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扒皮過新年》

《司扒皮過新年》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小說《聖誕歡歌》,該片由約瑟夫-格雷夫斯導演,梁國慶、董暢、郭震、胡曉慶、張效等主演。該片2010年1月26日在中國上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話劇《司扒皮過新年》話劇《司扒皮過新年

一個由貪轉愛的故事
改編自狄更斯小說《聖誕頌歌》
中文演出英文字幕
背景:1930年代的中國上海
樂譜:改編自喬丹?魯德斯的《新年頌歌》
演員:25人
場景:27個
時長:2小時

時間:2010年1月26日——2月7日19:30(逢周一休息)
地點:46號劇場(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內大街方家胡同46號)

演職人員

原著:查爾斯-狄更斯(英)
改編:李志剛
翻譯:鄒澍黎黎
出品人:李志剛
製作人:托尼-斯蒂馬克(美),比爾-亨特(美)
製作總監:胡曉慶
執行製作:郭培
導演:約瑟夫-格雷夫斯(美)
副導:胡曉慶
舞美設計:谷旻雯
燈光設計:張南
服裝/化妝設計:宋橇
作曲:喬丹?魯德斯(美)
製作助理:茹然李實
燈光助理:郝壯
宣傳:趙方媛
演員:梁國慶董暢郭震胡曉慶張效翟匯楠榮偉男祁劭媛崔穎李實常無名黎黎曹旭明劉陽董栩然李一星劉果陳師慧陳淼娟等

簡介

靈魂話劇《司扒皮過新年》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小說《聖誕歡歌》,將於2010年1月26日至2月7日在方家胡同46號劇場震撼上演。這部極具世界一流水準的舞台精品匯集了中美兩國的金牌戲劇製作人和藝術家,將視角牢牢鎖定在複雜的當代中國社會,深觸國人幾欲失衡的物質與精神世界,重新挖掘我們靈魂深處的真善美,將幸福與快樂放回心間。美國百老匯著名導演約瑟夫•格雷夫斯親歷執導本劇,並聯手美國著名作曲家喬丹•魯德斯和中國一流的戲劇主創團隊將這部世界經典文學著作用中國的節日、中國的語言、中國的背景和中國的藝術呈現給觀眾,開啟新年中國話劇的靈魂篇章。其濃厚的節日氛圍和幽默風格老少皆宜。曾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的話劇《哥本哈根》中飾演海森堡的著名國話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梁國慶將鼎力出演劇中唯一主角司扒皮。

劇情梗概

富有而冷漠無情的吝嗇鬼司扒皮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被三個鬼造訪:過去之鬼、現在之鬼和未來之鬼。過去之鬼帶他回到孤單寂寞的童年,又一次見到可愛天真的妹妹、仁慈善良的老闆和初戀女友,那時他是多么的貧窮卻快樂;現在之鬼讓他經歷了雇員曹力竭一家熱鬧的年夜飯,他們一無所有卻綻放著幸福的微笑;未來之鬼向他展現了衰老之後病臥在床、無人探望的孤苦景象。司扒皮開始自省並重新思考人生……

人物形象

劇中的司扒皮是個守財奴,固執己見,對他人的需求無動於衷,對節日的喜悅冷嘲熱諷。直到這一年的除夕夜,他過世已久的合伙人馬利以厲鬼的形象出現,警告他將有三個鬼魂來造訪他。他們的到來向司扒皮呈現了他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景象,讓他意識到如何拯救自己冷酷空虛的靈魂

特點

中國版故事

狄更斯的短篇小說《聖誕頌歌》在英語國家膾炙人口,已被改編為20部電影和74部電視作品。在美國,改編《聖誕頌歌》並將它搬上舞台幾乎是每一家劇院在聖誕檔期的首選,每年大概有1000多個同題材舞台作品上演。在聖誕期間看《聖誕頌歌》好比在除夕夜看春晚一樣,這已經成了人們的習慣與期盼。那我們將如何在中國重新演繹這部經典作品呢?

