人來的甚快,轉眼間,三匹馬已到身下。丐兒微睜雙目,眯著眼望去。卻見那黑馬上坐著一老一少二人,看穿著定是富人打扮,那老者大約50多歲,卻是威風凜凜,精神的很,穿著一身黑袍,騎在馬上遠遠望去猶如一片烏雲自天際捲來。看那少年與丐兒年紀相仿,靠在老者懷中,許是遠道疲乏,昏昏欲睡,無精打采。那白馬背上是一少婦,看舉止神態似與那老者是夫婦,看面貌卻連四十不到,長的十分美貌,穿著一身素裝。後面胭脂馬上是一儒生打扮的白面男子,面貌舉止十分大方得體,懷中緊緊抱著一個包裹。丐兒並不理睬,將身子團了一團,閉眼睡去。

誰知那白馬上的少年突地咳將起來,三匹馬也齊齊停住。少年竟似要將肝肺咳出來,一聲聲不斷,少年強自掙扎,欲欠起身來,卻似痛澈骨髓,不能自禁,咳嗽聲中夾雜輕呼。

丐兒無法入睡,又睜眼望去,卻見那少婦十分心痛地望著少年,一副無能為力的模樣。終於,少年停住咳嗽,靠在老者懷中,閉上眼睛,似乎再也沒了一點力氣。

少婦輕聲呼喚:“躍兒,好些了嗎?”

少年微微動了一下頭,算是回答。

老者嘆道:“嗨,我鐵彈聞天旭一生自認為行俠仗義,沒做過一件愧對天地愧對祖先的事,雖也殺過幾個人,可都是些為非作歹之徒。老天卻為何懲罰於我,我四十二歲方得一子,視若掌上明珠,誰知三年前卻落下這一怪病,雖遍訪名醫,竟無人可醫,眼見得這一段日子愈發厲害,竟似欲令我這白髮人…”

老者語音洪亮,丐兒雖離了數米之遙,也聽得清清楚楚。

聞天旭說到這裡,瞥見少婦眼中已淚珠閃動,住口不言,停了一停又道:“聞家堡縱願傾全堡所有,只求能讓我兒好將起來,聞天旭後半生願孤燈為伴,為天下蒼生祈福”。

少婦柔聲勸道:“聞哥,莫要自責。想我夫婦一生磊落,老天爺不會不睜眼講話的。此去泰安城,但求能如願見得勞山二矮,快讓我兒好將起來。”

聞天旭仍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兒:“勞山二矮雖是醫術超人,卻生性怪癖,治病救人也便是了,卻偏多些破規矩,平常人是求他不到的,偏要江湖中人獻出一樣獨家絕技,要編什麼江湖絕藝錄。也不知聞某的鐵彈神功入不入得眼去。”

此時,後面黑馬上的白面儒生上前道:“大哥,莫要多慮,江湖中人誰不曉得聞家堡“黑白雙俠”的威名,聞家堡堡主的叱吒驚雷彈縱橫天下,鮮有敵手。勞山二矮雖說自恃為當今天子封為‘如意天醫’,見了恐也要敬上幾分。”

聞夫人道:“是啊。縱是我聞家功夫不能令他二人中意,只要此一去,高大人收下聞家堡祖傳至寶七竅玲瓏塔,為我們薦上門去,諒那兩個矮老兒也不至於不給面子吧。”

聞天旭又是一聲嘆息:“嗨,天旭愧對聞家列祖列宗啊。七竅玲瓏塔乃聞家堡五世相傳,卻在我手上歸為他有。”

聞夫人雖憂心兒子性命,卻也愛憐丈夫:“師兄,七竅玲瓏塔若能令躍兒好將起來,聞家祖宗們定歡喜得緊,怎會歸罪於你。”說完,又扭頭,對那儒生道:“二弟,十多年來,聞家堡大小事務儘是你安置料理,我夫妻雖說在江湖上也有些名兒,見識上卻比不得你,你笑書生藍亦非的名頭絕不亞於我們夫妻。這二十年來我夫妻從來把你做本家弟兄看,此去還要二弟多費心打點。”

笑書生藍亦非驚道:“嫂嫂莫要這樣講,亦非敢不盡力。”

聞天旭怪責的看了一眼夫人,道:“亦非做事,你還不放心嗎。何必多講。”停下看看了病兒已然安伏懷中,又道:“天色已然不早,快起程趕路,遲則恐不能入城了。”

幾人揮鞭縱馬,轉瞬消失在遠方。

丐兒被吵了許久,睡意已無,想起那少婦看病兒模樣,忽的生出感慨,那病兒雖然痛楚,但有慈父愛母照料疼愛,可憐自己連父母模樣都不記得絲毫,小時候被鄉鄰餵養,成人後四處漂泊,反倒不如那病兒要幸福的多。

丐兒思想多時,又生困意。方進夢鄉,卻聽得遠處又傳來馬蹄聲。丐兒心生煩亂,將手兒捂住雙耳,將身子轉向里處。馬蹄聲越來越近,卻聞得一少年邊行邊嬉,大呼小叫不住。丐兒無奈,扭頭下望,此時天色已暗將下來,來者相貌看不甚清,卻見是一騎一行,看穿著打扮,也是一老一少。少年衣服華麗,身形矮小,在馬上手舞足蹈,似是久不外出,看沿途光景十分新鮮的樣兒。後面老者不聲不響,是一老僕打扮,跟在馬後,行得並不匆忙,那騎馬少年卻也拉不下他。

“呀,十三伯,看那天邊,一群雁兒,好漂亮啊。”華衣少年聲音又尖又亮,好似戲台上的青衣叫板。

丐兒被擾了好夢,心中有氣,也是天生調皮,從地上檢起一塊石子,輕輕丟下坡去,欲嚇她一下。

誰料剎那間,就聽嗖的一聲,一物自下飛起,貼著丐兒正打在泥胎像上,震得泥土啪啪掉落。隨著聽那老僕大喝一聲:“什麼人?”

那老僕聲音充沛,只喝得廟旁枯樹上一鴉兒“嘎”的一聲飛起,緊跟著又是一物飛出,那鴉兒竟直直落下地去。

丐兒嚇了一嚇,方看清打在泥胎之物正是他丟下的石子。才知那老僕原非平常人物,顯見得是一厲害角色。不敢答言,躲在泥胎下動也不動。

卻聽得華衣少年笑道:“哈哈,卻是一隻老鴰。十三伯,你也忒小心了。這泰安一代,莫非也有強盜嗎?再說,尋常匪盜,遇到你鬼見愁華十三,怕是祖上不積德,該他倒霉了吧。”

華十三道:“靈少爺,莫要貪玩,還是快趕路吧。怕城門此時已關了呢。”

華衣少年笑道:“城門就算關閉,旁人叫不開,莫非你十三伯還進不去嗎?”那少年卻也不再爭執,吆喝一聲,縱馬前行,華十三輕揮袍袖,徐徐前奔。

丐兒心神方定,想這主僕二人定非尋常百姓,暗自納罕,怎的今日這泰安城總來些有名頭的主兒。爬起,望著遠處泰安城已燈火綽約,思忖明日也進城去瞧瞧。望了許久,又無興趣,索性躺下又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