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1937年9月29日,毛澤東發表《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指出:兩黨重新結成統一戰線,將對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發生決定的作用,形成中國革命的一個新時期。基於此,毛澤東同志在當時所寫的《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這篇文章,的的確確是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簡介

《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1937年9月29日,毛澤東發表《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指出:兩黨重新結成統一戰線,將對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發生決定的作用,形成中國革命的一個新時期。但是,今天的統一戰線還不充實,還不堅固,我們應該把統一戰線發展充實起來,把民眾加進去,要有一個共同綱領,實行必要的改革,這是今日中國革命的迫切任務。完成這個任務,就一定能夠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由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在當時來說,這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說是一件大好事,因為,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終於把蔣介石逼到了抗日這條道路上,但是,大家不要忘記,這蔣介石本不願抗日。

現在,通過張、楊二將軍的兵諫,才把他逼到這條正確的道路上,這國共合作是實現了,但以後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如怎樣才能使我們這經過艱苦努力好不容易實現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正常運轉,這是我們的在當時所要面臨的重要而又急迫的任務,因為,這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我們克敵制勝的一大法寶,因此,這項工作是重要而又急迫,基於此,毛澤東同志在當時所寫的《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這篇文章,的的確確是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當時的時局背景

《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毛主席的這篇文章寫於1937年9月,在此之前,由於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在全國建立了由我黨發起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由此開始。但是,在當時,由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剛剛建立,國共合作剛剛開始,在國民黨內部還沒有進行以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改革。所以,在當時,還只是在形式上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要想徹底地實行它,還有很長一段的路要走,這其中就包括國民黨政府和軍隊必須要按照孫中山先生生前制定的“三大政策”加以改革,以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及新的國共合作。只有如此,才能適應抗日形勢的需要,使之能夠更好地動員和發動全國四萬萬民眾投入到抗戰的洪流中來。
但是,當時在全國有不少人並不了解這次國共合作來之不易,也不了解合作中兩黨在許多問題,特別是原則問題上還存在著很大分歧,因而看不到其中潛伏的嚴重危機,存在著過於樂觀的傾向;另外,也有一些人,不懂得國共兩黨結成統一戰線的歷史任務和偉大前途,以為這不過是一個不得以的臨時辦法,存在著敷衍了事的傾向,因此,統一全國人民的思想,以推動國共合作的發展已經成為當時整個抗戰的當務之急,為此,毛澤東同志於1937年9月及時寫下了這篇文章,可以說,這篇文章的發表,對於統一全國人民的思想,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非常及時和重要的。
在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前夕,中國共產黨順應全國人民積極要求抗日的強烈要求,不止一次地向國民黨政府發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如1935年紅軍在長征途中就發表了倡議國共兩黨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八一宣言》,但是,在“西安事變”爆發之前,由於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主張,致使我黨的這些努力均無結果。