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驚變錄》

《大明王朝驚變錄》

40集電視連續劇《大明王朝驚變錄》又名(《大明王朝驚變錄》、《要留清白在人間》),展示了明朝兵部尚書于謙一生“剛正清廉”和“再造大明”的兩大人生最高境界,描繪了大明王朝由於腐敗奢糜而由盛及衰的歷史。

基本信息

簡介

大明王朝經過幾代開國帝王的勵精圖治後,國土疆域擴大,國力日趨強盛,社會經濟文化繁榮,呈現一片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盛世景象。然而,幾十年在江西、河南、山西等地擔任巡撫及最終官至兵部尚書的于謙,眼中看到的卻是朝中官僚腐敗、宦官專權窮奢極欲、社會風氣敗壞、民間冤獄成災、貧富高度兩極分化、百姓人心思變。他感到十分痛心。

于謙為官一方鞠躬盡瘁,勇治貪官污吏,維護社稷蒼生,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是那個時代的先覺者,他痛心疾首於明王朝被虛幻的盛世假象所滿足,看不清歷朝國運衰敗的慘痛教訓,因而一再向最高統治階層發出警世忠告,並不惜自己被判死刑投入囚牢。老百姓聽說這件事,成千上萬為之請願。

英宗皇帝為之動容,予以赦免。于謙死裡逃生後依然不改初衷,直呼“社稷為重君為輕”。終於,于謙的警世之言在震驚歷史的“土木之變”中應驗了。明朝50萬缺乏訓練的軍隊被北方的瓦剌部族圍殲,英宗被俘,大明朝搖搖欲墜。于謙在這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以獨木撐天、力挽狂瀾於既倒的氣勢,運籌帷幄,穩定大局,守住京城,另立新君景帝,挽救了大廈將頃的大明江山。

國難過後,他又不顧個人生死,懷抱“再造大明”的宏願,全身心投入到治理國家整肅朝綱的鬥爭中去。然而,度過生死一劫的明王朝剛剛恢復生機,又忘卻了血的教訓,官場腐敗依舊,朝廷傾軋更烈,奢華之風尤盛。于謙的政治變革更是得罪了眾多既得利益者和貪官權貴,最終爆發了一場“奪門之變”,遺世獨立的一泓清流被漫漫濁流所吞沒,于謙被殘酷殺害。一曲“社稷為重”、“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正氣歌也從此流芳千古。

這部長篇電視連續劇試圖將于謙一生“剛正清廉”和“再造大明”的兩大人生境界以及大明王朝由於腐敗奢糜而逐漸由盛及衰的歷史深刻地展示出來。于謙的命運和明王朝由盛變衰的慘痛歷史足以為“後世鑒”。

主要演員

王慶祥....于謙

歸亞蕾....孫太

申軍誼....石亨

魏宗萬....王振

胡可....女貞

故事梗概

宮廷叛亂,當朝天子遁入空門,全景式展示明朝兩代帝王陰謀與情仇,功高震主,救時宰相暴屍荒野,大手筆揭密于謙殘酷被害千古之懸疑。

公元1368年,朱元璋統一中國。歷經數代長達八十餘年的勵精圖治,天下太平,邊疆一統,至明英宗皇帝登基期間大明王朝進入鼎盛時期……

英宗正統年間,太監王振把持朝政,誅滅異己,逼迫“垂簾聽政”的孫太后還政於英宗,並陷害忠良,使奸計將兵部侍郎于謙打入死牢,直至朝綱不振,社會腐敗之風日盛。

蒙古瓦剌軍侍機大舉入侵,邊關軍情危急,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困於“土木堡”,五十萬大軍土崩瓦解,滿朝文武百官死於戰場,英宗被瓦剌軍生擒……

危難中,孫太后下旨免去于謙死罪,回朝主持危局。于謙力挽狂瀾,為對付瓦剌挾天子攻城掠地的毒計,不顧後患,立英宗同父異母的弟弟成王朱祁鈺為帝,並親自上前線指揮作戰,以智謀大敗瓦剌軍,迎回英宗,然而,一場明爭暗鬥的皇位之爭又在景帝與英宗之間展開……

一心想重振大明的于謙,鐵心整肅朝綱,力推新政,追查私錢,剷除腐敗,結果遭到權貴們的極力反對,一挫再挫……

及至景泰七年,石亨等奸黨密謀迎復上皇,一出“奪門之變”上演,英宗復位,景帝被害至死,于謙也被貫以“莫須有”的罪名再次下獄……

分集劇情

第1集

明英宗皇帝幼年登基,朝政漸為宦官王振把持。為慶賀英宗登基十周年和新宮落成,王振挾百官進京朝賀,十分奢靡。而江南卻奏報有亂民聚眾造反,朝廷命于謙率兵進剿。

第2集

于謙提出要解決流民問題,必須嚴查非法圈地之風,得到英宗和太后的支持。身為欽差大臣的于謙剛將最大的圈地者王振之弟王山緝拿歸案。

第3集

王振連夜求見英宗,用私情打動英宗,再讓十多位負荊請罪的心腹跪在英宗面前,請求發落。英宗被蒙蔽了。

第4集

登基十年的英宗早想親自主政,以擺脫太后的干預,王振投其所好,挾百官逼迫太后還政於英宗,太后被迫退位。太后被逼宮後,于謙當著眾大臣之面,歷數皇上親信宦官,英宗一怒之下,將于謙打入死牢。

第5集

于謙下獄以後,王振更加肆無忌憚,他誘哄英宗砸了“內官不準干預朝政”的御碑,在瓦剌犯邊時又慫恿英宗御駕親征。英宗倉促湊集五十萬大軍,隨帶文武百官及三宮六院護駕同行。吏部尚書王直對英宗御駕親征深感不安,去獄中探望于謙,于謙斷定英宗此番出師必然凶多吉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