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郡王》

《吐魯番郡王》

《吐魯番郡王》:該片是由知名導演尤小剛擔任藝術顧問、董玲擔任導演,《吐魯番郡王》是根據歷史人物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的有關史料和民間傳說創作的。該片由中央電視台影視部、吐魯番地區行署、天山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

基本信息

概述

2009年2月18日開始在中央電視台影視劇頻道播出,《吐魯番郡王》是以歷史人物額敏和卓的有關史料和傳說為背景,根據額敏和卓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平息準噶爾叛亂的英雄事跡編寫的,劇本曾獲得2004年“丁玲文學獎”。《吐魯番郡王》是一部根據歷史人物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的有關史料和民間傳說創作的電視劇。主要講述吐魯番

(圖)《吐魯番郡王》《吐魯番郡王》主要演員

郡王成長的心路歷程,是一部清王朝西域平叛的悲壯史詩。導演是董玲。《吐魯番郡王》依據歷史人物額敏和卓的有關史料和民間傳說,描述了額敏和卓從一名普通的維吾爾族青年成長為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民族英雄的心路歷程,再現了郡王所經歷的一些重要事件及當時的社會狀況,以藝術手法展現了吐魯番濃郁的本土文化和豐富多彩的西部民俗風情。額敏和卓把他的一生都奉獻在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事業上。 作品通過對額敏和卓犧牲個人愛情、在愛國人士的幫助下平息準噶爾叛亂等故事的描寫,述說了額敏和卓從一個普通的維吾爾族青年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成長為愛國英雄的心路歷程。該書人物關係複雜緊密,矛盾衝突激烈,情節跌宕起伏,富有濃郁的民族韻味,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吐魯番郡王》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鐵木爾•達瓦買提擔任總顧問;全國政協常委、著名作家、劇作家霍達為該劇本作序。

簡要介紹

《吐魯番郡王》主要拍攝地在吐魯番郡王府, 吐魯番郡王府位於吐魯番市區東郊的葡萄鄉木納爾村,距吐魯番市區 2公里,毗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公塔,周圍葡萄園環抱,環境優美是遊客、攝影愛好者的最佳首選景點,

(圖)郡王府郡王府

也是欣賞民族歌舞、品嘗民族御宴的好去處。吐魯番郡王府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吐魯番地區鄯善縣達浪坎鄉的喬牙村。該景點是一座二層樓帶涼棚的伊斯蘭風格建築。建築面積約11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前有巨大的涼棚,由12根高大挺直的柱子支撐。一樓與二樓以外用木製樓梯連線,二樓有2米寬的走廊。王府建築風格獨特,是吐魯番伊斯蘭教風格建築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築之一。年代為清代,是末代吐魯番郡王避暑辦公的場所。

吐魯番郡王府據史科考證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是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生活和主持政務、指揮軍事的地方,也是清王朝期間吐魯番維吾爾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指揮的中心。其主人額敏和卓不僅是當時吐魯番維吾族的領袖、清政府的參贊大臣,也是一位傑出的愛國者和軍事家。吐魯番郡王府在歷史上占地數百畝,有房數百間,設有議事廳、接待廳、正宅、清真寺、兵營、馬廄等。

導演簡介

電視劇《吐魯番郡王》導演尤小剛

(圖)《吐魯番郡王》導演尤小剛《吐魯番郡王》導演尤小剛

尤小剛原名趙曉剛,生於1952年5月,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國家藝術一級導演,享受國務院專家終身津貼。

主要作品有《凱鏇在子夜》、《巾幗悲歌》、《走出沼澤》、《京都紀事》、《神州第一街》、《大命運》、《李潤五》、《銀樓》、《共和國往事》、《欲望》、《非常接觸》、《白色陷阱》、《欲望續集》、《鳳在江湖》、《孝莊秘史》、《情斷上海灘》、《皇太子秘史》、《不嫁則已》、《太祖秘史》、《非常24小時》、《大碼頭》、《雪域迷城》、《白色情人夢》、《康熙秘史/康朝秘史》、《死去活來/一生有你》、《前清秘史》。