1936年12月,由於國民黨東北軍愛國將領張學良和西北軍愛國將領楊虎城兩位將軍不滿蔣介石對外妥協退讓,對內殘酷鎮壓國內不斷興起的抗日浪潮並不斷進剿積極主張抗日的共產黨領導下的陝北中央紅軍的錯誤方針,出於強烈的愛國熱情,毅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抗日的大局出發,不計前嫌,並最終促成事變的和平解決,從此(國共)兩黨開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並於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全國抗戰。可以說,這抗戰的局面可真是來之不易,它是經過中國共產黨人長期而頑強的鬥爭才得來的。顯然,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一陣營里,國民黨蔣介石還沒有徹底改變其不適應抗戰需要的方針和政策,“但是不論如何,兩黨的統一戰線是宣告成立了。這在中國革命史上開闢了一個新紀元。這將給予中國革命以廣大的深刻的影響,將對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發生決定的作用。”
可以說,統一戰線的建立,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後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具體的事情要做,這是一個無論如何也忽略不了的事實,尤其在國民黨方面更是如此。因為在1937年國民黨三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就已經電告國民黨三中全會,要求國民黨向共產黨保證停止內戰,實行民主自由,召開國民大會,迅速準備抗日和改良人民生活等五項條件;同時中共又在1937年7月為宣布兩黨合作的宣言中提出改紅軍為八路軍,改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為陝甘寧邊區,停止沒收地主土地和實行減租減息等有利於抗戰及人民休養生息等政策,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不僅證明了共產黨人不僅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倡導者,更是其真正的踐行者。這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共產黨的宣言,不但將成為兩黨團結的方針,而且將成為全國人民大團結的根本方針”。
抗戰伊始,也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開始。可以說,沒有第二次國共合作,就不會有利於全國一盤棋,共同抗日這個局面。所以說,在這個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國共合作,共赴國難是至關重要的;追述國共合作的歷史,還要從1924年說起,在當時,由於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黨(即後來的國民黨)人推翻了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滿清王朝的腐朽統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中華民國,後又在1924年接受(前)蘇聯人民的偉大領袖列寧同志以及共產國際的建議,於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開始了浩浩蕩蕩、規模空前的北伐戰爭,在北伐中正是因為共產黨人在國民黨軍隊(尤其是在葉挺的“鐵軍”)中運用了正確的政治思想工作,致使官兵的戰鬥力大大增強,北伐戰爭不斷取得節節勝利。可以說這就是國共兩黨親密合作結成統一戰線的結果。實踐證明,在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存亡等生死攸關的問題上,實行國共合作是必需的和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一種好形式和好辦法。因為就一個國家而言,只有國內的各黨各派和廣大人民民眾緊緊地擰成一股繩,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這樣這個國家才會有向心力和凝聚力,這正如毛澤東同志在本文中所指出的“中國的革命,自從1924年開始,就由國共兩黨的情況起著決定的作用。”

全文內容

毛主席的這篇文章寫於1937年9月,在此之前,由於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在全國建立了由我黨發起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由此開始。毛主席的這篇文章寫於1937年9月,在此之前,由於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在全國建立了由我黨發起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由此開始。

還在一九三三年,中國共產黨就發表了在停止進攻紅軍、給民眾以自由和武裝民眾三個條件之下,準備同任何國民黨部隊訂立抗日協定的宣言。那是因為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國人民的首要任務已經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中國了。但是我們的目的沒有達到。
