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

《地圖》

《地圖》由開始到終結都在音樂上及視覺上令人著迷。

基本信息

雜誌

概述

《地圖》創刊於1986年,2002年改版為全彩色雙月刊,是國內唯一以“地圖”為主題的高品位生活地理雜誌。《地圖》雜誌以圖為主,圖文並茂,用地圖的視角解讀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城市生活、生態環境、歷史文化、旅遊探險等廣泛領域。
《地圖》雜誌由國家測繪局主管,中國地圖出版社主辦,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同時,《地圖》雜誌用地圖說事,透過地圖看世界,提供地圖收藏和交流信息,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地圖》的讀者遍及各個領域,以國家機關職員、企業管理人員、教育工作者、學生和廣大地圖愛好者為中堅力量。
地圖直觀精美,在“讀圖時代”,地圖具有便捷易懂和吸引眼球兩大優勢,大事小事天下事,一目了然;地圖是重要工具,廣泛套用於發現世界、認識世界、旅遊探險;地圖還是鑑賞收藏的珍品。《地圖》雜誌,將地圖的魅力發掘到底!

單價

單月15日發刊,定價:中國大陸16元人民幣,港澳台25元港幣,國外8美元

《地圖》《地圖》

歌曲

《地圖》由開始到終結都在音樂上及視覺上令人著迷。……打開多媒體及不同文化領域的文化深入探索。這部45分鐘的協奏曲是一次跨越時間與地域的心靈旅程。《洛杉磯時報》《地圖》是一部充滿優美及靈性的作品,輕敲出原始的音樂語言,令人體驗到某名的興奮.《地圖》為波士頓交響樂團邀請譚盾創作,馬友友擔任大提琴獨奏,譚盾自己稱作品為“大提琴和錄像帶的協奏曲”,舞台上的“樂器”是大提琴和放映的錄像,錄像來自譚盾1999年和2001年兩次回湖南鄉間的採風現場,帶著面具的祭祀舞者、苗族嗩吶吹奏者、吹樹葉成歌的村民以及表演侗族舌歌的少女們當時表演的音樂,通過錄像的播放,和現場演奏的大提琴密切結合,一起構築了《地圖》的音樂世界。
這部作品吧,它由以下九個樂章組成:

第一樂章:儺戲與哭唱

第二樂章:吹木葉

第三樂章:打溜子

第四樂章:苗嗩吶

第五樂章:飛歌

第六樂章:間奏曲:聽音問路

第七樂章:石鼓

第八樂章:舌歌

第九樂章:蘆笙

儺戲源於中國古代的儺祭,巫師常戴面具演出迎鬼,娛鬼、送鬼的故事,並與過世及來世對話。影像上的儺戲表演和現場的演奏、鳳凰的山水交融起來,這本身就像一個多聲部的樂章。哭唱是以哭為唱,聽其音是哭,就其譜是唱,原自“哭嫁歌”的哭唱。這個湖北農村也有,小時候聽到婦人用這種哭唱來訴心中之苦,常常覺得不忍佇聽。現場大提琴如泣如訴,還有小提琴齊聲隱隱哀陳,這沉澱下來的苦痛,竟然也可以流淌成樂章!吹木葉顧名思義是以樹葉為哨,吹出婉轉悠揚的樂聲,土家族的男女以此來傳遞隱秘心事。就這么一片樹葉,即使不墊上如此龐大的交響樂團,也一點都不會覺得單調。大提琴模仿吹木葉的音色,妙不可言。打溜子是土家族一種獨特的民間器樂,用銅器打出風、絲、竹、語,用響樂打出寧靜、諧和、與幽默。演奏這一章節的時候可以看見村民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是屬於他們的音樂,是他們的表達方式。飛歌是苗族姑娘最喜歡的一種歌唱,飛歌就是把歌飛給山那邊的情郎,通過歌聲互傳心曲,互表愛意。現場影像上苗族姑娘歌唱一段,等待一段,這間隙中安希`卡通納的大提琴和她的歌聲一應一合,這種跨越時空,跨越文化,跨越媒介的應和和對話,顯出神奇的魅力,既清幽又沉鬱,既憂傷又歡欣,侗族姑娘的舌歌是一種多聲部的歌唱,可從三聲部多到六聲部,美麗的姑娘們用舌頭打出嘟嚕嘟嚕的音色,湘女多情,這音色顫動得像是戀人的心。蘆笙是侗族最古老的竹簧樂器,演奏的時候要左右搖擺不停,簡單的幾個音卻能吹出大地的抖動,這樣傳達大地心跳的樂器配合演奏者強烈的肢體語言,原始而奔放。間奏曲:聽音問路時螢幕上打出一段譚盾的文字敘述:

……那年冬天我從北京回老家湖南採風

在土家族的一個村子裡

我遇到以為能用石頭敲出音樂的老人

他敲擊、搓揉不同的石頭

奏出不同的節奏和音高。更神奇的是

每段石樂後,他拋出手中的石頭,石頭落地

總能排列出《易經》中的某種卦相

他古老而原始地吟唱著

與天、地、風、雲交談,和前生、來世對歌

當時我被震傻了,真覺得這位“石頭老人

就是我要尋找根籟的地圖

二十年後,應邀為波士頓交響樂團

和大提琴家馬友友創作交響協奏曲時

我想起了這位“石頭老人”

並再次回到了湖南的土家村

純樸的鄉民卻告訴我“石頭老人”

已帶著他古老的音樂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我當時很悲傷,老想著:

能不能把已經逝去的人再找回來?

