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的播種者》

《夕陽下的播種者》

《夕陽下的播種者》是梵谷的作品,創作於1888年。《夕陽下的播種者》採用黃金比例構圖,畫中的人物在金色麥田中步履昂揚的向前行走,遠方的農用機械在夕陽的照耀下呈現出艷麗獨特的色彩,畫作拉大了透視的視角。

基本信息

《夕陽下的播種者》《夕陽下的播種者》

作者:梵谷VanGogh

年份:1888

畫作:畫布上油彩Oiloncanvas
尺寸:64x80.5cm

藏處:荷蘭國立渥特羅庫勒穆勒美術館

作者簡介

文森特·梵·高VincentVan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蘭後期印象派大畫家梵谷,是一位以其獨樹一幟的畫風、荒誕不經的行為、令人悚然而驚的舉止和對藝術的近乎偏執的狂熱追求聞名遐邇的傳奇式人物。塞尚曾稱他為“狂人”。義大利藝術評論家小文杜里認為:“梵谷對後來的野獸派和表現派都有極大影響,他的藝術成就比馬奈和塞尚對後繼者有更大的作用。”然而,這樣一位藝術大師生前卻備受社會的冷漠。長期的惡劣條件下無休止的作畫,嚴重損害了他的心理和生理上健康。縈繞心頭的憂愁和鬱悶使他患了精神病。除了他沉浸在藝術的狂想之外,他得不到一絲人間的溫暖。最後,他終於毅然決然地自己結束了那短促而寶貴的生命。這個藝術家用他自我的凜冽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他的內心以及他在死後留下的大批寶貴作品。

作品賞析

《夕陽下的播種者》屬於文森特後期的畫作。從這幅作品的色調上來說,一如既往的繼承了文森特後期作品炙熱的感覺,主體色調採用鈷藍和橙色的對比色調。這是太大膽的做法,對,他在人們眼裡一向是不可理喻的人!他身邊的人都懼怕這個紅頭髮的怪物。整幅畫對比色調的拿捏度的精度要求高,而文森特在這一點上的準確度很精確,整幅畫彰顯給人明亮醒目的視覺效果。就是這樣的一個畫家,將他的畫作留給了整個藝術節,並成為一個桎梏,這種影響力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將來都給人們帶了震撼。
從文森特的內心來解讀,這幅畫具有“收穫季節”的含義,從事畫家這一行業的這些年來,他只得到了弟弟提奧的支持,因此他在內心深處渴望得到來自家庭和外界的支持和認可。拉大透視視角,除了美感上的需求,更給了人們在欣賞這幅作品之餘,對了遠方的世界有了更多所的遐想。這是否代表著文森特對於未來的翹首期盼呢。夕陽照耀散發的光芒採用了斑駁的筆觸,以及在西山將要日落之時,夕陽仍然陳浮現出完整光芒四射的狀態,更加堅定無疑的表達出來文森特的內心的吶喊----渴望生活!
狂熱,奔放,大膽,是《夕陽下的播種者》的定義。或者文森特對於人物的比例概念不如其他的畫家來的功底深厚,但他帶給我們的是另一種視覺的高端享受。要讀懂文森特,就要讀懂他的畫,而他的話有來自於他內心激昂自我以及對藝術的熱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