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紅軍號召各黨各派和全國同胞組織抗日聯軍和國防政府,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⑴。同年十二月,中國共產黨通過了同民族資產階級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決議。一九三六年五月,紅軍又發表了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通電。同年八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又對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送了一封信,要求國民黨實行停戰,並組織兩黨的統一戰線,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同年九月,共產黨又作了在中國建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決議。不但發了這些宣言、通電、書信和決議,而且派遣了自己的代表,多次和國民黨方面進行談判,然而還是沒有結果。直至西安事變⑹發生,在一九三六年年底,中國共產黨的全權代表才同國民黨的主要負責人取得了在當時政治上的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即是兩黨停止內戰,並實現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從此建立了兩黨重新合作的一個必要的前提。
今年二月十日,當國民黨三中全會的前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了具體地建立兩黨合作,乃以一個系統的建議電告該會。在這個電報內,要求國民黨向共產黨保證停止內戰,實行民主自由,召開國民大會,迅速準備抗日和改良人民生活等五項;共產黨也向國民黨保證取消兩個政權敵對,紅軍改變名稱,在革命根據地實行新民主制度和停止沒收地主的土地等四項。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步驟,因為如果沒有這一步驟,則兩黨合作的建立勢將推遲,而這對於迅速準備抗日是完全不利的。
自此以後,兩黨的談判接近了一步。關於兩黨共同的政治綱領問題,要求開放民眾運動和釋放政治犯問題,紅軍改名問題等,共產黨方面都提出了更具體的建議。雖然共同綱領的頒布,民眾運動的開放,革命根據地的新制度的承認等事,至今還沒有實現;然而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按抗日戰線的戰鬥序列,又稱第十八集團軍)的命令,已在平津失守約一個月之後頒布了。還在七月十五日就已交付了國民黨的中國共產黨中央為宣布兩黨合作成立的宣言,以及當時約定隨之發表的蔣介石氏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的談話,雖延擱太久,未免可惜,也於九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正當前線緊張之際,經過國民黨的中央通訊社,先後發表了。

共產黨的這個宣言和蔣介石氏的這個談話,宣布了兩黨合作的成立,對於兩黨聯合救國的偉大事業,建立了必要的基礎。共產黨的宣言,不但將成為兩黨團結的方針,而且將成為全國人民大團結的根本方針。蔣氏的談話,承認了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指出了團結救國的必要,這是很好的;但是還沒有拋棄國民黨的自大精神,還沒有必要的自我批評,這是我們所不能滿意的。但是不論如何,兩黨的統一戰線是宣告成立了。這在中國革命史上開闢了一個新紀元。這將給予中國革命以廣大的深刻的影響,將對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發生決定的作用。
中國的革命,自從一九二四年開始,就由國共兩黨的情況起著決定的作用。由於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就是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這是兩黨結成了統一戰線的結果。然而由於一部分人對於革命主義未能堅持,正當革命走到將次完成之際,破裂了兩黨的統一戰線,招致了革命的失敗,外患乃得乘機而入。這是兩黨統一戰線破裂了的結果。現在兩黨重新結成的統一戰線,形成了中國革命的一個新時期。儘管還有某些人還不明了這個統一戰線的歷史任務及其偉大的前途,還在認為結成這個統一戰線不過是一個不得已的敷衍的臨時的辦法,然而歷史的車輪將經過這個統一戰線,把中國革命帶到一個嶄新的階段上去。中國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中解放出來,將決定於這個統一戰線的發展狀況。新的有利的證據已經表現出來了。
第一個證據,是還在中國共產黨開始提出統一戰線政策的時候,就立即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贊同。人心的向背,於此可見。第二個證據,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兩黨實行停戰以後,立即引起了國內各黨各派各界各軍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團結狀況。雖然這個團結對於抗日的需要說來還是異常不夠的,特別是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團結問題至今在基本上還沒有解決。第三個證據,這是最為顯著的,就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發動。這個抗戰,就目前的情況說來,我們是不能滿意的,因為它雖然是全國性的,卻還限制於政府和軍隊的抗戰。