製作班底

美國最有資歷的百老匯製作人托尼-斯蒂馬克
美國資深導演約瑟夫-格雷夫斯
中國著名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梁國慶(《哥本哈根》等)
中國青年導演、製作人胡曉慶(《我是張純如》、《一個人的莎士比亞》等)
中國青年燈光設計師張南(已設計三十多部中美作品)
中國青年舞美設計師谷旻雯(《我是張純如》、《歌代嘯》等)
中國青年服裝設計師宋橇(《歌代嘯》、《我不是李白》等)

演員陣容

來自國家話劇院的一級演員梁國慶飾演司扒皮。來自中央戲劇學院表、導演系學生9人分飾劇中其他主要角色。來自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表演專業的學生飾演劇中民眾演員。另有8名可愛的孩子。

主演簡介

梁國慶,國家一級演員

198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梁國慶梁國慶

主要話劇作品:
《和氏璧》《唐·璜》《哥本哈根》《普拉東諾夫》等
主要電影作品:
《世界奇案的最後線索》、《死裡逃生》、《世界屋脊上的太陽》等十餘部影片
主要電視劇作品:
《東北義勇軍》、《好漢的夢》等
獲獎情況:
曾獲第十一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第八屆中國戲劇節話劇優秀表演獎;
2008年獲得中國話劇金獅獎;
十省市小劇場戲劇節最佳表演獎。

主創簡介

約瑟夫-格雷夫斯 導演

靈魂話劇《司扒皮過新年》劇照:幸福的快樂靈魂話劇《司扒皮過新年》劇照:幸福的快樂

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藝術總監在過去二十七年中,約瑟夫已在美國、英國和中國導演過近五十部古今話劇、音樂劇和歌劇,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理查三世》,《仲夏夜之夢》,《鍊金術士》,《海鷗》,《三姊妹》,《野鴨》和《屋頂上的小提琴手》等,曾工作過的劇院有威爾斯國家劇院,英國皇家劇院,海馬克劇院(西區)等。

他已飾演過100多個話劇角色,包括哈姆雷特、亨利五世、李爾王、理查三世、塔杜夫和萬尼亞等。在舞台與電影創作方面,約瑟夫也碩果頗豐,作品包括為維亞康姆創作的電影《蜜水》和由奧斯卡獲得主約翰?米爾斯主演的《漢娜與傑克》。他的舞台作品《悔》、《班揚》和《文字馬戲團》已在洛杉磯威爾遜劇院、英國的珀斯常目劇院以及莫斯科藝術劇院等上演。約瑟夫曾在英國倫敦音樂戲劇學院(LAMDA)接受過正規戲劇訓練。

托尼-斯蒂馬克 製作人

托尼畢業於皇家戲劇藝術學院。早期導演作品包括《阿加門農》、《一生一次》和《暴風雨》。其他導演作品有《哈姆雷特》(古典舞台劇團)、《伯克利廣場》(曼哈頓戲劇俱樂部)、《排練》、《紐約人》(林肯郡?萬豪劇院)、《內燃》(造紙廠劇院)、聯盟劇院的五部劇(包括《梭羅在監獄的夜晚》)、全球首演劇目《醞釀》、

《砷和舊飾帶》(公園裡的辛辛那提劇院)、《卓九勒》、《椰子林劇院》、《美國夢》、《在熔岩到村莊前迅速給我一個吻》(北岸音樂劇院)、《自百老匯的45分鐘》(急速歌劇院)等。在外百老匯,托尼執導了《先看美國、報紙》。他還和頓.皮平以及斯蒂夫.布朗創作並執導了三部音樂劇,分別是《對比》、《時尚》和《漂流者》。

至今,他已導演了152部戲劇作品。托尼在東漢普敦的約翰.德羅劇院擔任了六年的製作總監,參與製作的劇目超過700部。托尼在戲劇界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在40年的時間裡,托尼兩度被“圈外人劇評人”提名為最佳導演。1993年,他製作的外百老匯音樂劇《無情》獲得了“圈外人劇評獎”最佳音樂劇獎。他是美國音樂劇聯盟的創始董事會成員,並成立新音樂劇藝術節,今年已經是第20屆了。他還曾經在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挑戰專題組任職。

