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微》

《史微》

《史微》是張爾田編著的歷史類作品, 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在2010年7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史微》《史微》

史微要旨表詮、序、題辭、凡例、重定內篇目錄敘、史微卷第一、原史、史學附史官沿革考、百家、原藝附鄭學辨、史微卷第二、原道、原墨、原雜、原法、原名、史微卷第三、原從橫、原儒、原兵、子余附諸子文說、賓孔、史微卷第四。

圖書前言

遁堪寫定史微三禩矣,以鍥本視畲,且謂子知我者,有稽商之益,序莫子宜,余不敢辭,序之曰:顓哉遁堪之竺於學也。嘗耳讖家言,嬴政滅術,黑不代母,書籍散,孔不絕。此蓋囈語,然九流道,秦堙其源,經壁出,桀者以詩禮抇冢,數百年學者瞡瞡然瞀瞀然相隨於途中,又況培胥靡,勝下獄,仲舒官不至丞相、御史,其儔無顯者,辟儒嘩世,獨一公孫弘乃富且貴,漢之經學,抑何如五斗米於漢魏,佛於六朝隋唐之間。宋賢起,糅於儒而冶之,陰盜陽距之不暇,世揪然曰:經亡矣。吾陬夫經之亡,其殆漢始哉。挽近學人得李斯篆、汗簡奇字,哆口不能讀,懷鉛握槧,稍稍爬疏,許祭酒而止耳,鄭司農而止耳,研經畫東京,上及麟史,薛然魁於眾矣,尚不敢肩邵公,矧嚴顏?百氏之籍,依斷文誤正其寫官,與郵者較優絀,揭櫫謂之學,可乎?不可也。君為之躪藩牠,胡懇懇勤勤乃若是。雖然,君少溺苦於學,書蓋無弗窺,今不自揆,成此篇,震東啟明,意非無待者。一昔滄海揚塵,焚坑殘燼,挾巨壑舟,席捲而去,空山朽屋,索為秦伏生女傳言授經不可得,狡童之歌,明夷詔之矣。堯幽囚,舜野死,吾不知誦黃虞者何世,讖真不足信哉?揚子演玄,張衡撢之,以為漢四百,與玄符。君書走寰內,知其故者,當俟後之人,余獨攄所蘊憤,於是乎書。歲在玄默困敦,東山老民德謙氏撰。

精彩書摘

史學自東周失官,流為道家,吾於道家未分之前,求史之舊學,其惟六藝乎?蓋六藝者,先王經世之書也。經世之書皆掌諸柱下,皆太史之所錄,非如後世僅以編年、紀傳為史而已。章實齋有言:“三代以下,撰述有定名而記注無成法;三代以上,記注有成法而撰述無定名。”睢其無定名,故天人之故、政教之原,體國經野之規、宰世御民之略,皆得以史目之;惟其有成法,故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不相合而相為用。故日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試以六藝征之,周易為伏犧至文王之史,尚書為堯舜至秦穆之史,詩為湯武至陳靈之史,春秋為東周至魯哀之史,禮樂為統貫二帝三王之史。太史公自序目:“伏犧至純厚,造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則六藝相續為史,可以心知其意矣。蓋古無斷代為史之例,易雖終文王而尚書無嫌始堯舜,書雖終秦穆而詩無嫌始湯武,詩雖終陳靈而春秋無嫌始隱公,此亦猶太史公書本繼春秋而托始黃帝以來,班固書本續太史而斷自漢高以降也。是故六藝者,上古之通史也,豈可以後世史法繩之哉?雖然,猶有大者,則以六藝與道家相出入也。漢志日“道家者流出於史官,曆紀古今成敗禍福存亡之道”,是史家無不兼道家宗旨矣。道家日:“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淮南道應訓歷引前言往行,詮釋老子。

圖書目錄

點校本序
史微要旨表詮

題辭
凡例
重定內篇目錄敘 張東蓀
史微卷第一
原史
史學附史官沿革考
百家
原藝附鄭學辨
史微卷第二
原道
原墨
原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