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與受騙女子》

《基督與受騙女子》實際上是一幅具有現實生活意義的風俗畫。基督扮演著一位主持公道的、受人尊敬的長者,騙子的述說,圍觀者的參與表態議論,無奈的受騙女子,每個人都作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姿態表情,尤其是畫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手勢所傳達的思想情緒都十分生動和富有個性特徵。

基本信息

《基督與受騙女子》基督與受騙女子

畫作名稱:《基督與受騙女子》
作者: 洛托(義大利)
創作年代:
風格: 現實主義
題材: 風俗
規格: 124cm*156cm
質地: 布 油彩
存藏處: 巴黎 羅浮宮藏

作品簡介

這個故事見於《約翰福音》。耶路撒冷古神殿的長官法利賽人試圖誘使耶穌作出評判(這樣便可以告他僭越權力)。他們把一個被捉姦的女人帶到耶穌的面前,按當時的羅馬法律,應該用石頭把她砸死。耶穌在一片混亂中表現出不可動搖的鎮定,他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那些捉姦的人聽了都退了出去。耶穌最後對那婦人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畫家對他非理想化的處理恰到好處,使表現出的事件真實可信;畫家通過他的畫告訴我們,神的愛是一種巨大的善的力量,它的寬容是無限的。

作品賞析

《基督與受騙女子》實際上是一幅具有現實生活意義的風俗畫。基督扮演著一位主持公道的、受人尊敬的長者,騙子的述說,圍觀者的參與表態議論,無奈的受騙女子,每個人都作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姿態表情,尤其是畫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手勢所傳達的思想情緒都十分生動和富有個性特徵。

畫家以半身群像布滿畫面,人物擁擠重疊,密不透風,著力刻畫人物頭部動態和面部表情以及相互關係。構圖仍以傳統的基督居中,其他人物分列兩邊形成對稱式結構。

在明暗色彩處理上,人物,尤其是面部都處於受光亮區,在暗背景的襯托下顯得更為光輝奪目,這種對比強烈的色彩感,是通過冷暖色對比和強光線照射達到的,作為主體人物的基督和女子都處於強光和冷暖色彩對比下,形象格外突出。

這幅畫表現出善與惡、美與醜的精神對比,女子是美好善良的,而基督則體現光明正大和公正,它是真善美的化身。周圍的人群美醜交織、善惡共存。

畫家簡介

洛托比喬爾喬內和提香小几歲,他們是同代威尼斯畫派的畫家。宗教神話題材富有人性特徵,色調明朗。這些都是威尼斯畫派畫家所具有的共同特點,洛托並無例外。

喬爾喬內 原名喬爾喬·巴巴雷里·達卡斯特弗蘭柯。出生於威尼斯附近的卡斯特弗蘭柯小鎮,後來遷居威尼斯,他追求個性解放和享受生活樂趣,長於談吐,善於交往。他熱愛自然,喜歡唱歌,彈得一手好豎琴,他的笛聲能引得少女神魂顛倒。瓦薩利在他死後30年寫道:“大自然賦予他如此輕而易舉和順利成功的天姿;他的油畫和壁畫中的色彩忽而活潑鮮明,忽而柔和平穩,並且把從明到暗的過渡畫到如此程度,以至於當時的許多優秀大師都承認他是一個生來就使人體富有生氣的畫家。”他對大自然的色彩變化有著超凡的敏銳洞察能力和表現能力,他的目光能透過千變萬化的陽光,捕捉到色彩變化的精髓,並且能生動地呈現在畫布上。由於他畫了美麗的威尼斯,人們這才發現威尼斯光彩綺麗的美,他用天才的筆觸畫出青翠的山坡和陡峭的懸崖,人們這才注意到威尼斯風景所呈現出的明暗差別,怪不得有人說威尼斯的美是喬爾喬內畫出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