張南 燈光設計

《司扒皮過新年》劇照:錢錢錢《司扒皮過新年》劇照:錢錢錢

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學士,俄亥俄州立大學戲劇系燈光設計碩士,戲劇文學碩士,現任教於美國著名私立女子大學SmithCollege戲劇系。2000年與捷克舞美大師JaroslavMalina合作的話劇《俄耳甫斯降臨》(OrpheusDescending)獲得美國舞美技術協會(USITT)授予的Ezekiel燈光設計獎並多次參展,2001年入選美國舞美技術協會(USITT)的青年設計師論壇。其它的設計作品包括由美國著名導演AustinPendleton執導的《孩子的時刻》(TheChildren'sHour),OBIE獎得主PaulZimet的音樂劇《鸚鵡》(TheParrots)和《反面》(FlipSide),與埃及著名女導演NoraAmin合作的《女性的監獄》(PrisonofWomen),美國德克薩斯莎士比亞劇團的《奇蹟創造者》(TheMiracleWorker),BrazzDance舞蹈團波士頓現代舞專場,遼寧歌劇院的輕歌劇《紅海灘》,北京兒藝音樂劇《福娃》,舊金山索諾瑪歌劇院《傑克倫敦》(EverymanJack),阿肯色劇院《福爾摩斯》(TheLastAdventureofSherlockHolmes)等二十餘部。2006年應邀為英國Greenwood出版社出版的《格林伍德亞洲戲劇大百科全書》(TheGreenwoodEncyclopediaofAsianTheatre)撰寫中國大陸現代戲劇部分的詞條;並多次擔任劇本翻譯及文學顧問。

胡曉慶 製作總監

現為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2009級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導演劇目有《一個人的莎士比亞》(2009年蓬蒿劇場)、《我是張純如》(2009年北京青年戲劇節展演劇目)、《九分之一》(2009年美國阿肯色常備劇目劇團)、《李爾王》(2008年“永遠的莎士比亞”國際戲劇節)、音樂劇《悲慘世界》(副導/2008年美國阿肯色常備劇目劇團)、《寶蓮燈》(2008年美國德克薩斯莎士比亞戲劇節)、(2008、《狂飆》年美國威登堡大學戲劇系)《熊》、《求婚》、《吸菸的危害》、《盲人》(2007年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2006年美國德克薩斯莎士比亞戲劇節)、《龍的土地》(2006年美國阿肯色常備劇目劇院)等。

谷旻雯 舞美設計

靈魂話劇《司扒皮過新年》靈魂話劇《司扒皮過新年》

200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
2001舞台設計專業。設計作品有《歌代嘯》、《阿姨》、《我是張純如》、《如果我不是我》、《我不是李白》、《李爾王》、《小婦人》、《梁山英雄》、《霍元甲》、《三姊妹》、《房子》、北京交叉藝術節、《柴寶國》、《一千三百萬個單身浴缸》、《集結小號》之士兵突擊、《看,精,神,病》、《對話2005升級版》、《COOL》等。

劉丹 服裝設計

中國內地優秀服裝設計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舞台服裝設計本科,倫敦藝術大學(時裝學院)表演服裝設計碩士。主要服裝設計作品:《餅乾人》、《風帝國》、《戀愛的犀牛》、《蛛網》、《城市變形記》、《鏡花水月》、《空中花園謀殺案》。另外參與電影《PAPARAZZI》(2007,London)、MarcoSange攝影工作室(2007-08,London)。

關於譜曲

美國著名作曲家喬丹-魯德斯親自操刀為此劇譜曲。魯德斯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音樂家,曾與多名藝術家合作,包括迪克西-德嘎斯及有著“搖滾傳奇”之稱的大衛?鮑伊。他曾被評選為“最佳新秀鍵盤手”,曾擔任世界前衛搖滾樂隊“夢劇場”的作曲及鍵盤手,並與格萊美獲獎者保羅?溫特合奏團合作頻繁。

