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複評傳》

《嚴複評傳》

《嚴複評傳》簡要評述了嚴復譯書啟蒙、教育救國的一生,對其參與南北和談等一系列政治活動作出了新的解釋與評價。同時重點討論了嚴復的維新變法思想、政治主張、教育思想、教案觀及文化觀,多維度地探尋其心路歷程與思想底蘊,檢討其眼光心計的高遠深邃與毀譽得失。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嚴複評傳嚴複評傳

《嚴複評傳》簡要評述了嚴復譯書啟蒙、教育救國的一生,對其參與南北和談等一系列政治活動作出了新的解釋與評價。同時重點討論了嚴復的維新變法思想、政治主張、教育思想、教案觀及文化觀,多維度地探尋其心路歷程與思想底蘊,檢討其眼光心計的高遠深邃與毀譽得失。並通過對《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的實證性研究,揭示出嚴譯名著的特色與價值,以及嚴復在西學東漸進程中的獨特地位。

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導言
第一章時代與生平
一、啟蒙教育
二、海軍生涯
三、投身維新運動
四、輾轉南北
五、對抵制美貨的異見
六、踐行教育救國
七、參與南北和談
八、執掌北京大學
九、捲入洪憲帝制
十、衰病辭世
第二章“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
——嚴復的維新變法思想
一、比較中西社會差異
二、教育救國的應變方略
三、教育救國論的歷史影響
第三章君憲救國論的持重與迷失
——嚴復的政治主張
一、抨擊專制政治
二、鼓吹君主立憲
三、反對革命共和
第四章“溶智慧、練體力、厲德行”
——嚴復的教育思想
一、構建現代教育目標
二、德育論
三、智育論
四、美術教育論
五、實業教育論
第五章“統新故而視其通,苞中外而計其全”
——嚴復的文化觀
一、以人為本,超越體用
二、審同析異,取精用宏
三、因時權變,執兩用中
第六章情感與理智的困惑
——嚴復的教案觀
一、翻譯《支那教案論》
二、重視基督教的教化功能
三、剖析教案的原因與後果
四、弭平教案的標本之策
第七章救亡警鐘:《天演論》(上)
——嚴譯《天演論》的獨創性
一、生物進化論與社會達爾文主義
二、《天演論》的主要內容
三、《天演論》的獨創性
第八章救亡警鐘:《天演論》(下)
——嚴譯《天演論》的傳播與衝擊
一、《天演論》的傳播與主要版本
二、進化論成為新世界觀和方法論
三、進化論成為近代中國救亡運動的原動力
四、《天演論》與近代中國學術
第九章富國阜民之術
——嚴譯《原富》研究
一、《原富》的翻譯與修改
二、《原富》與《國富論》的差異
三、《原富》案語的性質與內容
四、《原富》的傳播與影響
第十章治平之基
——嚴譯《群學肄言》研究
一、斯賓塞及其《社會學研究》
二、《群學肄言》的翻譯與特點
三、《群學肄言》的傳播與影響
第十一章自由精義
——嚴復對西方自由主義的傳播與會通
一、《群己權界論》與《政治講義》
二、自由的內涵與類別
三、國權民權特操絮矩
四、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
第十二章譯界泰斗
——嚴復與西學東漸
一、譯事楷模:“信、達、雅”
二、“近世西學第一人”
三、嚴譯特色與價值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人名索引
詞語索引
後記

前言 

 

偉大的中華民族在長達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曲折發展過程中,像滾滾東流的長江那樣,以磅礴之勢,衝破了重重險阻,奔騰向前,現在更以嶄新面貌,雄姿英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產生這一奇蹟有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社會活動、思維活動和對外交往以及抗擊外來侵略過程中,逐漸創造、積累、發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內在思想活力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這是一種偉大、堅強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歷史留給我們所有海內外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無價之寶。
當然,和各國各種不同傳統思想文化一樣,在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傳統中,也是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因而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不對;一知半解、信口開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對。鄭重而嚴肅的態度應該是對它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繼承和弘揚這份瑰寶,振興中華,造福人類。人類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就是在不斷去粗取精、繼往開來和改革創新過程中實現的。繼往是為了開來,開來不能離開繼往。民族虛無主義和復古主義,都是違背歷史發展的辯證規律的。

精彩書摘

1854年1月8日(鹹豐三年癸丑十二月初十日),嚴復出生於福州南台(南門以南、閩江以北的福州市區,即今台江)蒼霞洲一個中醫世家,祖籍侯官縣。
嚴復,乳名體乾,譜名傳初。投考福州船政學堂時改名宗光,字又陵,也作右陵。人仕後,改名復,字畿道,晚號疥燮老人,別署觀我生室主人、輔自然齋主人、尊疑學者、唐山人、瘠燮堂、疥燮堂主人等。成名後,因籍貫為侯官,被尊稱為嚴侯官、侯官先生。
嚴復出生前後,西方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連續遭受外來浩劫,與此同時,太平天國起義對清王朝構成了巨大威脅。嚴復就是出生、成長在這樣一個內憂外患的年代,他一生的命運與際遇也與此緊緊相連。
1859年,嚴復入私塾讀書,先後從師數人。1862年,嚴復回到故鄉陽崎鄉下,轉入其五叔嚴厚甫的私塾就讀。次年,嚴復再次來到省垣蒼霞洲,開始在同邑黃宗彝先生的指導下讀經。黃宗彝“為學漢宋並重”,學識淵博,為閩省宿儒。他常向嚴復講述明代東林掌故以及宋、元、明儒學案與典籍,所授內容並不限於經書。在黃先生的指導下,嚴復拓展了學術視野,陶冶了情操。尤其是東林黨人不畏權奸、剛直不阿的氣節與傲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胸懷與氣度,令嚴復肅然起敬、終身銘記。1865年,塾師黃宗彝病卒。他生前自薦其子黃增來到嚴家就館,這樣,嚴復開始在黃增來的指導下繼續讀書,直到次年父親病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