我們早已指出,這樣的抗戰是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雖然如此,但是確實已經發動了百年以來未曾有過的全國範圍的對外抗戰,沒有國內和平和兩黨合作這是做不到的。如果說當兩黨統一戰線破裂的時候,日寇可以不費一彈而得東北四省,那末,當兩黨統一戰線重新建立了的今日,日寇就非經過血戰的代價不能得到中國的土地。第四個證據,就是對國際的影響。全世界工農民眾和共產黨,都擁護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統一戰線的主張。國共合作成立後,各國人民,特別是蘇聯,將更積極地援助中國。中蘇已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今後兩國關係有更進一步的希望。根據上述的這些證據,我們可以判斷,統一戰線的發展,將使中國走向一個光明的偉大的前途,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打倒和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建立。
然而這樣偉大的任務,不是停止在現在狀況的統一戰線所能完成的。兩黨的統一戰線還需要發展。因為現在成立的統一戰線,還不是一個充實的堅固的統一戰線。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否只限於國共兩個黨的呢?不是的,它是全民族的統一戰線,兩個黨僅是這個統一戰線中的一部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統一戰線,是工農兵學商一切愛國同胞的統一戰線。現在的統一戰線事實上還停止在兩個黨的範圍之內,廣大的工人農民、兵士、城市小資產階級及其他許多愛國同胞還沒有被喚起,還沒有被發動,還沒有組織起來和武裝起來。這是目前的最嚴重的情形。它的嚴重性,就是影響到前線不能打勝仗。華北以至江浙前線的嚴重危機,現在已經不能掩飾,也無須掩飾了,問題是怎樣挽救這個危機。挽救危機的唯一道路,就是實行孫中山先生的遺囑,即“喚起民眾”四個字。孫先生臨終時的這個遺囑,說他是積四十年的經驗,深知必須這樣做,才能達到革命的目的。究竟根據什麼理由一定不肯實行這個遺囑?究竟根據什麼理由在如此危急存亡的關頭還不下決心實行這個遺囑?誰也明白,統制、鎮壓,是和“喚起民眾”的原則相違背的。單純的政府和軍隊的抗戰,是決然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我們還在今年五月間,就對於這個問題大聲疾呼地警告過當權的國民黨,指出了沒有民眾起來抗戰,就會蹈襲阿比西尼亞的覆轍。不但中國共產黨人,各地的許多先進同胞以及國民黨的許多賢明的黨員,都曾指出了這一點。可是統制政策依然沒有改變。其結果就是政府和人民隔離,軍隊和人民隔離,軍隊中指揮員和戰鬥員隔離。統一戰線沒有民眾充實起來,前線危機就無可避免地只會增大,不會縮小。
今天的抗日統一戰線,還沒有一個為兩黨所共同承認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綱領,去代替國民黨的統制政策。現在國民黨對待民眾的一套,還是十年來的一套,從政府機構,軍隊制度,民眾政策,到財政、經濟、教育等項政策,大體上都還是十年來的一套,沒有起變化。起了變化的東西是有的,並且是很大的,這就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兩黨的內戰停止了,全國的抗日戰爭起來了,這是從西安事變以來中國政局的極大的變化。然而上述的一套則至今沒有變化,這叫做沒有變化的東西和變化了的東西不相適應。過去的一套僅適用於對外妥協和對內鎮壓革命,現在還是用了這一套去對付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所以處處不適合,各種弱點都暴露出來。不乾抗日戰爭則已,既然要幹了,並且已經幹起來了,又已經暴露出嚴重的危機了,還不肯改換一套新的乾法,前途的危險是不堪構想的。抗日需要一個充實的統一戰線,這就要把全國人民都動員起來加入到統一戰線中去。抗日需要一個堅固的統一戰線,這就需要一個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是這個統一戰線的行動方針,同時也就是這個統一戰線的一種約束,它像一條繩索,把各黨各派各界各軍一切加入統一戰線的團體和個人都緊緊地約束起來。這才能說得上堅固的團結。我們反對舊的那一套約束,因為它不適應於民族革命戰爭。我們歡迎建立一套新的約束代替舊的,這就是頒布共同綱領,建立革命秩序。必須如此,才能適應抗日戰爭。
共同綱領是什麼呢?這就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共產黨在八月二十五日提出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中國共產黨在公布國共合作的宣言上說:“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實現而奮鬥。”若干人們對於共產黨願意實行國民黨的三民主義覺得奇怪,如像上海的諸青來⑾,就是在上海的刊物上提出這種疑問的一個。他們以為共產主義和三民主義是不能並存的。這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觀察。共產主義是在革命發展的將來階段實行的,共產主義者在現在階段並不夢想實行共產主義,而是要實行歷史規定的民族革命主義和民主革命主義,這是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根本理由。說到三民主義,還在十年前兩黨的第一次統一戰線時,共產黨和國民黨就已經經過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而共同決定加以實行,並且已經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經過每一個忠實的共產黨人和每一個忠實的國民黨人的手,在全國很大的地區中實行過了。