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倆/我們倆》

比利時作家維姬·西琳的作品,這套書有兩本:《咱們倆》和《我們倆》。全是特別可愛的小寶寶和特別可愛的小狗狗以及其他小動物的照片。《咱們倆》和《我們倆》以幽默親切的手法極其完美地捕捉了所有物種寶寶之間共有的“親緣性”。

基本信息

概述

比利時作家維姬·西琳的作品,這套書有兩本:《咱們倆》和《我們倆》。全是特別可愛的小寶寶和特別可愛的小狗狗以及其他小動物的照片。

詳述

《咱們倆》意思是“你和我”,可以看作是人類孩子和動物寶寶的親密對話;《我們倆》意思是“我和他”,可以看作是人類孩子和小狗寶寶的共同宣言。很中國的書名吧?其實是從紐西蘭引進的圖書。《咱們倆》的英文原名叫“Close Friends”——動物永遠是人類親密的朋友;《我們倆》的英文原名叫“Best Friends”——狗從來就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
將令人愉悅的小動物和姿態相同的可愛的小寶寶的照片並列排放使之相映成趣,真是個天才的創意。老虎、大象、長頸鹿、青蛙、蝸牛、蝴蝶毛毛蟲……誰能想到,人類寶寶有時與這些最不可能的動物之間竟有著不可思議的類似:蹣跚學步的孩童走路就像鴨寶寶那樣拙笨;幼兒滿足的微笑與海龜寧靜的微笑交相輝映。寶寶和各種動物,或局部或整體,姿態、動作、形象、表情,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甚至連眼神都驚人地相似,《咱們倆》和《我們倆》以幽默親切的手法極其完美地捕捉了所有物種寶寶之間共有的“親緣性”。
維姬·西琳,作家,出生於比利時。她曾經是在鏡頭前工作的一名模特,但很快被吸引到鏡頭的另一邊。她從時裝攝影助手乾起,後來成為《Vogue》《Elle》《GQ》等國際知名的頂級時尚雜誌的攝影師。一九九二年開始,維姬·西琳一直對動物和人類寶寶之間的相似性感興趣。十年後,她的第一本書《咱們倆》出版,並被譯成十種文字,成為二十多個國家的暢銷書。維姬·西琳現與兩個兒子拉斐爾和文森特一起住在巴黎郊外,繼續著這一系列的創作。她建立了自己的網站(www.vicky-ceelen.com)並註冊了一家公司,專門推銷自己的書——除《咱們倆》《我們倆》以外還有一本新近推出的《我愛你》(I Love You),這本書以人類母親美麗的哺乳形象與動物甚至植物類似的姿態特寫兩相對照,歌頌自然界恆久共存的偉大的母愛。
書中所有攝影作品都是精品,都是攝影家爐火純青的技藝和愛心的結晶,而未經電腦做過任何手腳。簡潔的構圖、單純的背景、柔和的色調、講究的光線、豐富的影調,細膩而又親切生動地傳遞著豐富的情感,表現出勃勃的生機:看那側身熟睡的嬰孩因壓迫而扭曲的小嘴裡吐出的細碎的泡泡,很容易喚起每一位讀者最溫柔的聯想和最軟弱的情感回憶。
中英文對照的名人名言賦予這套書讚頌友誼的主題。《咱們倆》的第一組照片分別是渾圓的禽蛋的頂部和同樣渾圓的孕婦隆起的腹部。前一頁是美國經濟學家伯納德·梅爾策(Bernard Meltzer)的名言:“真正的朋友是這樣一個人:即使知道你稍有裂璺,他也仍然認為你是個‘好蛋’。”(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who thinks you are a good egg even though he knows that you are slightly cracked.)當然,誰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德文版的文字就出自達達主義藝術家庫爾特·施維特斯(Kurt Schwitters)之口:“我作為一個小寶貝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母親送給父親的一件讓他欣喜的禮物。”(Ich wurde als kleins Kind geboren. Meine Mutter schenkte mich meinem Vater, damit er sich freute.)
其實無須藉助任何文字,這組照片形象的畫面已經令人震撼地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成長的渴望。看哪,相同的幾乎重合的優美的拋物線,相同的暖洋洋的健康的肉色,粗糙的蛋殼和飽綻的肚臍預示著新生命的力量,輕撫的雙手顯露出母親的喜悅和和繁衍的神聖……卵生和胎生的區別在這裡不再重要,生命平等的呼喚振聾發聵!在確定中文版書名的時候,這套書的編輯和翻譯並不知道《我們倆》另有一個英文名字就叫“You & Mi”(你和我),副書名則是“Separated at Birth”(在出生之時分離)。可不是嗎?“你”和“我”——動物和人,本是大自然孕育的孿生子,在“母親”的“子宮”里你我的“臍帶”通過同一個生命的母體血脈相連,出生之時才被環境隔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