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杯酒》

《十二杯酒》

這是描寫一對戀人苦苦相愛多年,卻未能結為夫妻,在生離死別時的痛苦情景。令人痛惜不已,寸斷肝腸。廣泛流傳於陝西南部漢水流域一帶。

基本信息

十二杯酒

一杯酒兒急
奉吾梁兄弟
眼淚滴在酒杯里
啥話都不提

二杯酒兒清
奉吾梁相公
你在西來我在東
婚姻一場空

三杯酒兒甜
染兄聽我言
珠汗衫脫一件
別處求姻緣

四杯酒兒涼
梁兄無主張
找個妹子配成雙
理兒也應當

五杯酒兒多
梁兄你要喝
杭州分離我兩個
心裡如刀割

六杯酒兒綠
戒指金銀鎏
金絲打來銀絲扭
情丟意不丟

七杯酒兒滴
梁兄你回去
回去討個美貌妻
奴來恭賀你

八杯酒兒燙
梁兄上學堂
好好讀書寫文章
莫把奴思想

九杯酒兒抖
拉住梁兄手
我倆還是好朋友
常來我家走

十杯酒兒全
梁兄不開言
黑漆桌子和硯碗
姻緣兩分散

喝酒十一杯
梁兄落了淚
杭州三年兄和妹
醉了這一回

酒喝十二杯
梁兄把杯推
酒喝千杯都是醉
再喝這一杯

陝西民歌

《十二杯酒》《十二杯酒》
陝西民歌,是世世代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在各種藝術形式不斷地相互影響、融合創造、發展、流傳下來的。陝西民歌散發著黃土地泥土的芬芳,流淌著黃河兒女最通俗的辭彙和最亮麗的激情。陝西民歌外在蒼勁、悲涼、雄渾、質樸。內在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精粹。
《繡金匾》以陝西傳統小調《繡荷包》填詞發展而成的革命民歌。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流行於陝北,隨著全國的解放,又很快地流傳到全國各地。歌曲結構短小,全曲共上下兩樂句,下句的曲調骨架是上句的下四度變化模進。鏇律的進行明快流暢,起伏自然,層次分明,結構嚴謹。以親切細緻的音調,深刻地抒發了廣大人民民眾對毛主席、朱總司令的熱愛和對人民子弟兵——八路軍的深厚情意。1976年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逝世後,歌唱家郭蘭英懷著深切悼念之情再次演唱了這首歌,給了它新的解釋,特別是將第五段詞改填為:“三繡周總理,人民的好總理,鞠躬盡瘁為革命,我們熱愛您。”把歌曲引向高潮,深深打動了億萬人民的心。
信天游
信天游--又叫“順天游”、“爬山調”。是陝北地區普遍流行一和種民歌行式。其基本格式是上下句結構的兩句體,一般是上句起興,下句點意,言簡意賅,短小精煉。歌詞大多是即興編唱,採用比興手法,觸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的特點。歌詞以七言為主,多用疊字、重字、重詞。如“蘭格英英”、“白格生生”、“紅格彤彤”、“巧格伶伶的手”等等,因此常見一些不規則的八字、九字及十多個字的唱句夾雜其中。信天游的曲調基本上是單樂段,但其調式色彩與節奏安排卻十分多樣,可以表現出各種不同情調和意境。大致可分為兩種基本形態,一種節奏自由,音域寬廣,鏇律起伏大,高亢奔放,用高音腔演唱;一種則節奏規整,結構嚴謹,鏇律較平穩,細緻柔和,多用平腔演唱。
風俗歌曲
陝北民歌的風俗歌曲是反映陝北人民在一定歷史階段風俗習慣和歌曲。這類歌曲數量相對較少。主要有宴唱的“酒麴”,因陝北地區氣候乾旱,所以老百姓用歌唱的方式求雨,形成了“祈雨歌”,還有祭祀歌、巫歌叫唱等。風俗民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語言生動,鏇律流暢悠揚,節奏自由,表達了黃土高原人民的情感與願望
小調小曲
在陝北,不論表現喜、怒、哀,樂哪種情感,都是有歌有曲的。夏天,在綠格英英的山上或崇山峻岭之巔,隨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小曲和小調成了生活在這裡人民的主要表達思想情懷的方式。
小調流行於陝北榆林地區各縣,數量很多,題材相當廣泛,大部分調曲比較固定,多為敘事體,如《攬工調》、《走西口》、 《三十里舖》等。其歌詞多為分節,七言為主,採用平腔演唱。另一部分已有絲竹、打擊樂伴奏,向著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發展,如清澗縣的“道情”、米脂縣的“碗碗腔”、神、府的“二人台”等。小調大多語言質樸生動,曲調深沉優美,情緒刻劃細緻準確,篇幅較大。
小曲主要是流行於榆林城內的一種不化妝、不表演的坐唱歌曲。它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吸收了清、明兩代南方來榆官宦帶來的蘇州絲竹、湘潭小曲等江南曲調,又逐漸的滲入陝北當地山歌民曲,不斷發展演變而成。歌曲題材主要采自市民階層生活,以風花雪月、男女情愛、閨中思春、忠臣良將為內容。喝詞結構嚴謹,文辭華麗,也講究平仄轍韻,文人創作氣息頗濃。被譽為沙漠綠洲中的一泓清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