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

:凡·高;zh-tw:梵古}- :凡·高;zh-tw:梵古}-(Vin 凡·高墓1888年2月赴法國南部的阿爾勒旅居。

文森特·梵·高 -{T|zh-cn:凡·高;zh-tw:梵古}-
Image:VanGogh-self-portait-as an artist.jpg
自畫像-{zh-cn:凡·高;zh-tw:梵古}-(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zh-tw:大陸譯為凡·高,又譯為梵谷;zh-cn:又譯為梵谷,台譯為梵古}-,全名為文森特·威廉·范霍赫(Vincent William van Gogh),後印象派代表人物。 梵 高是繼勃倫朗後自畫像最多的畫家。
梵谷的作品充滿彭湃的激情,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但一直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直到死後他的作品才以其震憾人心和富於想像力贏得評論界的讚揚。在他死後一些畫家開始模仿他的畫法,強調感情的宣洩,而對現實不一定作出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為表現主義。此外梵谷的繪畫風格對後來出現的野獸派也有一定影響。

生平簡歷

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北部布拉班特省的格羅渥特-松特丹,是牧師杜奧多魯斯·范霍赫的長子。
1857年弟弟提奧·范霍赫出生。
1869年—1876年分別在古庇畫行的海牙、倫敦、巴黎分店就職。遭解僱後前往英國的拉拇斯卡托,在寄宿學校服務。
1877年在德而特雷希特的畫店當助理。時年24歲。
1878年回艾登。在布魯塞爾的傳教士培養學校學習3個月。以後在沒有領到許可證的情況下,于波瑞納吉的煤礦區開始傳教活動。於次年由布魯塞爾傳教本部解除傳教士職務。
1880年下決心當畫家。
1886年進入美術學院學習,但與老師對立,1個月後退學,展轉到巴黎,住在弟弟西奧的公寓,結識了羅特列克、貝納、畢沙羅、高更等畫家,並與高更成為好朋友。
凡·高墓1888年2月赴法國南部的阿爾勒旅居。租賃黃屋,10月高更來訪。12月發生割耳事件,高更離去,凡·高被送進醫院。
1889年4月西奧結婚。5月凡·高住進聖雷米精神醫院。
1890年5月21日去巴黎南部村莊奧維爾,接受保羅·加歇醫生的醫治。7月27日傍晚在散步時用手槍自殺。29日凌晨1時(一說1時30分)去世,終年37歲。30日葬於奧維爾公墓。
1891年1月25日,一生在支持文森特的弟弟提奧由於過度悲痛和精神失常而逝世,葬在哥哥的墓邊。
代表作品
收藏在洛杉磯蓋提美術館中的凡·高名畫鳶尾花《鳶尾花
《向日葵》
《-{zh-cn:吃土豆的人;zh-tw:吃馬鈴薯的人}-》
《星月之夜》(The Starry Night),油畫,73cm*92cm,Museum of Mordern Art/Bridgeman Art Library
夜間咖啡館》(café terrace at night),科倫-米勒博物館收藏
《麥田裡的烏鴉》(Wheat field under threatening skies with crows),凡·高博物館收藏
自畫像
作品收藏
凡·高博物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收藏梵谷油畫二百餘件、素描550件和七百多封書信等,是收藏梵谷畫作最多的美術館,包括從初期的荷蘭時期,巴黎時期、阿爾時期直至聖雷米、奧維爾時期的全部名作。館內還有其他作家的作品,梵谷的生平介紹以及相關歷史遺物。
科倫-米勒博物館(Kroller Muller Museum):位於荷蘭奧特洛。搜羅凡·高的油畫及素描作品共278件,如《夜間咖啡館》(café terrace at night)、《郵遞員》、《阿魯魯吊橋》(Bridge at Arles)等。

相關評價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
“他生下來。
他畫畫。他死去。
麥田裡一片金黃,
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