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名著》

《傳世名著》是普及傳世名著的權威讀本,是通曉傳世名著最佳的、惟一的捷徑,全書共有二十類。

在眾多傳世名著版本中,無需高深文化,無需專業水平,一看就懂的惟有此書。此書是普及傳世名著的權威讀本,是通曉傳世名著最佳的、惟一的捷徑。

內容介紹

《孟子》,是儒家“四書”之一,被後世列為儒家經典,同時也被看做是中國古代政治學、倫理學、哲學、心理學乃至美學的經典,堪稱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對儒家學說及中國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關於《孟子》一書的作者,後世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孟子》是孟子及其門徒所編著,而且在孟子生前就已大體完成。孟子,名軻,鄒國(今山東鄒縣)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72年,逝於公元前289年。孟軻在中國歷史上久享盛譽,與儒家始祖孔子一道被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為“亞聖”。孟子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孟母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對孟子的成長給予很大的幫助,“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孟子長大後,受學於孔子之孫子思,成為儒家曾子、子思學派的斷承者,並發展了這一學派。學成以後,為了實現政治抱負,他遊說各諸侯,先後到過鄒、任、齊、魯、宋、滕、梁、魏等國;仕齊為“卿”數年,在梁甚被優禮。但齊宣王、梁惠王這些大國諸侯都認為他的主張不合時宜,儘管對他十分優待,卻並不採用他的建議。這種情況下他不貪戀名位,罷官而去,著書立說,教授門徒,把自已的理想寄託於將來。他停止政治活動以後,便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把他的學說——即政治主張、哲學理論、教育綱領等——整理成書,傳於後世。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孟子》七篇。

目錄

《論語》半部論語治天下
《孟子》先秦第一部深入探討人學並形成完整體系的著述
《荀子》百家爭鳴的集大成之作
《周易》中華文化的象徵,中國智慧的源泉
《儀禮》古代貴族子弟學習禮儀的重要教科書
《孝經》中華五千年道德之標本
《忠經》古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範本
《禮記》古典禮儀制度理論的薈萃
《老子》美國學者預言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書
《陰符經》道家、兵家、儒家、醫家、縱橫家、陰陽家共同的“本經”
《抱朴子內篇》設計了一條通往神仙世界的道路
《周易參同契》參造化陰陽之機,同易老性命之學,契合身心修持之方,被尊為“萬古丹經王”
《莊子》舉“六大才子書”而《莊》居其首
《列子》“享樂主義的表白”
《金剛經》民間最流行的佛經
《妙法蓮華經》“大乘之王”
《壇經》唯一一部被稱為“經”的漢文佛教典籍目錄:

詳細內容

第一類 儒學  
《論語》《孟子》《荀子》《禮記》《儀禮》《周易》《忠經》《孝經》
第二類 佛道
《老子》《莊子》《列子》《金剛經》《妙法蓮華經》《抱朴子內篇》《周易參同契》《陰符經》《壇經》《百喻經》《百愚經》
第三類 諸子  
《墨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
第四類 學術
《法言》《論衡》《近思錄》《傳習錄》
第五類 政論
《鹽鐵論》《貞觀政要》《資政要覽》《潛夫論》《潛書》《唐鑒》
第六類 權謀  
《反經》《人物誌》《官經》《杜騙新書》《經世奇謀》《幕學舉要》《臣軌》《帝范
第七類 兵法
《素書》《鬼谷子》《權書》《孫臏兵法》《太白陰經》《武經七書》
第八類 詩文
《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歷代賦選》《唐宋八大家文選》《容齋隨筆》《閒情偶寄》
第九類 小說 
《博物志》《搜神記》《世說新語》《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仙佛奇蹤》《郁離子》《笑林廣記》《紅樓夢》《傳奇》
第十類 文論  
《詩品》《文心雕龍》《曲品》《人間詞話》《隨園詩話》
第十一類 史學
《尚書》《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列女傳》
第十二類 地理 
《山海經》《大唐西域記》《島夷志略》
第十三類 蒙學
《蒙學文集》《格言聯璧》 
第十四類 家訓 
《顏氏家訓》《板橋家書》《曾國藩家書》《袁氏世范》溫公家范》 
第十五類 處世
《菜根譚》《呻吟語》《忍經》《醉古堂》《小窗幽記》《圍爐夜話》《勸忍百箴
第十六類 法學 
《唐律疏議》《洗冤集錄》《折獄龜鑑
第十七類 中醫
黃帝內經》《難經》《脈經》
第十八類 養生 
《命典》《攝生要錄》 
第十九類 科技
《天工開物》《齊民要術》《夢溪筆談》 
第二十類 方術
《奇門遁甲》《麻衣神相》《冰鑒》《靈棋經》《淵海子平》《三命通會》《諸葛神簽》《宅經》《葬書》

參考連結

http://www.mendui.com/h_book/211487.shtml
http://www.cn21.com.cn/learnmarket/pager.php?id=17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