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為第一軍醫大學,2003年出版。

出血性疾病指正常止血功能發生障礙所引起的異常情況,由血管壁異常、血小板數量或功能異常、凝血機能障礙所引起的,表現為自發出血或輕微損傷後出血不止。由於止血是一個複雜的概念,急診出血的患者更易造成診斷上的疏忽或延誤,因此正確的診斷和處理出血患者必需基於對凝血機制的理解。

基本信息

《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
名稱:《出血性疾病》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作者:第一軍醫大學
版本:2003年8月12日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ISBN:ISBN7900105255/R·25
定價:¥100.00
內容簡介:本CD-ROM運用了大量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媒體手段,對出血性疾病做了一個概述,同時也講解了一些出血性疾病的臨床表現以及處理,適合醫學院相關專業的師生使用。

臨床表現

出血性疾病可以分為三類:
(1)血管因素異常:包括血管本身異常和血管外因素異常引起出血性疾病。過敏性紫癜、維生素C缺乏症、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等即為血管本身異常所致。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為血管外異常所致。

(2)血小板異常:血小板數量改變和粘附、聚集、釋放反應等功能障礙均可引起出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源性血小板減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為血小板數量異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無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為血小板功能障礙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3)凝血因子異常: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和後天獲得性凝血因子異常兩方面。如血友病甲(缺少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少Ⅸ因子)均為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出血性疾病。維生素K缺乏症、肝臟疾病所致的出血大多為獲得性凝血因子異常引起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