能不能讓好的音樂永不消逝?

於是,我重返湖南“聽音尋路”想繪出我心裡的地圖,想找回“石頭老人”和他那永遠不應消失的音樂……譚盾把這種音樂叫做“根籟”,這是一個獨特而準確的詞,音樂的根脈,天籟之音。碟里附有《地圖》的相關紀錄片《聽音尋路:尋找消失中的根籟》英文名是:Rediscoveringthemap,這是音樂的根脈,也是文化的根脈。紀錄片裡面譚盾回到故鄉湖南採風,他說自己最初對音樂的認識全是來自於這裡的山水,這裡的人民,這裡的生活。他指著河邊搗衣的婦人,說細心去聆聽他們搗衣的聲音吧,那節奏就像爵士樂一樣美妙。這就是音樂,無處不在的音樂。在演奏正式開始前的引言裡,譚盾帶著濃厚的湖南鄉音說到,來到湘西演出,是來到這裡感恩。這音樂是源自於這裡,繞了地球大半圈,又回到了這裡,就像落葉歸根一樣。我們現在來了,為你們而來,我們現在為大家演奏《地圖》。這裡的山水,這裡的鄉民,是音樂的根。譚盾從中汲取到源源不絕的靈感,他受到打溜子獨特而靈活的演奏方式啟發,讓大提琴演奏出胡琴的音色,用彈琵琶、古箏的指法來演奏小提琴、大提琴,用手掌拍擊小號和圓號發出獨特的聲音,敲擊、揉搓石頭,形成石鼓。演出的舞台搭建在一條美麗的河上,看得見大提琴琴面上滾動的露珠,河面上氤氳的水汽,河墩上坐著一排頭戴銀飾,身穿花衣的苗家姑娘。河面上不斷飄過蓮花燈,我剛開始看的時候,手上還翻著本雅明《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本來只是想拿它做墊樂。可是第一個樂章開始的時候,我的耳朵就不夠用了,我的眼睛,我的身體,我的靈魂,全部被這幅有魔力的作品像磁石一樣吸引。可是有趣的是,這美妙的作品正好應證和呼應了本雅明的理論。本雅明把技術複製時代之前的傳統藝術定義為是通過“靈暈”來吸引人的。而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通過觸動感官、侵入身體來吸引人。本雅明這樣解釋到底何謂“靈暈”:靈暈是時間空間的奇異交織。遠方的奇異景象仿佛近在眼前。靜休於夏日午後,目光追逐著地平線上的山巒或一條小小樹枝;它們將觀者籠罩在其投下的陰影,此刻開始成了影像中的一部分——這就是所謂呼吸那遠山、樹枝的靈暈。這靈暈,或者靈光在這個技術複製的年代,是日漸消逝了,就像這祖輩相傳,山水相和,卻也瀕於消失的根籟。當這靈暈借著《地圖》顯現的時候,你就仿佛和湘西的山水,和這裡的土地,這裡人的生活情感直面著,你體驗著時空的奇異交織,遠方的奇異景象近在眼前,你的血液,你的靈魂,被這種靈暈照亮,隨著它的呼吸、明暗,它的婉轉悠揚而顫動。譚盾的目光、神情和手勢不僅指揮和調動著音樂,也直指你的心靈和你已經忘卻的靈魂。在哭唱、打溜子、飛歌、舌歌等樂章里,我慢慢地微笑開來,微笑著流下淚來,或者流著淚就微笑起

創作者簡介

作曲家

《地圖》《地圖》

1958年出生,湖南人。譚盾出生於湖南長沙絲茅沖,幼年深受中華楚文化的影響,後來進入京劇團開始其京劇音樂家身涯。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隨趙行道、黎音海學習並取得作曲碩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院,1986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獎學金,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隨大衛·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學習並獲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他是中央音樂學院“四大才子”之一,在校時創作的第一弦樂四重奏《風·雅·頌》運用民間曲調,中國宮廷音樂,廟堂讚歌等原始素材,給人清新、別致的感覺,獲得了1983年德里斯頓·韋伯爾作曲比賽二等獎。被新聞界、藝術界稱為“新潮音樂”、“先鋒派音樂”、“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到美國後,數家知名樂團聘他為樂團作曲,並出任BBC交響樂團(蘇格蘭)駐團作曲兼副指揮,1988年在美國舉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這是中國音樂家在美國首次舉辦的音會。憑《臥虎藏龍》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獲第44屆格萊美四項提名:“最佳電影原創音樂”,取自電影版《臥虎藏龍》主題曲:“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取自《臥虎藏龍》的《月光愛人》 ;“最佳古典音樂”,取自《臥虎藏龍》的《永恆的誓約》;“最佳古典音樂協奏曲”,取自譚盾的《易》吉他協奏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