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腔調》[圖書]

《北京的腔調》[圖書]
《北京的腔調》[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告別2010年的時候,我們迎來了胡赳赳的新書《北京的腔調》,這位現任新周刊雜誌主筆,出過三本詩集的70後詩人終於將自己6年來的文字結集成書,向我們款款走來。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北京的腔調》北京的腔調

在《北京的腔調》里,讀者可以讀到偵探小說、先鋒小說、詩歌、句讀體箴言、藝術評論、文化觀察、傳媒生態、名人趣聞、辦公室生存、創意之道,甚至心靈雞湯式的小品文,《寫給剩女的五十條忠告》、《寫給情人的三十六個忠告》、《女人節致我的女人(們)》等文章都曾在坊間廣為流傳,《與最討厭的人相處的二十條法則》、《如何做減法?》、《個人如何應對經濟衰退?》等絕不是那種拼湊式的小報文章,而是作者興致所至的抒情體例,自認不懂詩的朋友可以當作梨花體詩歌來讀,好看又受用。《有上流,無社會》、《中國朝酒晚舞》這樣充滿禪機的標題在書中隨處可見。

總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意一頁開始閱讀的手邊書,在人擠人的捷運車廂,讀它能讓你旁若無人笑出聲來,在辦公室,它是一本話題之書,讀胡赳赳的書,更像是讀一種說話方式,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處世方式,一種看世界的眼光。從某種程度來講,它是王小波雜文集《思維的樂趣》的當代版本,它向你展示了一個多情而多姿的北京,生活在朝九晚五之外還有許多種可能性,新思維原來可以創造新生活。

“我喜歡赳赳。他不像個記者、編輯、撰稿人。要不是年齡差異,他活像我的哪位中國小同學,站在弄堂口或者隨便什麼地點,煽動他的厚嘴唇,隨口和我談起毫不相干的各種話題,彼此不必介意通常需要介意的世故。”陳丹青在序言裡寫道。

更早些時候,京城傳媒江湖流傳著一篇名為《有酒須醉胡赳赳》的文章,有這樣的句子描述他:

“胡赳赳有很多朋友。一些平生第一次來京城的人,也都知道有他這樣一個人。江湖上甚至還流行這樣一句話:為人不識胡赳赳,到過京城也枉然!”

《北京的腔調》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胡赳赳,一個有情有義的雙魚座。

在懷念好友瘦谷的文章里,胡赳赳寫到:

“我對江湖隱隱有拒意,不想讓身上的江湖味太濃,過多占用讀書與寫作的時間。但可怕的時間之敵總是使你的朋友們悄悄倒下,你會發現讀書與寫作,實在不比那些充滿情懷與才思的肉身更具意義。我決定用這篇文章終結我對瘦谷離去的悲傷,他溫和的笑臉一定在閃著光,在天堂里的大排檔占好座,準備好美酒、美食與美女,等我去痛飲。”胡赳赳的文字是一面湖水,一個摯友的形象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胡赳赳,男,1978年生人,生於湖北孝感。四肢簡單,頭腦發達。聰明、狡猾、寬厚又善良。因為骨感奇佳,什麼衣服往他身上一掛,都有紹興師爺的味道。胡赳赳曾經是一個標準的校園詩人,北漂到北京後,詩風為之一變。他宛如謝麥文筆下的那頭小豬,撞入看似正常的人群里,敏感又愚憨。

問世歷程

6年前,當胡赳赳第一本隨筆集《布爾喬亞之癢》出版的時候,作家馮唐寫道:

“胡赳赳就是北漂文青的代表。我常常想像胡赳赳剛殺到北京時的情景,覺得心馳神盪,血管里胡人的基因“滋滋”沸騰:留江東爹娘在身後,留奪去自己童貞的姑娘在身後,來到北京,沒有關係,沒有工作,沒有存款,提一個箱子,裡面三條內褲,三雙襪子,一本稿紙,一腔性情,半打保險套欲望,就來了。”

6年之後,陳丹青在《北京的腔調》序言裡寫道:

“他太不像記者了:如今各報記者多么有見識啊,能對一部電影輕描淡寫說兩句,不譏笑,已屬稀罕。我不想說挑剔、挑刺、職業性冷漠等等是記者的通病,但赳赳即便不做這一行,也會是個例外:他無可掩飾地善良、易感,從七零後開始,性情單純的個例,而且過了而立之年依舊單純,機率增多了,赳赳正是其中一位。”

6年時間裡,胡赳赳正在自動剝去身上因襲職業記者的外衣,他如今的文體更加多變,從追求新聞影響力到影響人的內心,作者身上鏡子般映照出來的文字更加溫暖人心。與此同時,他並沒有削弱自己話語的力量、優雅的趣味和犀利的批判。有人說,馮小剛、余秋雨等到一干人物都被他“揭掉了底褲”。也許,只有80後的領軍人物韓寒才擁有如此才華畢露的語言天賦。僅僅只有一個韓寒是不夠的,胡赳赳的新書意味著知道分子背後的知道分子原聲出場。

演變

在懷念好友瘦谷的文章里,胡赳赳寫到:“我對江湖隱隱有拒意,不想讓身上的江湖味太濃,過多占用讀書與寫作的時間。但可怕的時間之敵總是使你的朋友們悄悄倒下,你會發現讀書與寫作,實在不比那些充滿情懷與才思的肉身更具意義。我決定用這篇文章終結我對瘦谷離去的悲傷,他溫和的笑臉一定在閃著光,在天堂里的大排檔占好座,準備好美酒、美食與美女,等我去痛飲。”胡赳赳的文字是一面湖水,一個摯友的形象躍然紙上。

“赳赳文體”是什麼?有人說他是刺穿生活泡沫的堂吉訶德,他的文字很輕,輕到像一陣風,風過無痕,他的文字又很重,因為每個字都寫到人心裡去了。

在微博還沒有興起的時候,胡赳赳就開始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一種“句讀”文體,大量精道的短句像一幅時代的拼貼畫,它們也是詩人的內心獨白,一年之後,新浪微博來勢洶洶,“句讀”體變成了140個字的微博體。

一日,胡赳赳在微博上敲下四句話:“北島無從多看,董橋尚可一讀;最喜陳氏丹青,不輸胡家蘭成。”而在書中,作者還有一篇文章《跟陳丹青學語文》,稱陳丹青是自己的“老師”。這位被陳丹青評價甚高的年輕人究竟有什麼魅力呢?為什麼有那么多人喜歡胡赳赳的腔調?他半頹廢半激進的才情為何如此讓人著迷?答案也許在您翻開書之後才揭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