不幸在一九二七年統一戰線破裂,從此產生了國民黨方面十年來反對實行三民主義的局面。然而在共產黨方面,十年來所實行的一切政策,根本上仍然是符合於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的。共產黨沒有一天不在反對帝國主義,這就是徹底的民族主義;工農民主專政制度也不是別的,就是徹底的民權主義;土地革命則是徹底的民生主義。為什麼共產黨現在又申明取消工農民主專政和停止沒收地主的土地呢?這個理由我們也早已說明了,不是這種制度和辦法根本要不得,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略引起了國內階級關係的變化,使聯合全民族各階層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成了必需,而且有了可能。
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為了共同反對法西斯,建立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也有了必需和可能。所以,我們主張在中國建立民族的和民主的統一戰線。我們用以代替工農民主專政的各階層聯合的民主共和國的主張,是在這種基礎之上提出的。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正是孫中山先生曾經提出過的政策;我們今天停止實行這個政策,是為了團結更多的人去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而不是說中國不要解決土地問題。關於這種政策改變的客觀原因和時間性,我們曾經毫不含糊地說明了自己的觀點。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原則,一貫地堅持了並發展了第一次國共統一戰線的共同綱領即革命的三民主義,所以共產黨能於強寇壓境民族危急之際,及時地提出民族民主的統一戰線這種唯一能夠挽救危亡的政策,並且不疲倦地實行之。現在的問題,不是共產黨信仰不信仰實行不實行革命的三民主義的問題,反而是國民黨信仰不信仰實行不實行革命的三民主義的問題。現在的任務,是在全國範圍內恢復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革命精神,據以定出一定的政綱和政策,並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實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實行起來,這在中國共產黨方面真是日夜馨香禱祝之的。為此,共產黨在盧溝橋事變之後,提出了抗日救國的十大綱領。這個十大綱領,符合於馬克思主義,也符合於真正革命的三民主義。這是現階段中國革命即抗日民族革命戰爭中的初步的綱領,只有實行了它,才能挽救中國。一切和這個綱領相牴觸的東西,如果還要繼續下去,就會要受到歷史的懲罰。
這個綱領之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不得到國民黨同意是不可能的,因為國民黨現在還是中國的最大的握有統治權的政黨。我們相信,那些賢明的國民黨人會有一天同意這個綱領的。因為如果不同意的話,三民主義就始終是一句空話,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就不能恢復,日本帝國主義就不能戰勝,中國人民的亡國奴境遇就無可避免。真正賢明的國民黨人是決不願意這樣的,全國人民也決不會眼看著盡當亡國奴。而況蔣介石先生在其九月二十三日的談話中已經指出:“余以為吾人革命所爭者,不在個人之意氣與私見,而為三民主義之實現。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之一切,而當與全國國民徹底更始,力謀團結,以保國家之生命與生存。”這是很對的。現在的急務在謀三民主義的實現,放棄個人和小集團的私見,改變過去的老一套,立即實行符合於三民主義的革命綱領,徹底地與民更始。這是今天的唯一的道路。再要推延,就會悔之無及了。
然而要實行三民主義和十大綱領,需要實行的工具,這就提出了改造政府和改造軍隊的問題。現在的政府還是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府,不是民族民主的統一戰線的政府。三民主義和十大綱領的實行,沒有一個民族民主的統一戰線的政府是不可能的。現在國民黨軍隊的制度還是老制度,要用這種制度的軍隊去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是不可能的。現在的軍隊都在執行抗戰的任務,我們對於所有這樣的軍隊,特別是在前線抗戰的軍隊,都是具有欽敬之忱的。然而國民黨軍隊的制度不適宜於執行徹底戰勝日寇的任務,不適宜於順利地執行三民主義和革命綱領,必須加以改變,這在三個月來的抗戰教訓中已經證明了。改變的原則就是實行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現在國民黨軍隊的制度是基本上違反這兩個原則的。廣大的將士雖有忠勇之心,但束縛於舊制度,無法發揮其積極性,因此舊制度應該迅速地開始改造。不是說把仗停下來改造了制度再打,一面打仗一面就可以改變制度。
中心任務是改變軍隊的政治精神和政治工作。模範的前例,就是在北伐戰爭時代的國民革命軍,那是大體上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的軍隊,恢復那時的精神是完全必要的。中國應學習西班牙戰爭的教訓,西班牙共和國的軍隊是從極困難的境遇中創造出來的。中國的條件優於西班牙,但是缺乏一個充實的堅固的統一戰線,缺乏一個能執行全部革命綱領的統一戰線的政府,又缺乏大量的新制度的軍隊。中國應該補救這些缺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在今天,對於整個抗日戰爭,還只能起先鋒隊的作用,還不能在全國範圍內起決定的作用,但是它的一些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的優點是足供全國友軍採擇的。這個軍隊也不是一開始就像現在的情形,它也曾經過許多的改造工作,主要地是肅清了軍隊內部的封建主義,實行了官兵一致和軍民一致的原則。這個經驗,可以供全國友軍的借鑑。
