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飛鷹》

《大地飛鷹》

《大地飛鷹》為台灣武俠名家古龍先生晚期作品,1977年由南琪出版。

基本信息

書籍信息

《大地飛鷹》《大地飛鷹》

作者:古龍 作品

類型:武俠修真

全文長度:153242字

書籍簡介

鷹在盤旋,盤旋在艷藍的蒼穹下,在等著食他的死屍。

他還沒有死。

他也想吃這隻鷹。

他同樣飢餓,餓得要命。

在生存已受到威脅時,在這種威脅已到達某種極限時,一個人和一隻鷹並……...

作品分析

古龍小說的三白飯

三白飯的典故出自於東坡軼事,所謂“鹽也白,蘿蔔也白,飯也白”,可以轉意指菜色貧乏,這樣講你就知道我什麼意思。如果還不懂,可以用伍佰的專輯去聯想,《絕代雙驕》就好比“樹枝孤鳥”的絢爛華麗;而本書呢,恰似「白鴿」的清素淡雅。綜觀全書,看不到太多文藻修飾、也沒有緊張刺激的情節,甚至連人物的名字都像菜市場撿來的,什麼“要命的小方”,跟“憤怒的小馬”差不多混哪!

等待果陀VS尋找卜鷹 

本書結構大致可分做兩部份,以“夢在江南”一章為分界,之前為“有鷹之部”,主講小方在大漠的遭遇,三十萬兩黃金與貓盜之謎;第二部份為「無鷹之部」,小方迴轉江南途中突然折返,卻發現人事全非,卜鷹也失蹤了。雖然他人不見,但大家還是非常想念他,雖然他人不在,精神還是與讀者同在,一直都沒有消失。

卜鷹在本書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徵,如果說《等待果陀》(注)書中,那個永遠等不到的朋友「果陀」象徵希望;那消失之後還令人深深懷念的卜鷹,就是男人所謂的“剖腹交陪朋友情”。且看小方在書中和三個女人(波娃、蘇蘇、小燕)都發生關係,但臨到見面時,他還是不斷在逃避;反倒卜鷹呢,好像一夜夫妻百日恩那樣,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其實「要命的小方」根本就可以看做古龍的心情寫照,他對男人和女人,態度天差地遠,不用講你都看得出來。

獨孤痴與催狂魔劍

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劍法,煉了之後會精氣鬱結,非得靠殺人和做愛來不能發泄,那我們要怎么稱呼它?答案是:“催狂魔劍”。古龍小說經常提到煉劍,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西門吹雪及其孤高絕世之劍,筆者稱之為“天行之劍”,因為他的劍法就像天體運行般剛強無匹,沛然莫之能御,這也是西門吹雪何以受封“劍神”的原因。

獨孤痴的劍則差點兒,煉了會引發人類獸性,非得尋求原始途徑不得發泄,所以叫做「催狂魔劍」。這中間有一個問題是:“性和暴力可以互相抵消嗎?”基本上司馬翎在《紅粉干戈》書中有明確的解答,他說:“性和暴力都是人類本能的欲望,當一項得到抒解時另一項也會隨之消滅。”所以煉「催狂魔劍」臨近大成之際,必須二者擇一來突破難關。

結局早泄壯士無顏

《大地飛鷹》名字取得好,但內容寫得差,除了結構鬆散對話冗長的“基本缺點”外,早泄的結局也是一大敗筆。如果閣下具備有初級推理能力,都該知道卜鷹失蹤究竟是誰在搞鬼,古龍自己也露餡好幾次,只是死皮賴臉硬拖,想多混點稿費喝酒。結局早泄倒不要緊,總該懂得收尾,可偏偏呢,到了尾聲應該揭破陰謀大快人心的時候,輕鬆幾筆就帶過去了!什麼“班察巴那總算不愧為人傑”,意思是「盡在不言中」嗎?武俠小說之所以長不大,被看輕,就是這些靠名氣混飯吃的“酒蟲大俠”在居中搞鬼。你儘管拖拉沒關係,給我逮著了,有殺錯沒放過,人在天堂照樣教你難堪!

卷末小札 

讀者看完本書(如果你真的有耐心看完且不被氣飽),若想再重溫卜鷹風采,可逕行參考古龍最後短篇遺作《獵鷹.賭局》,有卜鷹軋上一角。但我沒說一定是“這個”卜鷹,這隻卜鷹是貓頭鷹,那只可能是金眼雕或其它猛禽,我也不太清楚。

古龍主要作品名錄

古龍,本名熊耀華,筆名“古龍”,台灣武俠小說家。1938年6月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西南昌(幼時曾住過漢口)後經香港赴台灣,1985年9月21日病逝於台北。少年時期便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一般多以為他是受到吉川英治大仲馬小仲馬海明威傑克•倫敦約翰·史坦貝克小說乃至尼采沙特等西洋哲學的影響啟迪。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純文學作家,但最終卻走上了武俠創作的道路。主要武俠作品如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