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義》

《周易本義》

《周易本義》是由作者托朱熹與李一忻著作、九州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周易本義》是朱熹的重要著作,在中國哲學史和易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周易本義》成書後,流傳甚廣,一度成為科舉考試標準用書。本次點校的底本為文淵閣《網庫全書》本,並附錄《易學啟蒙》一書。《周易本義》旨在解說封爻辭中的易理,《易學啟蒙》旨在解說象數與筮法。《本義》闡釋義理簡明而深邃,《啟蒙》解說象數清晰而翔實。此二書吸收了前代眾多學者的成果並多有發明,古今學者對此二書均有甚高評價。

作者簡介

朱熹朱熹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又號雲谷老人、遁翁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祖上世代為官,以儒名家。朱熹自幼莊重穎悟,八歲讀《孝經》,十歲讀《孟子》,刻苦異常。稍長,好為天外之思,厲志聖賢之學。年十四,從師胡憲、劉勉之及劉子軍三儒,凡禪、道、文、辭、詩、兵等書無所不讀。十九歲中進士,三十歲時正式受學於李侗門下。他繼承二程、張載等人的理學思相而集其大成,從而成為“紹道統,立人極、為萬世宗師”的思想巨人。朱熹為官清正,堅守道義,一生歷事四朝。朱熹歿後,被賜諡文公。公元1227年,被特贈為大師,追封徽國公。公元1234年,從祀禮廟。

李一忻教授,山東濟南人,1936年生。主要從事先秦哲學的研究,於易學有獨到的見解。先生研究《易經》四十餘載,著術甚豐。主要易學著作有《象數理論新探》、《周易古筮通解》、《納甲筮法講章》、《大易會意》等,整理出版的古代易學典籍有《周易折中》、《周易集解》、《皇極經世》、《梅花易數》等。現主要從事《周易》的國際學術交流工作,新譯德文版《易經》一部。

圖書前言

象占,《易》本義也。伏羲畫卦,文王系彖,周公系爻,皆以象與占決吉凶悔吝,各指其所之。孔子《十翼》專注義理,發揮經言,豈有異旨哉?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互相發而不相悖也。程子以義理為之傳,朱子以象占本其義,革每合而讀之,心融體驗,將終身玩索,庶幾寡過。昨刊《程傳》於間貢郡齋,今敬刊《本義》於朱子故里,與同志共之折。朱子有言,順理則吉,逆理則凶,悔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凶,必然之應也。夫子曰:不占而已矣。

精彩書摘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蠱,壞極而有事也。其卦艮剛居上,巽柔居下,上下不交,下卑巽而上苟止,故其卦為蠱。或日:剛上柔下,謂卦變自賁來者;初上二下,自井來者;五上上下,自既濟來者。兼之,亦剛上而柔下,皆所以為蠱也。蠱壞之極,亂當復治,故其占為“元亨”,而“利涉大川”。“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後甲三日”,丁也。前事過中而將壞,則可自新以為後事之端,而不使至於大壞。後事方始而尚新,然更當致其丁寧之意,以監前事之失,而不使至於速壞。聖人之深戒也。

圖書目錄

目錄

河圖洛書
伏羲八封次序
伏羲八封方位
伏羲六十四封次序
伏羲六十四封方位
文王八封次序
文王八封方位
封變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