當權的國民黨的抗日同志們,我們和你們在今天一道負著救亡圖存的責任。你們已經和我們建立起抗日統一戰線了,這是很好的。你們實行了對日抗戰,這也是很好的。但是我們不同意你們繼續其他的老政策。我們應該把統一戰線發展充實起來,把民眾加進去。應該把它鞏固起來,實行一個共同綱領。應該決心改變政治的制度和軍隊的制度。一個新政府的出現是完全必要的,有了這樣一個政府,才能執行革命的綱領,也才能在全國範圍內著手改造軍隊。我們的這個建議是時代的要求。這個要求,你們黨中也有許多人感覺到,現在是實行的時候了。孫中山先生曾經下決心改造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因而奠定了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的基礎。實行同樣改造的責任,今天是落在你們的肩上了。一切忠誠愛國的國民黨人當不以我們的建議為不切需要。我們堅決相信,這個建議是符合於客觀的需要的。
我們民族已處在存亡絕續的關頭,國共兩黨親密地團結起來啊!全國一切不願當亡國奴的同胞在國共兩黨團結的基礎之上親密地團結起來啊!實行一切必要的改革來戰勝一切困難,這是今日中國革命的迫切任務。完成了這個任務,就一定能夠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只要我們努力,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

評論

《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1927年4月12日國民黨悍然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可以說那個時候整箇中國都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共產黨人的鮮血染紅了珠江兩岸、黃浦灘頭。此後就是連綿不斷的十年內戰,蔣介石是對外投降日本帝國主義,對內殘酷鎮壓中國共產黨和其所領導的革命軍隊,並且在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不但不抵抗,相反還命令東北軍撤退關內,把一個好端端的東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鬼子,之後,日本侵略者長驅直入,沒用多長時間就占領了華北等長江以北的大片國土,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但在這事關國家生死攸關的緊急關頭,蔣介石不但不抗日,相反,卻把槍口對準了強烈要求抗日的廣大民眾和最先倡導停止內戦、共同抗日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西北中央紅軍。可以說,蔣介石逆歷史潮流而動,倒行逆施的行為,引起了社會各界愛國人士和全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尤其是駐在陝西的東北軍和西北軍廣大官兵,更是不滿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主張,積極要求抗日,尤其是東北軍的最高統帥張學良將軍更是集國難家仇於一身,他在蔣介石率中央軍大兵壓境,準備進攻陝北中央紅軍根據地之時,力勸蔣介石停止內戰、共同抗日。
可是蔣介石卻頑固堅持其“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主張,哭諫無效,苦諫更是無效,眼瞅著在西北興起的猶如燎原之勢的抗日烽火就要被蔣介石所撲滅,可以說中國的前途和命運真是到了需要做決斷的最最緊要的關頭。此時,張、楊二位將軍出於一顆赤城的愛國之心,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西安扣留蔣介石,對蔣介石實行兵諫,把他捉起來,逼他抗日。西安事變的發生,可以說是一夜之間震動了全國,震動了世界,對於這次事變,國內外的反應各異,但是,就明顯的就是國民黨政府中以何應欽為代表的“親日派”,在事變發生後,他們一面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拯救“委座”,一面又派出大批飛機轟炸西安,企圖以討伐叛逆的名義在混亂之中把蔣介石炸死,以便取而代之。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么整箇中國免不了就會陷入更大規模的內戰,而且還會引狼入室,“叫”日本鬼子更大規模地侵占中國的領土。要是那樣的話,不但實現不了全面抗戰,而且中國的老百姓還會更加生靈塗炭,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基於此,從全民抗戰的大局出發,在事變爆發後,中國共產黨人力主和平解決此次事變,放蔣回南京,逼著他實現其在西安許下的關於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諾言。
