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舉》

《創舉》

《創舉》,12月19日訊12月16日,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和珠江委聯合創作,以去冬今春實施的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為主題的大型報告文學。

創舉

12月19日訊12月16日,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和珠江委聯合創作,以去冬今春實施的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為主

《創舉》《創舉》
題的大型報告文學《創舉》在廣州首發。珠江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委文協主席、《創舉》編委會主任黃遠亮到會致辭,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謝望新講話,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一級作家、《創舉》編委會副主任廖琪介紹創作有關情況。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伊始,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呂雷,著名軍旅作家、《歐陽海之歌》的作者金敬邁,廣東省作家協會副秘書長、著名評論家游焜炳等分別在會上發言。會議對廖琪、葉沃森、丘超祥、方亮、林基雄、梁鋼華、王曉娜、蔡尚途、易理忠、陳娟、張虹等11位在采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同志進行表彰並頒發榮譽證書。

會議認為,該書以文學的手法,真實再現了去冬今春實施的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工作中湧現出來的人物和事跡,全面地記錄了應急調水工作全過程,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史資料,也通過文學的形式對珠江流域當前面臨的水問題予以關注並進行思考。全書共分10章,總字數約28萬字。

2007冬今春,珠江流域遭遇了50年一遇的嚴重旱情,威脅到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澳門1500萬人民的用水安全。面對嚴峻的供水安全形勢,應廣東省人民政府的請求,國家防總和水利部審時度勢,於2005年1月批准實施了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此次跨省區遠距離應急調水壓鹹補淡在珠江流域尚屬首次,涉及貴州、廣西、廣東三省(自治區)及西江北江沿線多個水利水電工程,歷時20多天,調水線路1336公里(到達澳門約1500公里),涉及面廣、戰線長,水文潮汐情況複雜,調度難度大。在國家防總、水利部的正確領導下,在流域各省(自治區)政府和水利、電力、交通、航運、海事、新聞媒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團結協助下,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獲得圓滿成功,大大緩解了珠三角和澳門地區居民的用水困難。此次應急調水總調水量約8.5億立方米,通過加大電站發電水量,珠海、中山、廣州、江門、佛山等市利用水庫、水閘累計直接取水5411萬立方米,利用河道儲蓄淡水4500萬立方米,不僅緩解珠三角和澳門地區1500萬人近兩個月的飲用水困難,還使珠三角河網地區2.3億立方米水體得以置換,大大改善了水環境,取得了顯著的政治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也豐富了治水思路,促進了流域的統一管理。

有關水利專家在會上指出,當前,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污染等熱點、難點問題正嚴重地制約著流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而流域水資源又缺乏統一調度、管理的有效手段。所有這些都是全流域共同面臨的問題,只有積極溝通、加強合作,才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據了解,為增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與管理手段,提高流域防災減災能力,珠江水利委員會在去冬今春壓鹹補淡應急調水工作的基礎上,目前正積極加強與流域各省(自治區)的溝通與協調,與香港、澳門就有關水問題開展合作,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同時,會同流域各省(自治區)抓緊籌建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珠江防總的成立,不僅可以很好的統籌防汛、抗旱兩方面的工作,而且還能充分發揮流域現有水庫、電站的綜合利用效益,增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能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及效益。此外,還積極與流域有關(自治區)進行溝通協調,調整思路,對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進行重新論證,全力推進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的前期工作,全力推進大藤峽水利樞紐的立項建設。

來自廣東省作協的領導和作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了《創舉》的出版發行,認為該書的出版發行很及時、很有必要,不但全面、真實,而且很生動地再現了去冬今春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的整個過程,是一份極其珍貴的文史資料。通過編撰本書,不僅豐富了創作人員創作的題材,開闊了視野,更重要的是重新認識了母親河珠江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認識到生命之水需要我們共同珍惜,只有尊重自然,珍惜水資源,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的母親河才能源遠流長,才能以甘甜的乳汁繼續哺育沿江兩岸世世代代的珠江兒女。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2005年12月19日

作者:張虹宋良西
責任編輯:王瑞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