相關評價

導演評論

導演格雷夫斯說:“中國目前處於財富迅速積累的階段,讓人們在這個特殊年代記住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也異常迫切與重要。我們將致力於逼真地呈現司扒皮尋找自我與愛的心靈之旅,讓人們在重生與再度擁有中看清人生的真諦。”約瑟夫-格雷夫斯的戲劇表導演創作經驗非常豐富。在過去三十多年中,約瑟夫已在美國、英國和中國導演過近五十部古今話劇、音樂劇和歌劇,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理查三世》,《仲夏夜之夢》,《鍊金術士》,《海鷗》,《三姊妹》,《野鴨》和《屋頂上的小提琴手》等,曾工作過的劇院有威爾斯國家劇院,英國皇家劇院,海馬克劇院(西區)等。

網民評論

男主角司富貴在三隻鬼魂的引領下,穿越時空隧道,飽覽親戚、朋友由於自己吝嗇而受的委屈辛苦,最終痛悔自省,重新思索人生……

一位守財奴的前世今生,一位孤寡老人的悔悟過程,同樣的大年三十兒晚,同樣被談話者催眠著思緒,同樣看透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但這不是趙本山的小品,是改編自狄更斯名著《聖誕歡歌》的中國版話劇。

如果想把一部存在文化差異的作品改好,改編前後則必須保留同為現實批判主義題材的特徵——通過生活的普遍境況,檢視揭露人性。《司扒皮過新年》基本做到了,藉助荒誕的演繹方式鞭撻人性的弱點,立意正確得接近廢話,欲傳達給觀眾感知的精神實質直白得接近簡樸。沒讀過原著的朋友不用擔心,沒損失什麼,《司》在小說濃縮成話劇後,已經省掉無數的細節枝蔓,僅是文學語言面向視覺形象的外在轉變。

人們關注的中西方文化的結合、相融,在本劇里剛達到及格的水平,來自美國百老匯的金牌製作人通過理解,加工,包裝,把主題鮮明的一出兒戲塑造得超越了語言、年代、國度,但沒能使經典散發出歷久彌新的光彩,甚至反倒抹黑。比如虛加上一層東方的異國情調,節日差別,《聖》講述聖誕節的來歷,告誡世人放棄自私,學會感恩,《司》效仿地捧出春節,用鬼神之託渲染著一種類似於因果報應的宿命論,對死亡、眾叛親離的懼怕才催化了司扒皮的覺醒,這方面確實很中國,很狹隘。

宣傳頁上赫然印著“靈魂話劇”,實際缺乏誠懇的叩問和直達精神深處的力量,司扒皮轉變後的善意做為更像是從道德估價出發的一種交換,他悔恨因為貪婪曾拋棄女友,他憐憫助手老曹的家庭不幸,他嫌棄窮外甥的樂觀心態,他幫助所有人,換回快樂與親情。幼稚的說教像兒童的思想品德課,一則寓言堅持講了倆小時,充滿上氣不接下氣的道理灌輸——善良,人之初就應該具備的標配美德,被翻來覆去地強調成歷經苦難後的正果,動不動借鬼魂的嘴呵斥整個人類,該你的欠你的?

幾隻鬼的分別出場設計得還挺恐怖,左邊座位的女孩差點撲我懷裡,運用花哨的表演形式能增強劇目的觀賞性、新鮮感,它讓一部分觀眾在驚嚇中感受著驚喜,也讓一大部分觀眾找到無聊劇情下繼續看完的理由,除此之外,《司》,太平淡了。當然,我更耿耿於懷的是那鬼怎么不再恐怖些。

綜上,《司》,既沒借中西文化的交融改編得出彩兒,又沒靠精彩的詮釋達到理想的藝術高度,那……這戲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宣傳頁上還印著“美國著名作曲家配樂”,圖解式的音樂稱不上享受,還稀稀拉拉地出現。宣傳頁上還印著“幽默風格”,男主角司富貴的上海籍貫是唯一令我會心微笑的地方,因為上海男人的精打細算和小市民氣路人皆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