故事梗概

該劇依據歷史人物額敏和卓的有關史料和民間傳說,描述了額敏和卓從一名普通的維吾爾族青年成長為具有愛國

(圖)郡王寢宮過廳郡王寢宮過廳

主義精神的民族英雄的心路歷程,再現了郡王所經歷的一些重要事件及當時的社會狀況,以藝術手法展現了吐魯番濃郁的本土文化和豐富多彩的西部民俗風情。

根據歷史人物額敏和卓的有關史料及民間傳說創作的。故事從額敏犧牲個人愛情,為本部落爭奪伯克(地方官)開始,繼而描寫他從準噶爾汗走卒於手中奪取了絲路重鎮魯克沁。西征清軍缺糧,包蘇文和買買提動員額敏慰問清軍,額敏猶豫不決。阿濟斯派人化裝成清軍搶劫了維吾爾人糧食,額敏逐去清軍營賬奪糧,與當年救了他的清軍都統魁福相遇,雙方釋疑。額敏慰問清軍。準噶爾進攻魯克沁。包蘇文、買買提勸說額敏將魯克沁獻給清軍。額敏等人不同意並撤了買買提兵權,使魯克沁失守。額敏想憑自己的力量奪回魯克沁,但進攻失利。額敏最終在清軍的幫助下,奪回魯克沁,並將魯克沁獻給清軍,實現他人生的重大轉折。作品描寫了額敏從一個普通的維吾青年成長為吐魯番郡王的心路歷程,同時還描敘了額敏和幾個維、漢女性哀婉動人的情感糾葛。人物關係複雜緊密,矛盾衝突激烈,情節曲折、跌宕起伏,且具西域風土人情,富有濃郁的民族韻味,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王府介紹

吐魯番郡王府位於吐魯番市區東郊的葡萄鄉木納爾村,距吐魯番市區2公里,毗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公塔,周圍葡萄園環抱,環境優美是遊客、攝影愛好者的最佳首選景點,也是欣賞民族歌舞、品嘗民族御宴的好去處。

吐魯番郡王府據史科考證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是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生活和主持政務、指揮軍事的地方,也是清王朝期間吐魯番維吾爾族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指揮的中心。其主人額敏和卓不僅是

(圖)郡王府正大門郡王府正大門

當時吐魯番維吾族的領袖、清政府的參贊大臣,也是一位傑出的愛國者和軍事家。吐魯番郡王府在歷史上占地數百畝,有房數百間,設有議事廳、接待廳、正宅、清真寺、兵營、馬廄等。

吐魯番郡王府在1933年被盛世才的軍隊放火燒毀。現在的郡王府是根據史料記載基本按以前的維吾爾族建築風格、布局和規模恢復興建的。現在的郡王府占地面積22畝,宮殿建築面積約二千五百平方米。郡王府大門及院牆造型別具一格,莊重、古樸大方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郡王府院內、前後宮殿共有大小房間數十間,天棚、拱廊、樓梯、欄桿和檐口用典型的維吾爾民族工藝進行雕刻,配以石膏花飾,極具民族風味;庭院種植的各種果樹和葡萄樹鬱鬱蔥蔥。

郡王府優美的維吾爾族建築風格,以及土木結構的建築工藝,精美細膩的雕刻、浮雕圖案,美侖美喚地彰顯著一代維吾爾族郡王豪華氣派。它的窯洞式的建築風格和布局非常造應於生活在乾燥酷熱的吐魯番人居住(冬曖夏涼)。郡王府的整體建築融合了漢文化及中亞伊斯蘭傳統建築文化藝術,是史學、攝影、建築、旅遊者追夢憶古的理想所在!由於吐魯番郡王府獨特、厚重的郡王歷史文化和優美的伊斯蘭傳統建築風格,成為三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吐魯番郡王》的主要拍攝基地,時間長達半年。吐魯番郡王府是祖國西域疆土大漠中的一塊瑰寶。

