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

《大捷》

《大捷》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創作生產,吳貽弓和吳天戈導演。影片開始以近乎鬧劇的風格,展示了從莊稼漢到軍人的農民們的種種表現。但當表現戰爭的慘烈時,編導者又以正劇、悲劇的風格,表現出人們的憤怒反抗。影片故事情節曲折,結構緊湊,是一部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影片。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大捷》《大捷》

隆重的授勳大會上,23路軍韓培戈總司令親自給新編第三團中校團長段仁義、少校團副霍傑克、中尉連長歐陽貴授勳。他們因河西會戰狙擊有功,榮獲軍部和總部頒發的戰功獎章和勳章各一枚。儀式剛剛開始,帶著可怕神情的英雄們,卻撥出手槍向韓總司令開火。韓中數槍倒下,歐陽貴被韓的衛兵們擊倒地,霍傑克和段仁義也被衛兵們制伏。此時,遠遠滯後的女播音員,卻播出了事件的開頭:“火拚我23路軍炮兵一部的卸甲甸暴民,已組成新編第三團,韓總司令深明大義,顧全大局,既往不咎,目前已令該團提前結束編練,駐防洗馬河西線,隨時準備參加河西會戰。據悉,河西會戰即將展開……”

故事得從頭說起:在下崗子村口,原為縣長的三團團長段仁義帶著上面派來的參謀長方向公等人視察陣地。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幫地道的農民,唱小調、斗鵪鶉、聊天,連段團長都錯把他們當成沒有撤退的老鄉了。方向公集合這幫所謂的軍人訓話,這哪象前沿陣地,倒象是卸甲甸縣城的大集嘛。段團長也只得硬跟著講幾句。方參謀還親自示範,教這幫抗日軍人如何挖戰壕,而不是挖排水溝。

在上崗子村團部,另一位上面委派來的黽參謀,在教衛生兵們如何包紮傷員。霍傑克副營長對新派來的報務員白潔芬有好感,給她送臉盆以示關切,而副團長章金奎也下流地盯著她。

在這新編的三團里,只有少數幾個職業軍人,其他都是拉來的老鄉,保甲長啦,貨棧掌柜啦,石匠啦,收破爛的啦。仗還沒有打,有人倒供起菩薩,插上香,跪求佛爺保佑。鐵匠歐陽貴和丁保長打架竟導致群歐,霍傑克好不容易才制止住騷亂。就是這樣的部隊,依託有利地形,即將面對日軍的兩個旅團和偽軍的一個整編師。

大敵當前,團副章金奎因強姦報務員被擊斃,霍傑克被提升為團副。此時在三團前面的國軍已被擊潰,他們立即面對日軍。韓總司令把三團全部調到下崗子村前沿,把上崗子村交由他的1761團駐守。方參謀對這樣的安排心存疑慮,他想把報務員與黽參謀留在上崗子村,留在1761團團部,遭到韓司令的拒絕。

殘酷的戰爭終於降臨到這一幫老百姓頭上。面對敵人,膽小的嚇哭了,有的竟尿了褲子,還有打算逃跑的,連段團長也把望遠鏡拿倒了。幸好第一次來進攻的是一幫偽軍,新兵團雖然混亂緊張,還是把敵人打退了。最初的勝利,大大提高了士氣。

日軍正規部隊出現了。先是撼天震地的炮擊,人們在炮火下驚慌失措,不少人被炸得血肉橫飛。然而當日軍出現的時候,人們還是前仆後繼英勇抵抗,利用有利地形頑強奮戰,打退了日寇的進攻,傷亡自然慘重。此時1761團團長來說鬼子頂多兩個聯隊,再堅持一天是有把握的。方參謀憤怒異常,說日軍至少一個旅團,偽軍一個師,聯隊哪來的重炮?他向司令部發電,請求增援,或者放棄下崗子村前沿,全團合併到1761團守上崗子一線。然而回電讓人目瞪口呆:上崗子不讓去,1961團又不增援。方向公這才察覺到這裡面有名堂。霍傑克認為這是讓新三團當炮灰。段仁義想起過去火併韓總司令炮兵營的事情,“總司令是不是不要咱們了?”大戰前夕,方向公仍然布置任務,準備血戰。大學生出身的霍團副在戰鬥間隙編著三團團歌,表達滿腔的愛國熱情。方參謀私下對霍團副說,他下達的“擅自潰退即可正法”的命令不要認真執行,給弟兄們放一條生路吧,別對自己的弟兄開槍啊;並囑咐,誰活著離開,就要帶上報務員,就這么個女的,還是個孩子啊。

第二天,經過整日的浴血奮戰,就這些烏合之眾,大敵當前,為了國家與民族,居然打退了日軍一次次瘋狂進攻,守住了陣地。此時方參謀作出抉擇,天黑之前,除留下最後的戰鬥力量監視陣地外,只有抗命撤退了。他毅然決定,如果山上的1761團果真是來監視督戰的話,他們肯定會阻,他們要是敢開火,新三團就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他們。段仁義有些害怕,說這樣火併不好,是不是跟韓總司令再商量一下?方參謀說,電台已壞,無法聯繫,也沒有必要再商量,總座已經把大家給賣了。1761團團長來電話,方向公據理力爭,說已經沒有什麼新三團了,傷亡1400多人,下崗子村都給炸平了,前沿可能隨時失守,新三團剩下的連傷員在內幾百人應該撤到上崗子村。方參謀憤怒地砸了電話機,命令全團往上撤,備好彈藥,集中機槍,準備向1761團開火。段仁義此時明白了,他建議方參謀、黽參謀和報務員撤到1761團,我們不能拖累你們。但方參謀決心已下,或者同生,或者同死。當團部只剩下方、黽二人時,黽參謀遞過一張手諭,說1761團團長的意思──也是總座的意思,臨來之前,總座給他們簽發了特別通行證;黽參謀還說他準備了便衣。方參謀打倒了對方,說他不是人。

在日軍與1761團的夾擊下,新三團全軍覆沒,只有少數人得以倖存……

周梅森作品

周梅森(1956年- ),江蘇省徐州人。1985年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協江蘇分會專業作家,《青春》月刊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江蘇分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作品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曾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