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赫斯小說集》

《博爾赫斯小說集》收錄小說五十九篇,分別見諸博爾赫斯的六個小說集,即《惡棍列傳》(1935)、《虛構集》(1944)、《阿萊夫》(1949)、《布羅迪報告》(1970)、《沙之書》(1970)和《莎士比亞的記憶》(1983)。選取標準主要是考慮讀者通常的閱讀口味,即選取可讀性強的篇目。

基本信息

簡介

《博爾赫斯小說集》博爾赫斯小說集

《博爾赫斯小說集》

收錄小說五十九篇,分別見諸博爾赫斯的六個小說集,即《惡棍列傳》(1935)、《虛構集》(1944)、《阿萊夫》(1949)、《布羅迪報告》(1970)、《沙之書》(1970)和《莎士比亞的記憶》(1983)。選取標準主要是考慮讀者通常的閱讀口味,即選取可讀性強的篇目。《莎士比亞的記憶》四篇由陳泉譯出,其餘各篇王永年譯.

目錄

心狠手辣的解放者莫雷爾
難以置信的冒名者湯姆·卡斯楚
女海盜金寡婦
作惡多端的蒙克·伊斯曼
殺人不眨眼的比爾·哈里根
無禮的掌禮官上野介
蒙面染工梅爾夫的哈基姆
玫瑰角的漢子
以上《惡棍列傳》
環形廢墟
巴比倫彩票
通天塔圖書館
小徑分岔的花園
刀疤
死亡與指南針
秘密的奇蹟
結局
南方
以上《虛構集》
永生
釜底游魚
神學家
埃瑪·宗茲
阿斯特里昂的家
另一次死亡
德意志安魂曲
薩伊
神的文字
等待
門檻旁邊的人
阿萊夫
以上《阿萊夫》
第三者
小人
羅森多·華雷斯的故事
遭遇
胡安·穆拉尼亞
老夫人
決鬥
決鬥(另篇)
瓜亞基爾
《馬可福音》
布羅迪報告
以上《布羅迪報告》
另一個人
烏爾里卡
代表大會
事猶未了
三十教派
奇遇之夜
鏡子與面具
翁德爾
一個厭倦的人的烏托邦
賄賂
阿韋利諾·阿雷東多
圓盤
沙之書
以上《沙之書》
1983年8月25日
藍虎
帕拉塞爾蘇斯的玫瑰
莎士比亞的記憶
以上《莎士比亞的記憶》

藝術特點

獨特的敘述方式:用極簡潔的文筆顛覆性地重述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富有變化的節奏:從容不迫地展開情節,卻又突然嘎然而止;神奇精妙的構思:你想像不到故事將從何時開始,又將如何結束;此外,還有一種遊走於文字之中的玄妙卻不做作的神秘氣質。

作者簡介

博爾赫斯博爾赫斯

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家兼翻譯家。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在日內瓦上中學,在劍橋讀大學。掌握英、法、德等多國文字。中學時代開始寫詩。1919年赴西班牙,與極端主義派及先鋒派作家過從甚密,同編文學期刊。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從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壇上的地位。1946年因在反對庇隆的宣言上籤名,被革除圖書館中的職務,派任市場家禽稽查員,但作家拒絕任職並發表公開信表示抗議。1950年至1953年間任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1955年任國立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哲學文學系教授。1950年獲阿根廷國家文學獎,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托獎,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

重要作品有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聖馬丁牌練習簿》(1929)、《陰影頌》(1969)、《老虎的金黃》(1972)、《深沉的玫瑰》(1975),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1937)、《小徑分岔的花園》(1941)、《阿萊夫》(1949)、《死亡與羅盤》(1951)、《布羅迫埃的報告》(1970)等。還譯有卡夫卡、福克納等人的作品。其作品文體乾淨利落,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小說情節常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展開,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推薦理由

藝術家汪建偉推薦《博爾赫斯小說集》:“關於重新理解時間,並通過這種理解而感到有某種可能性”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