歷史文化

郡王府的歷史文化,月色朦朧中,魯克沁鎮似一粒沙,在浩瀚的歷史裡曾經輝煌地停留著。魯克沁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在漢晉時為屯田要地,唐代設柳中縣,並成為西州時期(高昌)的東境門戶,是絲綢之路必經之道;宋代以後地名譯寫有六種,魯塵、柳塵、魯克察克、魯克齊穆等十多個,由此可見當時此地一定是商賈雲集,熱鬧非凡。到了清雍正年間,魯克沁又成為西域抗拒準葛爾分裂勢力的橋頭堡,魯克沁維吾爾首領額敏和卓反對割據分裂,

(圖)郡王議事大廳郡王議事大廳

維護中華版圖統一有功,被清朝廷封授郡王,世居魯克沁。額敏和卓被乾隆皇帝封為郡王侯,魯克沁成為傳位九位王爺的王府所在地。當地人將王府親切的稱為“王爺台”,王府內城外域占地20畝,磚石土木結構,黃黏土夯築的台基高15米,台上建築分三層,高約45米,有大小房屋100餘間,王府始建於明歷萬年(1580年),採用我國古代傳統建築式樣,朱欄雕棟,飛檐抖拱,粉宮麗瓦,化幕秀簾,可謂金璧輝煌,民國32年(1932年)馬世明作亂中被燒毀,現殘存著黃黏土基址。

“王爺台”里居住過魯克沁郡王九位十人,跨約3個世紀的王者,“王爺台”曾經硝煙瀰漫,血腥沖天;“王爺台”曾經通街頂蓋涼蓬,花叢簇擁,蜂蝶齊舞,清香四溢。水塘亭榭,宮樂不絕。最終一世魯克沁郡王額敏和卓一生為維護民族團結而拼搏,成了後人愛國衛國的典範。隨風而逝的歷史,部分撣落在許多史學家的手裡,還有一部分已經深深的植人了這片黃黏土,昭示著涉足於此的人們要記住昨天的歷史。此時,一輪金黃色的滿月,映照在古吐魯番郡王府,記者無法捧住這厚重的歷史,只是想讓這宏偉的歷史來襯托父輩們這一生的豐功偉績。思忖世間能入眼的風景就是青山綠水,樓台亭榭,蒼松競綠,或先人修道後而留下的一草一花?這些在今夜的月色中所經歷的就是歷史的一道塵煙,和將士們堆積成山的思念;那蒼涼和悲壯的豪情纏繞不盡溫柔的牽掛,將士們藏於盔甲下的也是那輪月圓;那忘盡大漠孤煙,思盡落日圓的期盼,迎合著戰馬的一聲長嘯,隱沒在歷史的那頭,如一首古歌悠悠。

郡王府王爺台的附近一個小村里,曾住著一家相依為命的母女,年方十八的阿依拉是個美麗善、勤勞勇敢的姑娘,黝黑的皮膚,圓潤的歌喉,秀麗婀娜的舞姿,那雙清亮水靈會說話的眼睛能感動一切的生靈,她的母親給村裡的一個“巴依”(地主)家做事。阿依拉每天在太陽落山時都要到村口等媽媽回來。有一天,天已經黑的不見五指了,媽媽還沒回來,阿依拉非常著急,但是她又不敢自己到處去找,因為為富不仁的巴依早想把阿依拉嫁給他家的傻兒子,

(圖)吐魯番郡王府影視城是該劇的主要拍攝地吐魯番郡王府影視城

媽媽就是因為這個才到巴依家做工的。就在阿依拉心急如焚的時候,一個身披盔甲手持長槍英俊瀟灑的小伙子,騎著一匹白色的駿馬,疾馳而來,馬背上還馱著一個人,阿依拉遠遠的就看到了自己的母親,這個小伙子說,他在巡邏時遇到倒在地上的老人,就把她救起,沿著這條路走來的。

