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又二分一女人》

《八又二分一女人》

《八又二分一女人》是由彼得·格林納威導演、鄔君梅主演的一部影視作品。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導演
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

編劇
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

演員
鄔君梅Vivian Wu .....Kito

伊能靜Shizuka Inoh .....Simato (as Shizuka Inoh)

托妮·科萊特Toni Collette .....Griselda/Sister Concordia

阿曼達·普拉莫Amanda Plummer .....Beryl

影片類型:
劇情 / 喜劇
片長:
118 min
國家/地區:
德國 英國 荷蘭 盧森堡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劇情介紹

菲利浦·埃蒙索,一個富有的日內瓦商人繼承了8間半彈子球遊戲廳,他的兒子斯特雷答應經營這些遊戲廳,在這個過程中他學到了日本式的狂熱,當然這也使他的賭博精神更上層樓。在菲利浦的妻子去世後,斯特雷努力轉移父親的傷痛。他給父親介紹義大利大導演費里尼的電影,欣賞電影中艷光四射勾人魂魄的各色女子,尤其是費里尼的代表作《8 1/2》。父子二人開始構想,把他們的遊戲廳改造成他們的私人妓院……

導演介紹

1942年4月5日生於威爾斯的前衛型導演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被公認為最具野心且具爭議性的導演。他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製作自己的實驗特性影片,然而,卻沒有獲得什麼大的獎項,不過看電影的人在心裡已經對他做出公正的評價。

格林納威的影片數量之豐、內容龐雜、思想繁複。精確的剪輯、精心設計的故事結構、豐富的創造力及想像力將銀幕上多個畫面在敘述語法、電影形式的各種可能性上作了多樣化的呈現,這種時間、空間的跳躍顛覆了主流電影單一性的時間順序。它在影像和敘事上的高度實驗性和顛覆性造成觀眾讀解的吃力。

1987年,他拍的《建築師之腹》是一部後現代主義的喜劇前衛電影,將美、欲望、人性之間的古怪諧謔刻畫的十分鮮明。1989年的《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堪稱一部諷刺當時英國腐敗生活的寓言,該片因在美國成為備受爭議的議題而聲名遠播,如果想研究格林納威的影片,這部充滿乖戾、暴虐、情慾的隱喻性影片是絕不能錯過的。1991年,他拍的《普洛斯彼羅》是最具實驗性的電影,對莎士比亞的名作《暴風雨》進行重新解讀。片中採用了一種革命性新儀器電子繪具箱,影像交錯重疊,引發觀眾熱烈迴響。1993年,他重新執導具有高度爭議性的劇情片《魔法聖嬰》,該片對17世紀美國土地分配不均的情形進行了極度諷刺。

格林納威顯然在研究女性主義方面下了工夫,《8又2分之1女人》、《枕邊禁書》等耳熟能詳的影片都透露著一股邪氣,仿佛女人有種於生俱來的力量,但總要受到異於常人的經驗後才會釋放出來。在《枕邊禁書》中,格林納威將女性主義所要基本追求的權力作了直截了當的描述,從最根本最早的文學進入女性主義的研究,非常自覺地對傳統(現有的電影秩序)進行了自己的藝術解構。當然,此片引起轟動不僅僅是因為它顛覆了作為男性社會秩序中的一個有效工具的好萊塢影片通常形式;還有明顯的敘事策略“畫中畫”的蒙太奇使用;引起大多數人一窺究竟的想必還是兩位大腕級演員的極度赤裸吧。

影片評價

《八又二分一女人》《八又二分一女人》

不妨將這部片子看成是依照格林納威的脾氣處理而成的一部慢吞吞的、矯飾的、半真半假的喜劇。

——芝加哥太陽報

正如《八又二分一女人》所揭示的那樣,這兩個導演(格林納威和費里尼)對性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時代紐約

格林納威的影片無疑是視覺盛宴,總是提供豐盛的裸體,並試圖以此掩蓋敘事的矯飾、智力的晦澀,以及完全缺乏有血有肉的人物個性的不足,而《八又二分一女人》則具有所有上述的特點,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Reel電影評論

精彩對白

Philip Emmenthal: How many directors do you think uses films to fulfill their sexual fantasies?

菲利普·厄默斯:“你認為有多少導演籍拍電影來滿足他的性幻想?”

Storey Emmenthal: Most of them, I think.