事實證明,共產黨人的這一主張是相當正確的,因為,如果要真的“清算”蔣的滔天罪行的話,對於共產黨人來說,蔣中正這個“獨夫民賊”的身上不知沾染了多少共產黨人的鮮血,要是真是要一條條一件件地來列舉和清算他的罪行的話,那可真簡直就可以說是罪惡累累,罄竹難書,因為就憑他在這十年期間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了中華大地這一點來說,殺他一百次也不為過。但是,大傢伙可要把這點弄明白,在這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中國,中華民族處於最危急的時候,如果要把他殺了,那無異於對日本帝國主義者有利、對親日派有利。

因此,中國共產黨人從全民族共同抗戰的大局出發,力主和平解決此次事變,放蔣回南京。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這一主張是相當正確的而,此後就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全民族同仇敵愾、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全面抗戰由此開始。這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全國範圍的對外抗戰,沒有國內和平和兩黨合作這是做不到的。如果說當兩黨統一戰線破裂的時候,日寇可以不費一彈而得東北四省,那么,當兩黨統一戰線重新建立了的今日,日寇就非經過血的代價不能得到中國的土地。”是啊,只有全國軍民團結一心,才能最終戰勝外國侵略者並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這是被無數事實所證明了的顛覆不破的真理。

意義

《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毛主席《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這篇文章,使中國人民更加認識到為了能夠實現全民族的共同抗戰,早日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中國共產黨人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中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作了大量艱苦卓絕的工作,使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建立,第二次國共合作得以實現,可以說在這一點上共產黨人是功不可沒,在日寇的鐵蹄在中華大地上肆意踐踏,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他們不計前嫌,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深明大義,本著真誠合作的態度和正確的政治方向,從而在全國四萬萬同胞的心目中樹立起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地位。
因為只有制定和形成一系列有利於統一戰線健康發展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才能對統一戰線中的各黨各派各軍形成一種約束,使之能夠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最終消滅日本侵略者,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而共同努力和奮鬥。這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抗日需要一個充實的統一戰線,這就要把全國人民都動員起來加入到統一戰線中去。抗日需要一個堅固的統一戰線,這就需要一個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是這個統一戰線的行動方針,同時也是這個統一戰線的一種約束,它象一條繩索,把各黨各派各軍一切加入統一戰線的團體和個人都緊緊地約束起來。這才能說得上堅固的團結。”是啊,這統一戰線的建立,說到底是光有統一戰線這個框架還不行,關鍵還要有實實在在的東西,因為它是保證統一戰線能夠健康發展,抗戰能夠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所在。
同時,為了使全國人民在歡欣鼓舞的同時對第二次國共合作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毛澤東同志對第二次國共合作中所出現的缺陷和不足也都做了深刻的闡述,以便能夠正確地分析形勢,對此採取適當的行動。同時,它也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終奮鬥目標共產主義和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和十大綱領關係的理論,可以說這是中國共產黨以後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內堅持自己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同國民黨內的親日派、頑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動進行堅決鬥爭的有力武器。可以說,它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在第二次國共合作中堅持其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採取(和國民黨)即團結又鬥爭的策略和方法,才使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鞏固和發展,並最終取得八年抗戰的偉大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