這之後,阿依拉媽媽的病越來越重,她臨終前真主托給她一個夢,說她的女兒遇到貴人了,她可以放心的走了。小伙子是王爺府的一個王子,第一眼看到阿依拉時就被她的美貌所征服,而阿依拉也被他的英俊瀟灑所吸引,他們相愛到了第二年,小王子要出征,出征前他送給阿依拉一枚用金子打成的桑椹型戒指說:我會永遠的愛你,等我凱旋迴來!而後飛馬快鞭而去。秋去春又來,王子被敵軍挾持到了波斯,回不來了。阿依拉傷心欲絕的把這枚金戒指吞到肚裡,天天站在城門祈禱誦經,最後憂鬱而死。郡王知道後,阿依拉被埋葬到了一棵桑樹前。誰知一夜間,吐魯番盆地的桑樹掛滿白潤潤的桑堪,還有人聽見樹在說話:“依爾,依爾”依爾就是那個英俊王子的名字。從此以後,勤勞善良的吐魯番人把桑樹栽滿田間地頭,企望著祥和的幸福生活。如夢中一陣微風吹過,已熟透的桑根經不住風的搖曳,紛紛掉到地上。我尋著這棵古桑,摘一粒白潤飽滿的桑堪放進嘴裡,牙齒輕合,輕輕地說:我也要含住這一生的守候。

內容簡介

(圖)《吐魯番郡王》《吐魯番郡王》

本書是根據歷史人物額敏和卓的有關史料及民間傳說創作的。故事從額敏犧牲個人愛情,為本部落爭奪伯克(地方官)開始,繼而描寫他從準噶爾汗走卒於手中奪取了絲路重鎮魯克沁。西征清軍缺糧,包蘇文和買買提動員額敏慰問清軍,額敏猶豫不決。阿濟斯派人化裝成清軍搶劫了維吾爾人糧食,額敏逐去清軍營賬奪糧,與當年救了他的清軍都統魁福相遇,雙方釋疑。額敏慰問清軍。準噶爾進攻魯克沁。包蘇文買買提勸說額敏將魯克沁獻給清軍。額敏等人不同意並撤了買買提兵權,使魯克沁失守。額敏想憑自己的力量奪回魯克沁,但進攻失利。額敏最終在清軍的幫助下,奪回魯克沁,並將魯克沁獻給清軍,實現他人生的重大轉折。作品描寫了額敏從一個普通的維吾青年成長為吐魯番郡王的心路歷程,同時還描敘了額敏和幾個維、漢女性哀婉動人的情感糾葛。人物關係複雜緊密,矛盾衝突激烈,情節曲折、跌宕起伏,且具西域風土人情,富有濃郁的民族韻味,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章節簡介

(圖)《吐魯番郡王》《吐魯番郡王》

霍達給作者的信

人物表

總片頭

第一集 摘梨持媚

第二集 黑力其汗

第三集 巧奪羊群

第四集 花落誰家

第五集 烈女救城

第六集 長羊蹄的巴朗

第七集 一戰魯克沁

第八集雪中炭

第九集 女刺客

第十集 雪中送炭

第十一集 虎口餘生

第十二集 痛失要塞

第十三集 二戰魯克沁

第十四集 披著羊皮的狼

第十五集 真假地圖

第十六集 較量

第十七集 代價

第十八集 虎口拔牙

第十九集 出征巴里坤

第二十集 情灑蒙古包

第二十一集 喋血鬼風谷

第二十二集 再戰魯克沁

第二十三集 一片綠洲

第二十四集 播種時節

第二十五集 父與女

第二十六集 艾麗帕賣糧

第十七集 東遷瓜洲

第二十八集 金不換

第二十九集 女兒媒

第三十集 一包饢餅

第三十一集 走出魔鬼情

第三十二集 天山作證

尾聲

機遇青睞有心人(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