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普蘭的蒼穹下》

《在拉普蘭的蒼穹下》

《冬天到基律納去過“聖露西亞”節》、《跟薩米人在一起的日子》、《苦寒中的“溫馨歲月”》、《“冰酒店”流進了托納河》、《德國人的“哈斯基”情緣》、《約克莫克鎮的卡特琳娜》、《加木爾斯塔德教堂村》、《呂勒奧群島上的捕魚人》……劉沙先生的新書《在拉普蘭的蒼穹下》將瑞典拉普蘭的魅力展現了出來。

基本信息

信息

封面封面

對我而言,曾經是那么神秘的北極光,在拉普蘭的蒼穹下竟如調色板一般絢爛繽紛,深夜的湛藍中那一道道光芒似乎並不是夕陽西下後的迴光返照,而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就如同薩米人認為極光是黎明的象徵,在黑暗中會給人希望,因為看到極光黑夜便要過去了……於是冰雪、極光和薩米人便賦予了蒼茫的北極太多的詩意和想像……

劉沙先生的新書《在拉普蘭的蒼穹下》將瑞典拉普蘭的魅力展現了出來,歡迎更多中國朋友來拉普蘭親身體驗這個迷人之處的空間,寧靜、沉寂、清新的空氣,潔淨的冰雪和神奇的午夜陽光以及北極光……

作者簡介

劉沙,自由攝影師和撰稿人。多年來遊歷於中國和世界各地,用鏡頭和文字聚焦人類的文化和歷史。1999年用了一年時間泡了近300家上海的酒吧和夜總會後,拍攝出版《串吧》一書。2000年台灣麥田出版社將《串吧》改名為《上海酒吧》在台灣出版。2001年至2005年問,多次前往法國葡萄酒產區以及鄉村拍攝採訪葡萄園和小鎮的風土人情並相繼出版了圖文畫冊《法國葡萄酒》、《法國酒莊》、《法國酒標》、《法國葡葡酒的盛宴》和《法蘭西鄉村主義》。2006年至今繼續著用鏡頭和文字看世界的遊歷生活。拍攝出版了畫冊《巴拉頓湖的幻想年代》、《瑞典人》、《斯莫蘭的歲月》、《在拉普蘭的蒼穹下》以及《西藏夢想地》

試讀

從基律納開始的北極之旅

2006年12月6日下午兩點我開始了讓我難以忘懷的北極之旅。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起飛不過短短的兩個多小時,飛機已經飛抵瑞典北部名城基律納(Kiruna)上空了。我從機艙窗戶往下望去竟是一片蒼茫的白色,厚厚的積雪和冰凍將整座城市裹得嚴嚴實實,街道沒有了,市容消失了,連機場的跑道都是工人們用鐵鏟臨時開掘出來的。每架航班在基律納上空盤旋時,機場的工人們便被要求前來清除跑道,而等飛機下完客再駛離跑道後,漸漸的積雪又會將跑道封凍起來……

飛機幾乎是貼著地面的冰層和積雪降落的,工人們開鑿出的跑道上浦灑著防滑用的煤渣,這樣飛機落地時便不至於因衝力過猛而滑出跑道。

艙門打開,一陣寒氣湧進機艙,這來自於北極地純淨清爽的空氣雖然帶著絲絲寒意,卻也讓人振奮了起來。我讓助手特意替我在雪地里以基律納三個字為背景拍了一張照,這是我十幾年來為數極少的幾張“到此一游”的照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