斯脫瑞·厄默斯:“大多數都是這樣。”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有人曾用You are what you eat這一簡單的套裝句式來形容格林納威的片子,最貼切的當為《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而在《八又二分一女人》這部片子裡,或許可以套用為幻想什麼就有什麼。

《八又二分一女人》《八又二分一女人》
彼得·格林納威在這部自編自導的片中採用黑色喜劇的處理方式,試圖反映男人性幻想這一古老的現象、根源及其結果。影片的片名和不少畫面暗示著格林納威在影射費里尼,不妨將這部荒誕而不拘一格的片子看作是對《八又二分之一》的導演費里尼致敬的一種方式,更借片中人物之口說出貌似自嘲的話語:“有沒有導演以拍電影來滿足他的性幻想?”事實上,格林那威不只在自嘲,此句的“導演”正是拍《八又二分之一》費里尼。在父子倆討論費里尼電影的時候,兒子管費里尼叫“拉皮條的義大利老頭”,嫌費里尼把女性理想化。因此,儘管格林納威一再聲稱此片沒有大男子主義——惟一的證據即為時間幾乎與片時等長的男子裸體鏡頭——但還是背上了“歧視女性”的罪名。而片中還有其他名導如雷奈作品的客串,只是客串方式不一樣:有的直接在看電影時聊天,有的則浮光掠影硬生生插入一段。

以玩弄形式著稱的格林那威這次的美學形式雖沒有以往炫人,但也到達了“符號淹腳目”的地步:豬、馬、柏青哥、歌舞伎、歌劇、墳墓、修女……不勝枚舉,而這些彼此之間並無必然聯繫的符號在電影中事實上是沒有意義的,但這些互相指涉的符號又牽扯出一大堆曖昧難明的意識型態,因此有看過此片的人大呼還不如什麼也不要說,只用“用電影聊天”便是此部電影的現象。

導演

被歸類為前衛類導演的彼得·格林納威曾接受過繪畫訓練以及建築結構語言學、人類學、哲學的的影響。崇拜他的人說認為如果世界上有諾貝爾電影導演獎的話,格林納威一定是當之無愧;而反對他的人則認為他拍的電影完全是浪費金錢,垃圾一堆。

作為徹底的精英主義者,格林納威反對好萊塢的拍片方法,從不迎合觀眾的口味。在他看來,電影是一個講究經營與雕琢而有具有高度自我意識的人工製品。格林納威在電影中孜孜以求的一直是隱喻和象徵,對隱喻與象徵的偏愛使得他的電影內容龐雜而思想繁複,雖然他並不關注也不排斥對這些隱喻與象徵的解釋——影評家們對《廚師、竊賊、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做出了花樣繁多的解釋,包括“地獄-煉獄-天堂”、“欲望與人”的解釋,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在諷喻電影生意的事情;法國也曾為《畫師的契約》召開過一個符號學討論會,在這部影片中挖出了男同性戀者象徵主義、北愛的政治歷史、親柴契爾、反柴契爾、親女權運動、反女權運動等一大堆東西——換一個角度來看,正是格林納威電影的容量為這些解釋提供了可能,他自己也經常解釋自己的作品——當然也是各種各樣的——他曾將《一個Z和兩個O》(亦譯為《動物園》)解釋為“‘創世紀’和達爾文之間的對立”。

演員

《八又二分一女人》中的女演員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英國、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和台灣,片中的女主角們在格林納威的要求之下褪下衣衫自是在所難免。影片中伊能靜和鄔君梅都有出“色”的表演,特別是伊能靜勇敢“獻身”一說一時成為美談。而正規劃拍攝《靈異第六感》的托妮·柯利特二話不說不僅應格林納威要求褪去衣衫,更理去秀髮,變成大光頭;阿曼達·普拉莫飾演的女騎馬師最後還光溜溜地騎馬狂奔,勇氣可嘉;飾演特異獨行、博愛主義的波莉沃克陪著老爸爸(約翰·斯坦丁飾)一起做愛……在《枕邊書》中脫得精光的鄔君梅此次則在電影中飾演一位能幹自信的女強人,她表示:“參與這部電影十分有趣,雖然角色沒有《枕邊書》驚世駭俗,但增添了更多女人情慾內心戲。”

片場兩位男主角也並未因性別的不同而有所優待,更是常一絲不掛全裸入戲。在談到為什麼會選擇年輕的馬修·德拉米爾來演富家少年花錢買女人的角色,格林那威直率地說:“他雖然有點瘦弱的樣子,但是他擁有英國男孩的貴氣與紳士,加上面對鏡頭不生澀,因此是劇中不二人選。”並預測說“假以時日他會於影壇上大放異采”。

幕後花絮

《八又二分一女人》《八又二分一女人》
·影片拍攝的地點橫跨日本、盧森堡兩地,帶著大批的人馬拍攝電影雖然對一位大導演格林納威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是要帶著九個女主角,外加兩個男主角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格林納威坦承:要調教一群光著身體的男與女是件難度頗高的事,尤其是要將有著東西方不同價值觀的演員集合在一起更是難上加難。

·伊能靜說:“格林納威有著一股催眠的神秘能量,他常在拍戲現場拿著一杯紅酒,輕聲問準備好了嗎 ? 可以脫了嗎?演員就不知不覺為電影賣力演出。”

·鄔君梅表示,在格林納威的上一部作品《枕邊書》的拍攝過程中,格林納威也是如此每天不斷的像是催眠一般的問著鄔君梅,最後完成了全部拍攝。

·片中兩位日本女演員則很放得開。在拍攝期間,她們和服里幾乎不穿任何衣物,導演一聲令下就毫不思索地脫了。

·影片籌拍階段,格林納威曾有意邀請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男主角,但遭拒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